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安丘模式” 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2011-09-14 来源:潍坊新闻网 点击数:6661
农药都有“身份证”
抓好农业化学投入品的生产、流通、使用管理。为此,安丘制定出台了《安丘市农药管理办法》,对农化投入品实行备案准入和连锁经营制度,对符合标准要求的农兽药生产企业和化肥生产企业进行登记备案,作为区域化管理农业化学投入品的供应商。建立封闭式的农药直供专营体系,全面推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服务规范”的连锁经营模式。对农药经营店实行“一证关二证”(农药经营定点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统一定点,统一标准,联合农业、工商、安监部门进行认定,对符合营业条件的核发证照。指导批发商对连锁店经营管理进行规范完善,统一建立质量承诺、安全管理、农药销售实名等制度,健全“两帐两票、一书一卡”。
韩国良原先就是农药经营店的小老板,现在他是石堆镇最大的一家农资超市的经理。他从农药经销商的角度,说出了自己的感触:“以前的农药市场可以说是很乱,批发商良莠不齐。那时候进货谁给咱把关?全靠自己瞪大眼睛呗!风险最大的就是我们这些直接跟农户打交道的末端经营户了,整天提心吊胆,一旦药品出了质量问题就被投诉。”
他给记者讲了一个例子。2007年的7月份,他们镇的西河洼村一位姓韩的果农,到一家农资经营店去买杀菌剂,回去后就把自家的果园喷施一遍,结果3亩苹果和2亩葡萄很快就落净了叶子!损失惨重的果农找来专家鉴定,确是因为用药问题导致了落叶。结果农药经销商给老汉赔了5000元。在这起事件中,不只果农是受害者,可以说农药经销商的教训也非常深刻。
“现在好了,政府把农药市场给统一管起来了,统一配货,我们只管放心地卖,根本不用担心农药的质量问题了,退一万步讲,即使再出现了质量问题,相关部门一下子就能追溯到生产厂家。”韩国良说:“不过,药品市场规范了,对经营者的要求也更高了,必须懂行,既是营业员又是庄稼医生。现在店里不仅销售农药化肥,还负责提供技术咨询、实地为农民解疑释惑。这就要求营业员必须懂得化肥农药的使用、病虫害防治、农药的配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韩国良告诉记者,他农资超市的7名员工中,只有一名司机是初中生,其余的都是高中以上学历。
假冒伪劣无处“藏身”
在安丘市农药电子交易市场,记者看到货架上摆满了各类农药,生姜、大葱等每种农作物都有对应的药品。
安丘市农药电子交易市场工作人员韩坤宝介绍说,这些都是低毒高效农药,都是在市农业局登记备案的。在市场开展业务的31家农药批发商将农药直接配送到819家连锁零售业户。电子交易平台全程监管批发经营活动,做到进销货品种、数量、流向、价格等所有信息可查询、可追溯。假如某一批次农药有问题, 农产品在出口检测中出了药残,我们可以马上调出记录,上能追溯到厂家,下能找到每一个使用了这种农药的农户,便于及时帮助农户采取补救措施,并为他们造成的损失进行索赔。”
安丘市农业局副局长董学忠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安丘市参照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欧盟新食品法规,瞄准农业化学投入品管理这个“靶心”,对进入安丘市的农药产品与生产企业进行登记备案,实施有条件的市场准入制度,组织省药检所、农药协会等单位的专家评审团,对符合食品环保安全、符合出口农残检测要求、产品质量好、信誉度高、近五年无质量事故的农药生产企业审核筛选后,合理确定农药生产企业与产品,目前,已有217家农药生产企业的1177个农药产品和32家农药批发商获得了准入资格,819家零售店遍布在城区和乡镇街道。“这样通过连锁加盟、定点直供的经营模式,杜绝一些小厂家生产的不合格农药流入市场。市农业执法监察大队对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化学投入品行为进行严打整治,依法取缔非法经营网点200多家,立案调查40起,净化了农药市场。”
从3月份起,安丘市又拉开了农资市场专项整治的序幕,由农安办牵头,农业、畜牧、工商、安监等六部门联合,组成四个执法小组,分别包靠乡镇,对所有农资经营门店内的农药、化肥、种子、兽药、饲料等进行拉网式检查,防止假劣农资坑农。 “这样太好了,从小处来讲,起码咱们每天吃的肉菜可以放心,不用担心药残超标了;往大处讲,咱安丘的农产品在外面会更受欢迎,能卖上个好价。这样,老百姓的经济收入就会更高。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很多市民反映。
农技专家地头支招
“农药不是不能使,关键是‘怎么使、什么时间使’的问题。”安丘农业局的农技专家张新华说。
在安丘市,活跃着这样一支农技专家队伍,他们以满腔的热情,过硬的技术,常年奔波于田间大棚,为农民排忧解难,为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安丘模式”做出了突出贡献,朴实的农民都愿意“追”这样的“农技明星”,把他们当成真正的“财神”。
5月份,大盛镇牛沐村多户农民种植的圆葱出现葱叶发黄、萎焉的症状,尝试着喷了几遍药也没见效。于是拨打了“12316”农技热线,请专家前去看看。安丘市农业局植保站的辛增英和张新华两位专家经过现场诊断,确定这圆葱是霜霉病,于是现场“开方”。村民们象遇到了“救星”,高兴地拿着“处方”回家买药喷药。
凌河镇大儒林村一位农民栽植大葱,上午刚打了除草剂,晚上就下起了雨,他担心雨点把除草剂溅到葱芽上,会破坏葱的正常生长。坐卧不安中深夜拨通了专家热线。农技专家张新华问清情况后告诉他:“葱的生长点在根上,象这种情况对葱的正常生长没有影响。”听专家这么一说,这位农民才放心地睡了。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安丘市的农技专家们根据多年的经验,认为很多带有农药、化肥残留的农产品都是因为农民不懂常识种出来的。制定良好的农业操作规范,为农民种田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至关重要。为此,他们根据安丘种植、出口产品和出口国家对农药的要求,先后参与制订了生姜、大葱、芋头、圆葱等33种作物的“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参与起草了《区域化作物操作规范》和《化学投入品管理办法》,使安丘不仅成为日、美、韩等外国人的“菜蓝子”,继安丘外贸食品直供世博会、亚运会之后,又探索出“区超对接”的路子,让安丘的食品农产品走进国内各大超市,摆上普通人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