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旅游业欲借“巫文化”崛起
在中国,以“巫”命名的县有两个,那就是同样位于三峡库区的重庆市巫溪县和巫山县。
和“邻居”巫山相比,巫溪显得籍籍无名。但近日,“中国·重庆首届巫文化旅游节”在巫溪县盛大开幕,将这座县城以“巫咸古国”的神秘形象推到镁光灯前。有消息称,当地正拟将巫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带动当地旅游业的今天,巫溪县能否以巫文化为突破口,顺利崛起?
地处偏远的落后小城
巫溪地处渝东北边陲,渝陕鄂三省市交界处,距离重庆市区、西安、武汉都在
在很长一段时期,恶劣的地理条件限制了巫溪县的发展。巫溪县委常委、旅游管委会主任牟宏介绍,巫溪县旅游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进入90年代后,开发了灵巫洞、红池坝高山草场等景区。但巫溪县财政无力投入,便将景区开发权承包给了私人企业。这也直接导致景区开发无序、发展受到制约。
“藏在深闺”的秀丽风景
事实上,巫溪县也曾经历过万商云集的兴盛时期。
在距离巫溪县城
哪里有盐,哪里就有先民生息繁衍。
到了近代,随着海盐和工业制盐的兴起,靠着手工作坊打卤制盐的巫溪古盐场渐渐没落,巫溪县开始失去昔日的繁华景象,加上交通制约,这座小城开始渐渐被人遗忘。
然而,这座被人遗忘的小县城却不乏美景,拥有182个大小景点。牟宏介绍,其中海拔2700多米的阴条岭被称为“重庆峰”,与神农架共同构成了中国大三峡的“屋脊”;被誉为“天下溪”的大宁河,更是风景秀丽、险峰峡谷遍布,大宁河庙峡被称为“小三峡之冠”。
独特文化促错位发展
今年国庆前夕,沪蓉高速公路云阳至巫山段通车。经奉节下高速至巫溪,将行程由以往的七八个小时缩短至6个小时以内。目前,奉节至巫溪的高速公路也正在修建中,预计2013年可正式建成通车,届时,从巫溪到重庆车程将随之缩短为5个小时左右。这意味着巫溪县的交通瓶颈被进一步打破。
在牟宏看来,交通瓶颈的打破,只不过为巫溪旅游发展送上了把“钥匙”。巫山有小三峡、神女溪等精品旅游线路,奉节有白帝城、夔门、天坑地缝等景区。巫溪如何错位发展?“这第二把‘钥匙’便是历史文化内涵。”牟宏说:“离开文化的旅游便失去了生命力。”
得天独厚的是,在这片土地上,有着老祖宗留下的神秘财富。
对于以“巫”命名,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认为这绝非偶然。据当地“巫文化”学者考证,巫溪宁厂古镇宝源山,正是唐尧时期巫咸古国的所在地。对此,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王楚光也认为,巫溪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巫文化”发源地。
“巫文化”,是上古时期以巫咸为首的“灵山十巫”在以今巫溪宁厂古镇宝源山为中心创造的以占星术和占卜术为主要形式,以盐文化和药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地域特色文化。乌丙安认为,“巫文化”对华夏文化,尤其是在天文、中医方面影响深远。
那么,以神秘、独特的“巫文化”为载体,巫溪能否实现旅游业的突破?
尊重历史加合理利用
一场以“巫文化”为主题的宣传营销活动迅速展开。
因使用巫术作为表现形式之一,“巫文化”曾在历史上遭受挫折,以致沉寂了多年。而此次巫溪将“巫文化”搬上台面,学术界对此褒大于贬。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教授张辛认为,应该做大“巫文化”,建立起民族认同感。远古巫文化研究会会长江碧波认为,“巫文化”并非巫医神汉,它是人类社会最原生、本真的一种文化。
抛开学术界的高屋建瓴,“巫文化”对于游客究有多大的吸引力?巫溪县旅游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巫溪县接待游客约16.7万人次。今年11月9日—11日,“中国·重庆首届巫文化旅游节”开幕三天时间内,该县接待游客的总量便达到了近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00万元。
“‘巫文化’可以合理利用,用于旅游开发。”乌丙安同时提出建议,研究“巫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华夏文化根基,与市场经济的功利性相对立。巫溪县在开发“巫文化”时,不能“小本经营”,将“巫文化”局限于巫溪。切记不能随意扭曲篡改,要保持其原汁原味,要尊重历史。
- 上一篇:藤县壮大文化旅游产业 让“软实力”硬起来
- 下一篇:遂宁旅游“联姻”三秦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