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伟:为民族地区富裕和谐提供社会保障
2011-04-08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3902
提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完成好这一任务,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思路、根本目的和基本任务,结合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实际,加强实践探索,着力把握规律,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突出抓好科学发展这个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奠定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西部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应继续坚持发展这个要务,用科学发展破解各种困难和问题,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奠定坚实基础。突出发展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现代产业聚集区,全面提升经济竞争力;充分发挥“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独特优势,构筑“黄河金岸”,建设沿黄经济区,形成城市带、产业带、开放带和政策洼地,着力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坚持生态为重、环保优先,强化生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加快创建全国防沙治沙和节水型社会示范省区,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全面提升环境竞争力;充分发挥人文、地缘、产业和民族团结的独特优势,以向西开放为突破口,每年举办中阿博览会,架起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经贸文化双向交流的“宁夏通道”,着力打造内陆开放试验区,全面提升开放竞争力。
突出抓好改善民生这个根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乎和谐。只有把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结合起来,社会才会和谐,发展才会有不竭动力。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应把更多精力用到为民谋利上,把更多财力投到民生改善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全区各族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制定实施民生计划并上升到法制层面,年年赋予新内容。宁夏作为祖国西部内陆欠发达民族省份,从2007年开始,坚持把实施民生计划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民生投入资金占到每年全区一般预算支出的70%。通过目标责任考核,把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落到实处,为人民群众解决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饮水难、居住难、出行难等一系列难题,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群众的向心力。
突出抓好公平正义这个前提。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应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努力为人民群众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活动提供公平机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不断缩小城乡、行业和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用地方立法强力推进全民创业,确保每个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人都能够实现创业就业;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确保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乡村和城镇社区倾斜,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方便、价廉、质优的医疗服务;建立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公开选拔制度,确保每个青年学子进入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起点公平;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技能致富计划,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让各族人民群众都能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应保尽保;推进生态移民,把宁夏建成全国生态移民扶贫开发示范区;建立社会救助体系,确保每个贫困人口都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每个困难家庭患病者都能得到基本医疗救助。
突出抓好民族团结进步这个关键。团结是福,分裂是祸;稳定是福,动乱是祸。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键是巩固发展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宁夏始终民族团结、宗教和顺,民族之间从未发生过大的纷争,成为全国民族团结的典范之一。应进一步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的坚定性、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忠诚度;千方百计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使各族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政策温暖;保护和挖掘民族文化,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各族人民群众的向心力;促进各族人民群众互相包容、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校园、进宗教场所等活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维护宗教格局稳定,依法果断处理涉及宗教的各类问题,确保宗教领域和谐,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作者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
- 上一篇:富民强区并重 又好又快发展
- 下一篇:激发新动力 奋力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