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范发展农家乐
2011-03-10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数:2590
“规范发展农家乐”是2009年12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这说明发展农家乐从旅游行业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
农家乐可以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盘活农村资产、带动农村产业升级、增加城乡互动、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我国出现城郊型(城市郊区)、景边型(景点周边)、特色型(观光农业型、古镇型)等类型农家乐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农村城市化、客房标准化、生命周期缩短化的情况。那么,如何规范发展农家乐呢?笔者认为,:文化内涵融入“农”、“家”、“乐”。第二:促进、规范和保障农家乐发展。
文化内涵融入“农”、“家”、“乐”即以“农”文化为魂,创造“家”的氛围,实现“乐”的效果。旅游资源是开发旅游的前提,农家乐的资源就是“农”:农业、农村的自然环境;独特“农”的气息;纯朴的民俗民风。亲手采摘农田菜,亲自洗菜,甚至可以同农户学做农家菜;住农家屋;行走在浓浓香味的农田里;游在农间;走时可以从农户那里购买亲自采摘的农家菜。这种“农”的文化不仅体现在观光层次,还可以发展度假旅游。游客可以去度假,也可租住农户闲置房,租菜田,平时“聘请”“老乡”管理,度假时“聘请”“老乡”指导。
创造“家”的氛围。吃时可以游客组团吃以创造“家”的气氛,也可同老乡一同吃更有“家”味;住的客房多采用农村闲置房,外观体现地方特色,房内设施创造“家”的感觉: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设施,不是采用现在统一的席梦思,而是农家床,农家衣柜,穿农家睡衣,脚踏农家手工布鞋;服务员在满足游客基本标准服务前提下,穿农家衣,说农家话,提供具有农家个性化的服务。
实现“乐”的效果。“农”文化,“家”氛围,目的是实现“乐”的效果。:游客乐。游客在吃中乐、干中乐、吃的氛围乐、住在“家”中乐、行在农间乐、游中乐、呼吸清新空气乐、购中乐。小游客玩只有农村才有的玩具时乐,同当地小玩伴友谊之乐。第二:农家乐。旅游经济收入使他们腰鼓之乐,游客带来信息之乐,同游客乐中享受推人及已之乐。第三:社会乐。农家通过“农家乐”改变了对农的认识,使农文化得以保持和发扬。游客多了旅游目的地,有了更大旅游选择空间。城乡互动使农村了解城市,市民深层次了解农村,游客从城市向农村流动,人流带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对于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农家乐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城乡互助、结对子,小朋友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农村乐、城市乐、社会乐。
第二个层面是如何促进、规范和保障农家乐发展。从上面分析可知,不能搞农村城市化,农院统一化,客房标准化。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这样才能特色化、多样化。具体说来,:统一规划、统一营销、适当引导。一个地区应通过政府或者农协会等组织统一规划,合理划分功能区。适当引导农户在“吃、住、行、游、购、娱”合理分工。营销花费较大,可以联合营销。第二:加强市场监督和人员培训。对目的地的安全,餐饮、客房等卫生标准和价格,建筑的质量,偶尔的强买强卖等现象进行监督和疏导。对从业相关人员联合高校、社会培训机构进行服务培训、管理培训,特别是诚信培训,有针对性地培训、引导,使广大的从业人员认识到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99+1=100,99-1=0的道理。只有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才能使农家乐做大做强。第三:相关部门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意见》要求政府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入,把公路延伸到广大农村地区,建立和完善旅游应急处置机制,邮电、银行在旅游旺季延长营业时间等。在此基础上,应建立信息平台服务设施,把游客预订、投诉、沟通,政府指导、监督,人员培训、旅游营销等放在一个平台上进行资源整合,通过网络使广大农村与城市更好地互动。
- 上一篇:杨军:旅游营销要走出俗套
- 下一篇:人造主题公园为何大多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