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莲花岛:画家心中的“乌托邦”

2011-05-31 来源:地理网个人门户 点击数:3608

 

莲花岛位于舟山岛东部海面,和普陀山岛隔海相望。站在岛上,遥指普陀,禅林隐约,浮屠依稀。而莲花岛,“如同禅述般的空寂,莲花洋一日两潮,来去自如。”
  我常常去这个距家6公里的小岛,一个人,在海风的簇拥下,沿着海堤,抚着那些石罗汉,慢慢走进莲花岛。
  入岛处,有块黑色花岗岩碑,上刻“永久免费观光”。全岛共有五个凹口,由一条石砌小道串起来,分别为管理中心、艺术馆、慧锷广场、观海台、艺术家工作室。这些都是岛主、画家朱仁民的独创。
1996年朱仁民取得莲花岛40年的使用权,在以后的日子里,2300多万元的投资,朱仁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建起一座大自然的图像,供民众免费参观。133座花岗石罗汉雕像矗立在连接小岛的海堤北侧,一直延伸到岛上,姿势各异,神态生动。全岛现有罗汉雕像500尊,皆栩栩如生、各具情态,默默阵列于天风海涛之间,栉风沐雨,全天候地迎送着有缘来此的人。岛上的国际艺术家工作室是专为国内外贫困而有才气的艺术家而设,他们可以在这儿免费食宿,并进行艺术创作。“身在艺术圈却远离世俗的纷争,默默地做着一件件撼动人心的作品。”这是朱仁民,一个大海边长大的艺术家,他在他的莲花岛上,充分体现了禅宗、哲学、民俗、建筑、绘画、雕塑、景观、园林等全方位的艺术手段和修养。
世上除了这里还有别的地方么?那些尊贵的菩萨走出了幽深的殿堂,来到了海边,和礁石相伴,与剑麻相处,看潮生潮落,冬雪夏阳,天风海浪。我身处其间,和他们已无距离,我可以拥抱他们,可以琢磨他们,可以模仿他们的神态,或嗔或笑,或喜或悲,或庄或谐。
  当我想起我次次去普陀山,对着寺里的菩萨顶膜而拜的情形时,我现在的行为,是不是亵渎了神灵?哦,不是吧,我只觉得这些海边礁石上的菩萨们可亲可爱。他们就在这岛上,自由自在地遁入化出,迎我,点化我,带着慈祥的微笑。
  悠悠岁月,可以承受美丽承受丑陋,但鲜活的生命只承受灵魂以及它所留传下来的精神符号。
  朱仁民说:“买岛不是我全部的生活,但寄托着我对自然、平和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动力。我只是想把文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做些大事,把小岛做成一个生态文脉的范本,并想要一个能代表自己的乌托邦。我看到了替我说话的建筑们雕塑们,在那里维护着自然,回归着自然,在功能和理念之间,在努力地平衡着,实在得很,它们几乎没有碰撞过岛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保持着礁岸间土生土长的生物形态,向着大海,向着自然作了谦逊敬礼。”
海风飘逝,浪花淘尽,当人沉浸在世俗的计较中,每天被俗事充塞,热闹喧哗却又极度空虚,忘记了回头审视自己的生命轨迹,朱仁民在莲花岛上的一切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的人文思想。
  听说在没有星光的夜里,灵魂自会寻找方向,莲花岛就这样让人远离浮华和烦躁,只是我能象朱仁民那样忍得住寂寞吗?寂寞处有佛,我心中有佛吗?或许我本就是个匆匆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