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突破县域经济局限 山东胶南成功实现转型

2011-01-27 来源:《经济参考报》 点击数:7230

体制机制在突破中理顺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市自上而下,围绕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和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目标,从解决制约胶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深化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阻碍胶南发展的樊篱被破除,新的发展动力和活力逐步增强。

强化属地管理责任。从理顺项目管理体制入手,由各镇、街道和园区全面负责辖区内企业的管理、服务和协调工作,税收全部归项目所在地,实现事权、财权相统一。在此基础上,明年1月份实行新的财政管理体制,强化各镇、街道和园区守土有责的意识,把主要精力放到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上,放到壮大驻地经济上,放到解决好民生问题上。

简政放权、提高效率。在制定出台扩权强镇16条措施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新一轮扩权强镇、放权强区的政策措施,对项目选址、厂房规划、行政执法等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做到能下放的权限尽量下放,能授权的尽量授权,能实行委托的尽量实行委托,切实增强各镇和园区的自主发展活力,在全市营造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宽松环境。

改革投融资体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除涉及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民生工程由市财力保障外,其他领域项目鼓励采用BTBO T、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解决,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重点选择“国”字号大企业和省内外有实力的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参与城市片区开发和村居改造,加快推进重点项目。

完善全民创业机制。在实施城乡居民小额贷款贴息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从放宽市场准入领域、降低企业设立门槛、推行试营业制度、突出平台建设、完善金融扶持政策、规范行政审批管理、落实落户政策、加大政府采购扶持力度等15个方面,加大鼓励扶持力度,营造有利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

健全招商引资体制。顺应招商工作形势的新变化,在胶南市经济开发区、临港经济开发区设立投资促进机构,公开招考专业招商人员进一步充实到职能部门,强化专业队伍招商和园区招商,形成专业招商为主、全员招商相辅的工作机制。建立科学的项目引进评估、评价机制,对引进项目的投资方向、投资规模、技术含量、经济效益等进行评估,确保引进项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