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 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2009-02-18 来源:《县域经济研究》 点击数:3661

 

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

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中共遵义市委常委遵义县委书记  陈志刚

 

        县域经济处于宏观之末、微观之首,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发展和运行的质量、效益,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处于中观层次的县级党委,位居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最前沿,是发展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其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县委书记作为党委班子的一把手,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既要谋划战略,更要抓好落实;既要立足本县,又要着眼全国、放眼世界,在一个县的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肩负着重要职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不断提高县委书记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正确分析形势,深化县情认识,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决心

    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高低,关键体现在发展上。能否加快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遵义县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再次实现新的跨越,关系到干部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我们必须用加快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用加快发展来检验党委的执政能力,用加快发展来鼓舞士气、凝聚人心,不断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加快发展的外部因素,对县级党委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们正面临经济激烈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压力。对于遵义县这样的内陆山区县来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带来了经济社会的深层次变化,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已成为县级党委的首要任务。如何把握经济发展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应对激烈竞争带来的新挑战,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如何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在领导观念、领导作风、领导体制、领导方法等方面实现改革和突破;如伺加强党委对经济工作的有效领导,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开放的思维,抢抓发展先机,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等等,对县级党委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快发展的逼人态势,对县级党委提出了新要求。“十五”时期是我县发展历史上最快的时期,但放在全市、全省、全国大范围大背景下来分析,我们的发展还不快。从全市来看,核心指标偏低。“十五”时期我县GDP、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这三大核心指标的增幅分别为11.3%、19.3%、15.1%,分别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32.51.7个百分点。从区位、资源、交通、人才等各方面条件看,遵义县理应发展得更快更好,但我们的发展还不及全市的平均水平。与兄弟县市比,综合实力不强。地域987平方公里的江苏江阴市,人口118万,2006年财政收入达110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305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700元,全市每天的投资为1亿元。呼和浩特市玉泉区11万人口,一年税收24亿元。省内同属建强县的盘县、金沙、开阳等县,20032005年,他们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翻了一番,工业化程度比我们高,而且发展势头强劲。市内的红花岗区,2006GDP突破100亿元;仁怀市已经达70亿元,新的1万吨茅台酒生产线投产后,增长速度还会更快。从西部百强县来看,位次逐渐下滑。在西部百强县中,我县20012006年的位次分别是第24位、20位、17位、35位、49位、48位,这些具体位次就是一个个发展的分水岭。可以看出,从2004年国家开始宏观调控以来,我们的位次直线下滑。透过现象看本质,其他地方把调控作为推进发展的机遇来运作,在创造性地用好用活中央政策上狠下功夫,因此发展较快,位次上升,而我们由于起步慢、刹车快,以致处处受调控,项目受制约,发展自然不快。从经济结构来看,运行质量不高。2005年,我县万元GDP综合能耗为5.76吨标准煤,比省市分别高251吨和358吨,万元GDP电耗为3566度,比省市分别高1105度和1693度,这说明我们的经济结构尚属资源型和资源初加工型,随着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环保要求提高,我们的经济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不进则退,小进也退,遵义县的发展可谓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外部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给我们提出了加快发展的新要求。

    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对县级党委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我们正处于政策转化期、优势彰显期和发展机遇期。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更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政策指向越发清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继续实施,使我们受益于政策的领域更加宽泛;新阶段扶贫开发、建设经济强县等战略的推进,将为我们拓宽农民增收门路、培育后续财源注入新的外力支持。区域经济合作及外向型经济发展领域更宽。随着“泛珠经济区”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渝黔经济技术合作推进、黔北综合经济区打造,尤其是渝黔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使我县区位和交通优势更加凸显,承接国内外产业和资本转移的条件更加成熟,必将加快我县“南三乌龙经济带”建设进程,为实现我县“全市领头羊、全省前十强”的目标创造条件。资源资产开发空间更广。随着我县“铝及铝加工、能源冶金建材和生态农业”三大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逐步形成,绿色农牧渔等生物资源、铝铁煤等矿产资源、70万农村劳动力资源、富集的旅游资源将得以充分开发转化;中国辣椒之都、红色旅游胜地、遵义铝业基地等有形无形资产的“名片效应”将在更大范围产生影响,良好的生态环境使遵义县打造黔中人居创业乐园的优势得天独厚。加快发展的氛围业已形成。改革开放近30年尤其是“十五”时期的快速发展,为我们加快发展夯实了基础,创造了条件;我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广大干部群众思想活、观念新,思改革、谋发展的创业激情高涨,谋事干事能力增强,加快发展愿望迫切。所有这些,都为我们提高驾驭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夯实加快发展的思想基础

