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河南务实发展静悄悄

2011-08-09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4323
加快领导方式转变,关键在领导干部。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在求实求效。
把工作做实,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转变是引领。河南省委反复强调“规律”的重要性:从领导层面来讲,要讲究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事情,“不为”就是“为”,很多事情尊重规律、不去干预不去做,反而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去冬今春,河南遭遇60年不遇的特大旱情。面对严峻形势,河南全省的“百厅包百县抗旱浇麦”活动即将隆重并热烈地启动。然而,河南省委经过冷静分析,担心这有可能变成“面子工程”,“拨一点资金,买几台机器,干部下去吃吃喝喝”,增加农民负担,于是果断叫停了这一动议。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说,与往年抗旱不同,河南今年的抗旱静悄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专业部门各显其能,官员没下乡扰民,资金和技术却大量下乡,全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77.25亿元用于抗旱应急工程建设,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366万亩。转变领导方式,为河南带来了一次静悄悄的抗旱,更为河南带来了夏粮大丰收,总产量连续11年全国,为全国物价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把工作做实,河南在实践中深刻总结,并形象地提出了“三具两基一抓手”的科学工作方法。
任何事情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为请富士康落户郑州,省委书记、省长亲自参与制订预案、亲自参加谈判,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实现了富士康郑州科技园从项目签约到开工投产,被富士康惊叹为“郑州速度”。项目仅一期工程就能吸纳18万人就业,全省的出口总额将因此而翻一番。
求实求效,离不开“抓好基层、打好基础”。去年7月起,河南3000多个经济基础、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的“双薄弱村”迎来了省委精心组织派遣的3654名“书记”。今年,派遣的省直处级干部由19人增加到54人。这些机关干部自带行李,单独起灶,一干3年,引领群众致富,夯实基层基础。河南省扶贫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吴树兰,24岁就成为全国劳模,年过五旬的她仍主动要求当新蔡县孙召乡大吴庄村支部书记。她不辱使命,一年时间就引进了两家投资上千万元的企业。“人家在俺这里看不上有线电视,洗不上热水澡,但却让咱老少爷们看到了希望,感谢省委派来的好干部!”77岁的村民王玉和满怀感激。
求实求效,需要用好项目带动这一“总抓手”。经济社会发展的每项工作都可细化为具体的项目。经济项目、文化项目、民生项目、社会管理项目,推动工作向实处拓展、向具体延伸。河南法院系统和各级地方政府密切配合,把“社会法庭”作为化解纠纷的有力“抓手”,一般的民事案件先让知根知底的群众评评理。目前,已探索建立“社会法庭”2254个,调处各类纠纷38027件。去年全省受理案件数量较上年减少2.3万件,首次呈现下降趋势。群众满意度由5年前的84.5%提高到去年的93.58%。
作风保障转变——
说到做到,说好做好,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坚持“五重五不简单”,把风气搞正
作风连着党风,带着政风,影响民风。省领导率先淡化当官意识,强化公仆意识。省里召开的重要会议,省委、省政府领导都提前到场,发言提出见解,出行不搞接送,市内不用警车,下乡不定路线。省委书记卢展工工作再忙,总要挤出时间下乡搞调研,少则三五天,多则一周时间;安排群众座谈会,常常三四个小时不休息;他还以“卢老汉”身份应聘遭拒,感受“4050”人员的就业难;与市民挤大巴,体验公交发展滞后,群众出行难……
河南各地纷纷出台措施,把作风转变作为领导方式转变的关键之举,把为民作为本质、根本、责任和标准。如何问政于民?郑州市委规定“两个决不允许”,要求各级干部主动“下访”,工作当中决不允许发现不了问题,决不允许发现问题解决不了又不报告。大到青年的就业培训,小到学校门口的一条斑马线,仅团市委就上报市委、市政府200多条问题,90%都得到了解决。在济源,市委书记赵素萍每天打开电脑件事就是处理政府网站“领导信箱”的群众来信。在商丘,现代科技畅通群众信访渠道,群众在任何一个视频终端都可向市、县公安局长当场“喊冤”,全市针对公安行为的越级信访总量连续3年下降,与上年同比分别下降37.5%、20%、11%。
河南省社科院院长喻新安说,群众看干部作风是否转变,就看你能否说到做到,说好做好,能否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去年几个煤矿重大安全事故让河南形象“蒙羞”,究其原因,是部分干部缺少大局观念,缺乏尽责理念。以往煤矿死1到2个人,矿长是不被免职的。去年以来,河南对煤矿事故实行“零容忍、零控制”,死亡一个人就要时间免去矿长职务。今年4月份,省政府对去年发生死亡事故煤矿的42名矿长给予免职处理。还在全国首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罪名追究了煤矿事故责任人。今年上半年,河南煤矿安全生产创造历史成绩,与去年同期相比,死亡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下降70.6%和95.5%,尤其是杜绝了3人以上事故。主管此项工作的副省长陈雪枫态度很坚决:“只有对民负责才能为民谋利,工作就要求真求实!”
