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湖北宜昌屈乡端午节特色

2014-05-30 点击数:2215

 

屈乡端午要过三次:即头端午(五月初五)、大端午(五月十五)、末端午(五月二十五)。三次端午内容丰富,包括时令节俗、祈福禳灾、祭祀屈原、龙舟竞渡、骚坛诗社赛诗、和庆贺夏收、接姑娘回娘家、亲朋走动等系列民俗活动。 

驱邪除毒、禳灾祈福本是端午节俗的初始意,这些仪式程序在其他地方可能已大为简化,但在宜昌秭归这个古代巴文化与楚文化的交汇之地,巴楚“信鬼尚巫”的余绪在屈原诞生地乐平里仍遗风犹存,端午将至,乡间村舍门上会高悬着驱邪避害的“辟邪”,并由屈原庙的守护人在端午时给各家各户分发画有道士镇鬼除恶的字符,粘贴于门楣;农家在端午饭前还要敬奉诸神,祭祀家先。

在屈原故里,插艾蒿、挂菖蒲、戴香包,是端午作为时令节气自古相袭的内容,与此同时,这些礼俗还赋予了独有的意蕴:在屈乡人看来,菖蒲寓意着屈子的宝剑;艾蒿象征着诗人的拂尘。五月初五日清晨,人们在田野山间采割下带着露珠的艾蒿和翠幽幽的菖蒲悬挂于门楣,在除毒禳灾的同时,也在祈求屈公这位先祖的保佑。

每到五月初五前夕,屈乡人就开始张罗着泡糯米、包粽子。青青的箬竹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红枣,蒸出满屋满街的清香。屈乡人赋予小小粽子特殊的含义:翠绿的箬竹叶象征着屈子淡泊、清雅的情操;那一颗红枣点缀其中,意味着忠君爱国的屈公一片忠心赤胆;白色的糯米则寓示着屈子高洁如玉的品格。屈乡的粽子外观呈三角形,百姓们认为,这寓意着屈原的人品棱角分明,不圆不滑,横世独立,刚直不阿。流传于乡里的《粽子歌》即屈原人格和遭遇的真实写照:“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熬煎”。人们把粽子投进长江,相传是为犒劳传说中口衔屈子归来的神鱼,并喂食水中的蛟龙和鱼虾,让它们只吃粽子,千万别伤害到投江的屈子身驱。

屈乡端午划龙舟前有特别的祭龙头和龙舟披红环节,竞渡之前有龙舟游江为屈子招魂(俗称游江招魂)等隆重的仪式,更有骚坛诗社赛诗吟诵唱和(用楚辞韵律吟唱),以及乡邻百姓在稻场娱乐庆贺(民间游艺活动)等内容。

屈乡的骚坛诗社,自明代乡里秀才庠国祥发起,至清末谭启福已是第三代坛主。从明、清到民国晚期骚坛诗社从未间断,有坛主9代。不幸中途因文化大革命原因被禁止中断,诗坛原有明清遗留手抄本诗4000多首也大多散失。1982年端午节之际,由农民诗人谭光沛发起,又有三代农民骚坛诗社延续至今。现任社长徐正端,今已80高龄。现存历来诗篇3200首,已出诗集4本。诗中包括缅怀屈原、端午感怀、历史变迁、乡俗风情和劳动生活等等无不涉猎,古体诗、近体诗、新诗、民歌等体裁多样。每每端午期间,骚坛诗社从屈原庙开坛赛诗,再由骚坛诗友一家家接待,赛诗会友,吟咏诵唱,已成为屈乡端午一道独具韵味的景观。

从五月五日头端阳到五月二十五日末端阳,出嫁的姑娘被接回娘家拜望父母,亲朋邻里团聚,亲亲热热。从早到晚吃喝游玩,入夜,便在稻场上自娱自乐,俗称“被窝戏”,即以乐代睡。舞狮子、玩龙灯、打锣鼓、唱山歌,演皮影戏和建东花鼓戏,你方唱罢我登场,欢声笑语,通宵达旦,乐此不疲。可谓“尽兴尽情过端阳,一夜玩到大天光”……

概括起来“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共有三过端午、巴风楚韵(祈福禳灾)、祭祀屈原、龙舟披红、游江招魂、粽子寄意、骚坛诗会、亲邻自乐等八大特色。南宋诗人陆游当年乘船途经长江三峡时路过屈乡,恰逢屈乡秭归端午龙舟赛事,曾写下一首题为《归州重五》的七绝:“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闲看。屈平乡国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盘”。诗人无不感慨他所见到的屈平乡国端午习俗的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