    观念拓展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想的落后是我们内陆山区经济落后的根源,解放思想是加快区域发展的强大引擎,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是要务的思想。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动摇,一切从遵义县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自觉把思想和行动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要创新思维,敢于拓展前人未涉及的盲区;要善于实践,敢于探索矛盾错综复杂的难区;要与时俱进,敢于突破阻碍发展的禁区,使思想和行动真正符合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要辨证地看待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充分认识到宏观政策“紧”中有“松”、“限”中有“放”的特点,趋利避害,主动拓展发展空间,促进经济跨越发展。

    我们必须大力破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心态。必须树立“无功便是过、不求发展就是错”的发展意识,强化不争机遇是“庸人”、抓住机遇是“能人”、错过机遇是“罪人”的机遇意识,弘扬善于开放、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全力以赴促落实,努力在攻克一个一个难关中开阔思维、振奋精神、提升能力。要坚决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冲破没有先例不决策、没有本本不执行、没有成规不办事的制约,引导各方面由关注什么事情不能干,转向研究什么事情能够干;凡是文件规定允之外的其它什么都不能干,转向凡是文件和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什么都可以试、可以干,不断激发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创造捷足先登新优势。

    我们必须消除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的各种不良倾向。要充分发扬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精神,以非凡的胆识、昂扬的锐气,着力解决大局意识不强、部门利益至上的问题,消除各种影响经济跨越发展的“潜规则”,努力营造顾全大局、共谋发展的社会环境;以转变作风、转变职能,努力营造以人为本、勤政为民的服务环境来着力解决主仆关系颠倒、服务意识淡薄的问题;突出“改”字,提高工作效率,建立灵活机制,着力解决教条主义突出、本本主义严重的问题,真正把解放思想落实到加快发展,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上。

    三、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促进加快发展的建设步伐

    党委的全部工作要围绕经济建设来布局,通过经济工作来带动。县委发挥核心领导作用要集中体现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上。县委总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非包办代替政府职能,而是抓方向、议大事,谋全局、出思路,抓协调、聚合力。

    换届以来,我们正视农业产业化建设缓慢、新型工业化推进滞后、城镇化建设层次较低、民生保障任务较重、后续财源建设薄弱、各种资源没能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的欠发达、欠开发县情实际,在深人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把遵义县建设成为“全市经济发展龙头、’遵义现代物流中心、新农村建设示范、黔北旅游胜地、人居创业乐园”的发展定位,明确了“融入黔中经济圈,聚合发展新要素,经营发展新优势,对接内外大市场;做强一条带,主攻三条链,打造四大园,建好六个场;立足两同步,抓好三建设;走基础先行、依城带乡、以贸促工、开放开发的贸工立县、科教兴县之路”的发展思路。思路确定后,我们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宣传引导,使之在全县上下形成共识。如:在农村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宣传市、县党代会精神。同时,通过狠抓落实来检验发展思路,并及时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丰富和完善。如在总体思路上,我们进一步明确“工业结构要最优,经济效益要;农民生活要最富,农村环境要最美;城镇化率要,综合竞争力要最强”的总体要求,把握“发展环境整治、干部作风建设、工作机制创新”三个关键,坚持全面抓开放,主体抓民营,根本抓项目,倾力抓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党建方面,着力抓干部尤其是领导的思想作风建设,以基层组织“示范带”建设促使基层组织整体水平提高,以重抓教育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鼓舞了士气、凝聚了人心,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共识,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奋斗的方向。在具体工作中,县委始终紧紧抓住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问题,突出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立县支撑产业;突出提升城镇品位,全力加快城镇化,打造人居创业乐园;突出农民增收,倾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突出优化环境,着力招商引资,打造要素集聚洼地;突出民生保障,致力维护稳定,打造和谐平安遵义县。

