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成为大通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青海新闻网讯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围绕发展新型工业基地目标,引导工业园区化、规范化发展,全力建设北川工业园区,努力推进增长方式转变,产品结构明显改善,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日益提高,成为大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去年,大通县围绕“招大引强”和发展“低碳、绿色、循环”两个重点,先后引进了青海华耀、青海世全、青海高原太阳能、110变电站等6个工业项目,目前全县有工业企业220余家,初步形成了具有大通特色的工业体系,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投资百亿元的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自备火电及50万吨电解铝项目落户大通。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支持县属中小企业不断壮大,实现本土企业的创业性发展,为构建新型工业化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去年,完成地区工业增加值61亿元,年均增长19%,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8%。
今年,大通县将通过进一步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等多项措施的支撑,突出发展特色优势工业产业。进一步整合土地、水、电、矿产等资源,划类分区,实行产业梯度开发、充分利用煤电资源优势,扩大电解铝生产规模,重点实施好中铝青海分公司50万吨电解铝及自备火电项目,延长产业链,形成以铝产品深加工体系为主的有色金属加工体系;依托矿产资源,不断开发和发展壮大耐火材料,玻璃制造等特色产业;加大工业“三废”回收利用力度,积极开发新型墙体材料,促进建材产业的升级换代,促进生产规模、质量上档次;积极实施光伏电站等项目,不断培育和发展新型产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带动作用,积极争取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技术改造等方面专项补助资金和贷款贴息,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围绕县域特色和资源优势,依托现有大企业,加速培育和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扩张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重点培育以矿产资源加工、农畜产品深加工和与大中型企业产业配套为主的中小企业,形成产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县域工业经济新格局。
与此同时,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理顺园区运行机制,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提升园区产业聚集功能,努力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以中小企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完善园区准入标准,杜绝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进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园区建设道路。今年,力争确保4个新型项目入驻园区,完成投资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