作风的转变不能只靠自觉,正确的干部选拔机制是方向、标杆和旗帜,也是风气能否搞正的保障。河南省委要求,要抓住换届的有利时机来谋划工作,坚持“五重五不简单”,真正把用人导向搞好,把用人风气搞正。“五重五不简单”即: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推荐票取人;重干部“四化”德才,但不简单以求全和年龄、文凭取人;重干部政绩,但不简单以一时一事的数字取人;重公开选拔,但不简单以笔试和面试取人;重干部资历,但不简单以任职年限取人。严格按照上述标准,最近河南省委常委会两次“务虚”酝酿干部任用,一次调整了29名厅局级干部,各方面反映良好。
为把风气搞正,6月13日,河南省委组织部制定下发《省辖市拟提拔人选科学发展实绩考核办法》,确立了以多项日常工作实绩为主的考评指标。条条求真务实,个个击中要害。在最近的省辖市党委换届考察中,有个别县(区)委书记民主推荐时得票很高,但因为所在县(区)的工作在全市处于中下水平,没有被列为考察对象。河南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王保存说:“改革的目的就是树立正气,引导干部把精力用在为人民办实事上。”
实践检验转变——
“四个重在”持续为先,发展成效好于预期,方式转变进展明显
没有大轰大嗡,没有大起大落,力戒形式主义,反对急功近利,一年多来,河南领导方式转变静悄悄,一种新的学习之风、科学之风、务实之风、为民之风正在逐渐形成。河南省省长郭庚茂说,领导方式转变像一把钥匙,正开启发展方式转变的大门,像一台助推器,正提供发展方式转变的持续动力。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河南坚持“四个重在”,发展成效好于预期,发展方式转变进展明显。
重在持续,河南紧紧抓住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历史机遇,持续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大力承接产业转移,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持续向上的态势。上半年,财政总收入增长28.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5.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177元,增长22.2%,增幅为近年来同期水平,居中部地区首位。中部首个保税区获批,中央企业与河南签订130个大项目,豫沪合作签下700多亿元投资大单,豫港合作又引来200亿元,去年以来,河南大项目、大投资高潮迭起,今年上半年,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两项指标增速均超过40%。
重在提升,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服务带动显效果,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得到逐步解决。河南六大高成长性产业投资前6个月增长了37%,成为拉动工业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以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向城镇转移“四集一转”为基本内涵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初见成效,上半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已占到全省的九成以上,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占全省的六成以上。
重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各项事业发展总体协调。看城市,郑汴新区等一批城市新区建设如火如荼,面貌日新月异。看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方兴未艾,大量农民“家门口”打工,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今年上半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92万人,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2%,近八成留在了省内。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汇聚成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合力。
重在为民,民生成为财政支出重点。河南省财政厅厅长钱国玉介绍,今年上半年,全省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合计811.7亿元,增长26.3%;加上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农业水利、交通运输和节能环保等支出,全省民生支出合计1146.6亿元,同比增长26.1%。
一年多来,河南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但有了领导方式的转变,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谋求发展的意识、围绕全局的合力、攻坚克难的精神始终在持续,效应在不断显现。
务实的河南静悄悄,发展的河南静悄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