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三高”为宁夏现代农业破题
鱼跃拉萨,菜赴香港,米进日本……优良品种、高新技术、市场、高效益的“一优三高”现代农业产业化模式,正在破解宁夏因“地域小”而带来的市场竞争劣势,通过激活、放大塞上江南得天独厚的气候和无污染等优势,在“卖产品”向“卖品牌”的转变中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破解世纪之交面临的“增产不增收”困局,自治区党委、政府重构农业版图,提出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的“三分法”,并借助“三大农业示范区”建设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进,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构建起以13个优势特色产业和百万亩设施农业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蜕变的“次革命”。针对宁夏区域小,特色产业无法形成规模的劣势,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提出“走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优质农业发展之路”,自治区主席王正伟进一步给出“一优三高”路径,推动由“特色”向“精品”迈进,再造宁夏现代农业发展新高度。
结合120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创建,宁夏30个专家技术团队跟踪服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DHI在48个规模奶牛场(园区)应用后,生鲜乳收购价每公斤比之前高0.2元,泌乳牛头均年增收1600元;稻田养蟹技术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亩均新增收入1000元;灵武长枣核心技术的突破,使温棚枣提前近两个月上市,延长了供应期,订单抢手,卖出每公斤200多元的高价;70多个枸杞系列产品的研发,抬高了枸杞身价,茨农亩均纯收入达6000元至8000元;灌区小麦、玉米、水稻优新品种分别实现了第五、第六、第七次更新换代,“宁粳43号”大米品质超过国际公认的日本“越光”大米,全区粮食优质化率达85%以上,今年三大作物新品种推广面积414万亩,新增粮食产量14.6万吨,新增产值3.29亿元。 目前,我区普及推广了1443个优新品种,69项新技术,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比例居全国前列,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科技支撑,树标,“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做优市场”导航,宁夏现代农业正在发生从“特色”向“精品”的转变,农民则在“一优三高”的破题中收金揽银。宁夏鱼依托109个无公害水产品、11个绿色食品认证以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占领西北38%的市场,有机鱼价格卖到普通鱼价的5倍至10倍;兴唐有机米的市场售价是普通大米的6倍至8倍;夏华高档肉牛每头卖价6万元至10万元,是普通肉牛的6到10倍;盐池滩羊由每公斤10多元升至60元,精品羊肉高达200多元。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基地成为“品牌”的寻梦园,随着法国酩悦轩尼诗公司等40多家实力雄厚企业的落户,生产的高档葡萄酒品种达60余种。7.03万亩的供港蔬菜,成为香港市民的“首选菜”,获得了“定价权”,8家基地被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授予“信誉农场”。仅青铜峡市的6000亩供港蔬菜,转移当地剩余劳动力5000人,实现年劳务收入2400万元。入驻的中粮米业正带动当地20万农民奔小康,助力宁夏大米走出国门。
目前,宁夏已培育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自治区级220家,涉农中国驰名商标7个,中国产品4个。枸杞、硒砂瓜、长红枣等一批“宁字号”名特优农产品打入华润万家、沃尔玛等大型超市,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量达到19万吨以上,总货值超过5亿美元。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比由2005年的70%上升至83%。45.3万农户在知名龙头企业的现代产业链条上铸牌淘金,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5105元,同比增长20.3%,其中八成以上来自精品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