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上市泉企数达到九十家
文章来源:泉州晚报(泉州) 更新时间:2010-2-24 15:38:46
敲一敲证券市场的金钟,可能是眼下大量泉州民企的最大愿望。
但就整个城市而言,泉州的江湖梦显然更加宏大——用三年时间,实现上市企业数翻番,形成90家企业荟萃的“泉州板块”。
时不我待:
机遇与紧迫双双降临
后危机时代,拼智力、拼技术、拼管理、拼市场是企业生存壮大的江湖法则。而上市带来的资金、管理、市场、品牌等领域的革新恰恰与时代的要求不谋而合。此时,谁抢占了资本的制高点,谁就有望先人一步。
“2009年全球IPO总的融资额中,中国企业占据了40%;2009年全球交易所IPO家数排名的,是深交所,共90家。”用数字作论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副总经理陈鸿桥反复强调这么一个基本事实:IPO的审批工作在加速,IPO的融资规模在放大,A股市场的机遇期已经到来。可以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新股发行更加市场化,加上创业板的开启,中国资本市场正迎来一个超常规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与此同时,境外市场也频频来泉抛出橄榄枝,过去一年,香港、英国、新加坡等不少境外团组均表达了吸引泉企上市的热望。
另一方面,危机中,不少资金链短缺、产品结构差、自主创新弱、管理混乱的企业率先倒下,这为泉州不少企业敲响了警钟。新年伊始,央行再度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让中小企业融资贷款变得更加严格。这在一定程度上逼迫着企业向资本市场寻求帮助。
面对机遇与压力的双双降临,100多家泉企已经看准时机,纷纷加入上市后备军的行列。而在企业背后,政府也将带出一系列大手笔,为上市宏图推波助澜。
推波助澜:
市委市政府开出扶持单
早在2001年,泉州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的亮相便成为政企合力的典范。此后,市委市政府通过举办培训会、座谈会;建立“一企一议”制、上市联席会议制;寄发企业上市专刊;开辟绿色通道;进行资金奖励等方法不断为企业上市助力。
新的一年,泉州市委市政府率先嗅到了企业资本运作的紧迫感。1月,新登场的2010中国泉州投资论坛暨推进企业上市投融资研讨会,力图掀开又一轮资本发展的大幕。100家企业代表,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兴业证券、易方达基金等证券服务机构负责人面对面畅谈,咨询政策,分享经验。在专业机构看来,泉州925家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是一笔可贵的上市后备财富。深交所的副总陈鸿桥大胆预言:“3年之内,泉州上市企业数量翻番,这个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2月,第五届泉州经济年会以“经济回暖背景下的企业投融资机遇”为主题,泉州两百余位企业界人士聚首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继续为企业上市营造氛围。
今天,以“推动企业上市提升管理水平”为主题的千人大会大幕开启,市委市政府将发出最为响亮的号召令、开出崭新的服务扶持单,带动更宏大的上市潮,迈向泉企由大做强的“转变提升”之路。
蓄势而起:
企业欲上市
管理先上市
时代在召唤,政府在推动,广大企业是否已经做好准备?
“企业欲上市,管理先上市”是鹰腾咨询首席顾问李玉萍首倡的概念。他认为,许多企业将上市当作一种快速圈钱的手段,而忽视了上市之前的准备工作。对于想做大做强的企业而言,企业上市无疑是一剂“补药”。然而补药并非没有毒性,他要求更阳光规范的管理制度、更透明的财务制度、甚至可能出现企业隐私权丧失、管理者自由度受限制、企业控制权转移等风险。
因此,只有先从企业内部着手,从战略——流程——人力资源——文化发挥全方位的效益,才能由内而外,成为公正开放的上市企业。这样的观念恰恰与泉州市委市政府力推的上市目标不谋而合——在管理提升中促进企业上市,再通过上市继续完善管理,经历了这一良性循环,才能把资本的机会做强,发挥上市的最大效益。
全球出击:
创业板、澳大利亚、欧洲均有望首现泉企
新年伊始,美克国际、中骏置业已经在香港市场率先带来惊喜。接下来泉州的资本舞步,将呈现境内外市场的双面开花。
目前,至少有7家企业已把目光瞄准境内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小板和创业板,遍及体育用品、机械、生物医药、新商业模式等领域。其中4家企业已公告上市辅导备案,将主攻创业板。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这些单位经过验收后(时间约在三个月到半年之间),即可上报中国证监会申请上市。下一步,泉州市还将继续把目光瞄准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创新型企业和成长性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推动。
泉州企业的另一只脚则在更广阔的境外市场。两家企业正为德国和澳大利亚上市做足准备。若一切顺利,泉企的资本江湖版图将首次向欧洲和澳大利亚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