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官员:城市自给率下降推高农产品终端价格
10块钱买两根大葱或3棵青椒。
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半个月前菜市场上的大致行情。这股“葱击波”近日已有所缓和,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又有什么农产品(11.02,0.00,0.00%)的价格又会拔地而起。
近几年来,农产品价格的涨涨落落似乎已成惯例,“豆你玩”、“蒜你狠”、“糖高宗”、“向前葱”等等,已成世人口中习见的词汇,而与此同时,一些农产品产地的农民因价格暴跌而备受损失的事情也时有所闻。
如何缓解波动,让买菜的市民和种菜的农民有一个良好的心理预期?如何减少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的成本,让农民得利,市民普惠?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农业部政法司司长张红宇。
产销不平衡
《21世纪》:农产品流通目前出现了哪些问题?
张红宇: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农产品流通应该讲比过去已经有本质上的区别。过去在农产品流通方面,买难与卖难是相互交织,所有农产品都会出现这个问题,大到粮食,小到一般的蔬菜水果,既有买难也就是价格高消费者意见大的时候,更有农民卖难,也就是说价格下跌的时候。
这几年,农产品流通问题和过去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特别是2004年以后我们放开除了烟叶之外的所有农产品市场价格。比过去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粮食的流通,粮食的市场价格波动已经比10年前小得多。
反过来,更多的是表现在鲜活的农产品和小众的农产品品种,这两个是不同的种类。所谓的鲜活农产品,指蔬菜、水果、鸡蛋、禽类、猪肉这些,确实有生产跟消费环节脱节的问题。而小众农产品绿豆、大蒜等有几个特点,消费弹性很大,第二很容易控制,第三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还不太大。
《21世纪》:鲜活农产品产销为何对接不上?
张红宇:,就是产销的不平衡,或者说供需的不平衡。鲜活农产品,特别是肉奶蛋,消费弹性跟粮食的消费弹性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说住房、汽车相对于吃饭问题,它是一种品消费的话,鲜活农产品,特别是肉奶蛋,相对于粮食来讲,在以前生活水平较低的时候弹性是相对比较大的。现在收入高了,它就由品变为了一种必需品,弹性就开始小了。
第二,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耕地的减少,尤其是城市郊区减少的耕地,除了种粮食之外更多还是种菜品,它们原先是副食品生产基地。现在我们的消费是均衡的,但是生产地越来越集中。
也就是说意味着那些郊区的自给率越来越低,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自给率是下降的,这是客观事实。现在生产地越来越集中,你到山东去,很多专业生产蔬菜的,覆盖的都是北上东北,南下甚至包括广东广西,我们现在大的生产基地,一个就是山东,还有一个就是海南。
但是消费是均衡的,全国人都要消费,这就导致了运距长,损耗大,费用高,比如有人分析鲜活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损耗不要说了,价格要涨三到四倍。
第三,生产方式和流通方式还落后于民众的要求,综合以上因素,就表现出来在农产品流通方面,特别是鲜活农产品流通方面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
集市应该零门槛
《21世纪》:现在中央有一些什么思路?怎么改变这种状况?
张红宇:改变这种状况,我以为个还是要保生产,不能光讲流通。所以我们讲菜篮子是扶持政策,条就应该讲基地自给率要有责任目标;第二要实事求是,要因地制宜。比如养猪、养鸡、养鱼的用地跟建设用地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方面是不是政策上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第二个要搞规模化的生产,千家万户弄商品猪、商品鸡肯定是不行的,规模化的养殖业,在一定程度上比规模化的种植还更重要,集中养殖对生产成本的降低,特别是克服生产波动,价格波动,市场波动甚至包括疫病防控,包括环境治理都要比分散养殖相对容易。
第二个大的方面就是流通本身,目前我们执行比较好的是绿色通道政策,还要对这方面强化相关的政策,适当扩大政策适用的农产品范围,切实降低流通费率,流通成本。
第三是市场体系建设,两个市场,一个产地市场一个销地市场,产地市场粗加工的问题,销地市场网络建设的问题。包括集市贸易,现在大城市费用那么高,政府就不要在这方面还想挣钱了,零门槛有什么不可以?国家那么多的财政收入,北京、上海这样的地方不缺那点钱,这样成本不就下来了。我讲两个市场体系建设都有很多政策问题可做,这当然不外乎减免费用甚至给予相关补贴。
第四个是信息化的问题,农产品生产不同于一般的工业生产。发现缺了,种在地里面,养在水里面的不是一两天的事,怎么也有个生产周期,政府确实是要有一个规律的把握,有一个预示警告,有一个解决的预案放在那里。
最后一个是硬件问题,比如冷链系统建设,蔬菜、猪肉、蛋、奶储存的冷链建设非常必要,我们现在冷链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比例还算是低的。所以我想这方面也是可以做的,只要通过千方百计多方面的努力,可以逐步减少鲜活农产品的市场波动价格。要说一劳永逸不太可能,只能是逐步,我相信五年十年以后比今天要好。
- 上一篇:中央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扶持力度
- 下一篇:科技创新注入农业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