    突出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立县支撑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做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质量,夯实经济支撑的关键。一是竭力做强一条“经济带”。以南白-龙坑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为依托,集中发展商贸物流、现代服务、新型加工、机械制造、旅游观光和文化教育产业,将龙坑一南白一三合一乌江打造成县域经济的“黄金发展带”。二是全力主攻三条“产业链”。围绕建设铝及铝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全力做好遵义80万吨氧化铝工程,积极实施40万吨电解铝项目,拓展20万吨铝产品加工。围绕建设能源、冶金、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链,依托鸭溪电厂,加快煤炭资源勘探、开发和煤矿扩能技改、整合工作,积极与周边县()的合作,为加快鸭溪电厂二期工程立项建设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磷、硫、煤等精细化工产业,建设完成两条年产100万吨的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加快发展绿色环保建材工业,淘汰小铁合金电炉,组建铁合金行业集团公司,形成联合优势。围绕建设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坚持以发展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抓好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建成一批有特色、上规模的食品加工企业。积极扶持环宇、家诚、的确神、新舟兽药厂等医药骨干企业发展,提升医药工业新水平。三是倾力打造四大“工业园”。集中力量打造南白、龙坑、三合科技工业园,鸭溪、枫香、泮水、龙坪能源冶金建材工业园,南白、苟江、尚嵇、团溪铝工业园和虾子辣椒食品工业园。配套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使工业园区成为高新技术孵化器、非公经济发展带和招商引资热点区。

    突出提升城镇品位,全力加快城镇化,打造人居创业乐园。坚持以规划为先导,以县城旧城改造和北部新区建设为重点,中心集镇、一般集镇和农民新村为补充,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一是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县城。明确了县城作为“遵义市新城区、黔北交通枢纽、现代物流中心、人居创业乐园、生态园林城市、西南重要铝工业和新材料基地”的六大定位,全面完成了县城分区规戈Ⅱ、局部控制性详规和遵义大道修建性详规。二是围绕县城的发展定位,着力完善城市道路骨架,融入遵义主城区。着力改造,把南白片区建成遵义新城区的最适宜居住区;着力新建,龙坑片区建成遵义新城区的最活跃经济区;着力做强,东部工业片区打造遵义新城区的最优势产业集聚区,走出一条“产业发展一聚集人气一城镇成长”的城市发展道路。三是对接龙坑将成为黔北交通枢纽的发展趋势,规划布局辐射黔北乃至更大范围的绿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建材家居市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汽车机电市场、日用品仓储超市等五大市场,打造遵义现代物流中心。同时,大力发展区域中心城镇,着力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城镇吸纳能力。四是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加大“整脏治乱”力度,加快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市民生活居住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目前,蓝馨花园、华诚景苑、亿俊阳光城、中山花园、绿色产品交易市场等一批项目正有序推进。

    突出农民增收,倾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我们结合山区农业县的实际,围绕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发展现代农业,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产业基础。一是着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畜牧、辣椒、蔬菜、烤烟等产业,新增出栏生猪15万头,实现畜牧渔业产值15亿元以上,种植辣椒36万亩,建成相对集中连片的无公害蔬菜基地24万亩,实现烟叶收购25万担。坚持扶优促强的发展思路,县财政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同时,进一步提升虾子辣椒专业市场在全国辣椒交易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龙坑绿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农资市场建设进程,打造黔北农产品物流中心。二是加快科技推广,大力实施“四种工程”和“万元田”、“千元院”创建活动。以外三元杂交猪和牛羊冻配改良技术成果为重点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已经建立。基本实现了玉米、水稻、油菜良种化,一批以现有成熟技术为主的优良配套栽培模式得到全面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的种植业综合生产技术体系得以建立,有效实现了一季增收向四季创收跨越,传统、粗放型生产向精细、集约型生产转变。结合15万口沼气池的建设完成,以农家庭院为载体,庭院经济方兴未艾,催生了一批“万元田”、“千元院”示范点,拓宽了农民增收门路。三是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去年以来,共投入资金6000万元,治理小()型病险水库30余座,力争用三年时问完成全县病险水库治理。积极配合抓好遵义灌区一期续建配套工程,争取二期工程实施。加强“三小”工程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水利保障功能。乡村公路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在“十一五”期间要实现“镇镇有环线,村村上等级,组组通公路”。同时,推进山区农机化建设,为节省人力成本、避免农田撂荒,提高劳动生产率打牢基础。四是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群众主体、部门帮扶的创建机制,整合涉农资金,增加财政投入,拓宽帮扶渠道,按照“抓亮点,打基础,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要求,沿贵遵高等级公路、国省道线和“南三乌龙经济带”,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新农村建设2万户以上,全面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突出优化环境,着力招商引资,打造要素集聚洼地。环境是极其重要的竞争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党委驾驭经济的主要手段,也是重要职责。一个地方发展环境良好,就会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集聚,产生洼地效应。一是优化行政环境。通过开展机关作风测评,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政务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等,促进政府机关工作的全面“提速”。专门出台了关于整治机关工作作风、创造良好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的三个配套文件,有力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优化人文环境。通过创新人才引进观念、机制和政策,千方百计吸纳和集聚人才,营造起“重才、亲才、励才、安才。’的入才环境?为投资者提供智力支持;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精神憩园;自觉尊重和积极宣传投资者中的分子,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光荣感。三是优化法制环境。以依法治县为载体,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加大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力度,坚决查处“三乱”行为,加快“信用遵义县”建设,切实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让投资者有创业竞争的公平感和安全感。去年以来,共引进项目96个,到位资金17亿余元。一大批实力强、规模大、前景好的企业和财团纷纷落户我县,有力促进了全县开放型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突出民生保障,致力维护稳定,打造和谐平安遵义县。民生保障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一是着力解决群众的利益问题。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县的参合率已达90%,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认真落实“三条保障线”,建立健全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灾害救助等制度,全县已实现城镇低保应保尽保,农村特困户全部纳入低保,提高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努力形成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二是大力发展科教文化卫生计生事业。全面推进“科教兴县”战略,“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40%,基础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得到统筹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得到加强,一批公共卫生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全国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通过文化部复评验收,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低生育水平得到进一步巩固,全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三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强化和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妥善处理好征地拆迁、城镇改造、修路占地等各种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做到对不稳定因素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有人应、有人管、有结果、有反馈,真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四是有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认真实施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项目;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建立专门基金,明确企业和政府的治理责任,加大环境治理投入,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增强干部执政素质和能力,提供加快发展的人才保证 

