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尽的秦腔剧目
传统戏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戏曲剧目,由于历史悠久和生活土壤的深厚,再经过历代相授的杰出演员的反复加工,使之具有了独特的民族特色。中国戏曲艺术,特别是传统戏曲艺术,主要保留于历代相传的剧目中。秦腔剧目原传说有“五千出”之多,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出版的《秦腔剧目初考》收编秦腔剧目达一千六百多个。这些剧目,从内容到形式,都明显地表现出较强的人民性和浓郁的秦地民情风俗色彩。
秦腔传统剧目,自明代始于舞台演出,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早在明代万历年间,秦腔就已经流布到了东南沿海一带,在《钵中莲》传奇中留下了足迹和身影。这一点从刘献廷《广阳杂记》、李斗《扬州画舫录》、焦循《花部农谭》、沈桐威《谐铎》和“苏州老郎庙碑”中可知。到了清中叶,秦腔已在京、津、江、浙、广、闽、川、云、滇、黔等地广为流传,成为一个成熟的剧种。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历代秦腔艺术家的创作、积累和不断繁荣、发展,特别是经过历代艺人的口口相传,反复加工与磨练,以及经过舞台考验与筛选,才形成了数以千计的秦腔传统剧目。这些秦腔传统剧目,在内容、取材上,以描写历史题材为主,以表现民间生活为辅;以表现全面、完整的政治、军事斗争为主,以日常生活、爱情婚姻为辅;以表现英雄业绩为主,以一般人的生活为辅;在风格样式上,以悲剧、正剧为主,以喜剧为辅;在表演上,以唱念做打综合表演、生旦净丑各行当齐备为主,比较偏重某一方面的戏也有,但为数不多;并且,大型本戏多于小折子戏。
秦腔传统剧目的编写,艺术手法多样,多数剧目场面宏大、结构严谨;故事情节复杂、曲折,感人至深;唱词精炼朴实浅显、富有生活情趣,“以唱为主,技尽于场上。”但是,细究起来,这些剧目的文词琢磨、润饰较差。在这些秦腔传统剧目中,包含老艺人所谓的“四山”、“四柱”、“四袍”、“三珠一坠一寺”、“上八本”、“中八本”、“下八本”、“江湖十大本”、“十二龙凤”、“七十二调”、“四大记”、“小四本”、“四大城头”、“五大征”等等说法,还有“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等谚语。如此丰富的剧目并不是同时出现的,也不是从一个源头或者通过一渠道产生的,而是长期继承、发展和积淀的结果。
在这些盛演不衰的秦腔传统剧目中,有相当一批剧目流行时间很长,历代演员作为成名作演出的人次亦很多,并且是观众百看不厌、百听不烦的。如秦腔历代艺人们所讲究的江湖二十四大本及有关剧目《玉虎坠》《白逼宫》《回荆州》《法门寺》《蝴蝶杯》《辕门斩子》《走雪山》《铡美案》《火焰驹》《打渔杀家》《游西湖》《白蛇传》《玉堂春》《周仁回府》《五典坡》《八义图》等即属此类。《白蛇传》是清初由明人传奇改编而成的一个秦腔传统剧目,至今在舞台上已活跃了三百余年。清末以来,以此剧演出而成名的演员最多。
在这些剧目中,能够单独演出的折子戏很多。所谓折子戏,是相对于本戏而言的,是本戏中最精彩的、在情节上有相对完整性的一折。比如《探窑》《赶坡》《游湖》《断桥》《三堂会审》《杀庙》《三对面》《二进宫》《三娘教子》《鬼怨》《杀生》《徐策跑城》《马超哭头》《小宴》《花亭相会》《挡马》《杀狗劝妻》《岳母刺字》《回府》《悔路》《哭墓》《打柴劝弟》《辕门斩子》等。
- 上一篇:凤翔木版年画:从大众到“小众”
- 下一篇:郭秃子的故事与早期中国木偶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