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马山县"弄拉模式"成为全国两会话题
今年,中国生态保护的典范--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石漠化治理的"弄拉模式",因全国政协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陈章良在其关于石漠化治理的提案中提起,并在其做客中央电视台与有关人士一起畅谈弄拉生态建设发展之路,而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3月12—13日,南宁市马山县"弄拉模式"3次亮相央视荧屏。去年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聚焦三农栏目推出的两会特别报道《又是一年春来到》,对马山县如何整合土地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立体生态保护的弄拉模式进行了介绍。今年该栏目组经台编委会研究,决定继续跟踪报道广西马山县和弄拉的变化。
经过一年后,弄拉有了新的变化。一是在上级领导和有关专家指导下,"弄拉模式"有了新的内涵,弄拉发展路子更为清晰。"弄拉模式"去年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种"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和果、低洼粮和桑"的立体生态发展模式,今年弄拉能人李荣光带领弄拉村民坚定了走"农户+公司"的生态旅游发展路子,即在生态保护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低碳旅游,农民自愿以自己的山林、耕地承包经营权量化入股,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走生态旅游致富之路,努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二是弄拉封山育林、保护植被的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以弄拉屯为代表的弄拉石漠化治理工程区(弄拉自然保护区)涉及马山县东部3个乡镇13个行政村91个村民小组1906户8362人,总面积8481公顷。经过当地村民长期坚持封山育林,保护植被,现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已达79.6%(含灌木林)。就弄拉屯而言,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以来,李荣光已两次给村民发放封山育林补偿款,村民保护生态意识更强,对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充满了信心。目前弄拉屯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三是弄拉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正热闹开锣。在前期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进屯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后,一年来李荣光又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旅游景区,目前旅游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装修中。
马山县在弄拉模式成功的基础上,以点为面,在全县全面推广该模式,并成功地在石漠化严重地区探索出了"封山育林+造林、种果、种药"和"封山育林+种竹+沼气"等治理模式,如今,该县很多曾是石漠化严重的地区,山上林、竹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马山县封山育林9万公顷,占岩溶地区土地面积的55%,新增森林面积5万多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36.33%提高到现在的60.3%。
在中央电视台七频道播出的聚焦三农栏目《又是一年春来到》广西马山县弄拉篇节目中,与陈章良副主席一起做客中央电视台畅谈弄拉生态建设发展道路的人员还有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教授曹汝华、中共马山县委书记李兵、马山县弄拉旅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荣光等。极具马山地方民族特色的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会鼓和瑶族打榔表演同时亮相央视荧屏。
“弄拉模式”之所以两次成为全国两会话题,正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到弄拉调研时所指出的那样--"弄拉模式在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上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很好地把握了关注民生、增收致富、发展绿色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根主线,这也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上一篇:广东:“省直管县”加速县域经济步伐
- 下一篇: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