党领导发展的能力,集中体现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特别是在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党委要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就必须大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坚持在能快则快上下功夫,在好中求快上下功夫,在如何既好又快上下功夫,努力把全县的总体实力、综合竞争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尽快搞上去。

    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发展经济的本领。作为地方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学习,善于把握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使每一项决策都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和动力。一是加强政治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质。近年来,我们以县委和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为重点,不断加强各级班子的政治学习,使全县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坚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增强了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在全县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形成想事业、谋发展、干实事、求实效的氛围。二是强化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各级班子的知识理论水平。我们以“请进来教、送出去学”和自己举办各种培训班等形式,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理论素养。同时,在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推行考学、述学、评学制度,深入开展“学理论、重调研”活动,倡导起了“勤研读,勤思考,勤调研”的良好风气。三是加强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各级班子的市场经济实践能力。我们采取交流、上挂、下派、外派等方式,对干部进行实践锻炼。如在全县开展机关干部到企业挂职活动,帮助机关干部熟悉企业经营和市场运作;选派干部到东部发达地区培训学习,提高各级班子的整体素质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等,有力地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发展经济的本领。

    创新执政理念,努力实现领导方式的改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方式方法决定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围绕遵义县的经济发展实际,县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程序和手段行使权力,掌握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规律,善于运用市场经济规则和国际惯例来想问题、办事情,善于运用好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又善于运用行政这只“有形之手”,促进市场经济健康运行和快速发展。如:采取以商引商、以企业引项目、以项目引项目、以环境引项目,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行政这只“看得见的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成功引进了一大批项目到我县安家落户,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不断创新执政理念,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全面提高执政能力。

坚持党委核心作用,努力增强组织协调凝聚力。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新形势下县级党委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干事创业凝聚力的前提。党委要立足于党的工作大局,集中主要精力抓住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加强对部门和基层工作的领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本地区正确贯彻落实。要从整体推进全局工作的要求出发、统筹协调好地方人大、政府、政协几套班子之间的关系,使各方面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努力做到“党委为核心,各方一条心,共同抓中心”。县级党委要依靠科学的执政机制、领导机制、工作机制,理顺与地方各类组织的相互关系。在工作大局上,做到总揽而不包揽,协调而不取代。在研究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时,注意征求其他几套领导班子和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的意见。在重点工作上,地方党委主要抓方向、方针、政策。在工作方法上,县级党委通过“一个核心”(党委)、“三个党组”(人大、政府、政协)的团体协作,形成发展经济工作的共识。如:我县坚持县四家班子领导办点示范制度,县级领导联系镇(乡)、骨干企业制度;开展领导干部与农村、企业党员交朋友、结对子等活动,有力促进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形成一心一意思改革、聚精会神谋发展的强大合力和为加快发展凝心聚力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