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华: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
二、国内外核电发展形势
世界核电始终向着更安全和更经济的方向发展。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以技术更迭为标志,世界核电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到今天,代技术已被淘汰,第二代技术在上世纪70到80年代得到发展和普及,现在全球运行中的核电机组绝大部分为第二代,其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把防治和缓解严重事故作为设计基准。在美国三哩岛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二代核电站发生重大事故后,世界核电建设几乎停滞了20年,但各国对核电技术的探索并没有停止。当前,以AP1000、EPR为代表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已成为主流,AP1000在中国和美国,EPR在芬兰、法国和中国先后开工建设。在三代核电技术继续发展的同时,全球已在积极开发第四代核电技术,其最终实现商业运行预计要到2030年以后。
我国探索和平利用原子能经历了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周恩来总理先后3次提出要搞核电建设。1981年,国务院批准秦山一期30万千瓦核电站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核电事业正式起步。“九五”期间,即在全球核电建设陷入低谷的时期,我国开工建设了秦山二期、广东岭澳、秦山三期、田湾4个核电项目,使我国保持了核电发展的连续性,为我国核电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3年,全国核电建设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了“核电要统一组织领导,统一技术路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快自主化建设”的发展思路。经过充分论证,中央于2006年底做出了引进美国西屋公司AP1000三代先进核电技术的战略决策,这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领域投入资金最大、转让技术最完整的技术引进项目。2007年10月,国务院发布《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0)》,明确提出了我国加快核电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技术路线图。
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具备自主建设和运营二代和二代改进型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的能力,而且在三代先进核电技术应用和创新方面还走在了世界前列。AP1000三代核电自主化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广东台山2台EPR机组进展顺利,与此相配套的国家产业规划和支持政策也逐步到位,核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我国核电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