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刚: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1-09-07 来源:《黑龙江日报》 点击数:4878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类型的城市。长期以来,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供应地,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资源型城市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深刻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现实状况
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最多,包括双鸭山、鸡西、鹤岗、七台河四个煤城共有14座。这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既具备基础条件和有利机遇,也面临很大困难和严峻挑战。
1.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具有的条件。不论从自身发展来看,还是从外部环境分析,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都具备了一些基础条件。一是资源禀赋;二是产业基础;三是政策环境。
2.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取得的成效。各资源型城市紧紧抓住有利机遇,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体制机制创新迈出重要步伐,激发了转型发展内在动力。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资源开采及初加工一业独大的格局得到调整。双鸭山市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56.5%,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期末的3:4:3调整到现在的2:5:3。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得到加强。各资源型城市以生态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努力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双鸭山市近三年实施沉陷区治理、棚户区改造安置居民3.4万户,改造农村泥草房4.6万户;在全省率先开展“创森”活动,森林覆盖率39.5%,城市绿化覆盖率40.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2平方米。四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不断改善。各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为重点,加大民生工作力度。双鸭山市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4157元、6883元,同比分别增长11%和25.6%。
3.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仍然存在很多矛盾和困难,还处于爬坡攻坚的历史阶段。一是资源接续能力不足;二是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三是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四是民生改善欠账较多。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实践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国内外很多城市都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办法措施,走出了一条符合各自特点的成功之路。
1.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经验。各国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和经济管理模式各不相同,实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措施也有所区别。一是市场主导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以煤铁矿区和石油产区为主的资源型城市;二是政府主导型,如德国的鲁尔区、法国的洛林大区、英国的伯明翰市等地区或城市;三是产业援助型,如日本的产煤大市北九州等。
2.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国家确定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后,各资源型城市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创造出了一些可资借鉴的转型模式。主要有辽宁阜新为主的资源转换模式,甘肃白银市为主的科技主导模式,河南焦作为主的产业延伸模式,云南东川区为主的特区带动模式。
3.我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轨迹。黑龙江省作为资源大省,也在积极探索符合省情实际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主要有大庆市的石油类资源型城市转型轨迹,双鸭山、鸡西、鹤岗和七台河等煤炭类资源型城市转型轨迹,伊春、大兴安岭和尚志、穆棱、海林、宁安、虎林、铁力、五大连池等城市为主的森工类资源型城市转型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