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一季度末,人民币新增贷款规模达到4.58万亿元,同比多增3.25万亿元。接近去年全年的增加额。这么高的信贷量,我们很难判断是真正的作用在了实体经济。那么如何判断这些新增信贷流向呢,在我看来,除了贷款主体“政府化”用于基础设施、铁路桥梁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之外,还有一部分票据融资;其余的信贷流到了哪里呢?在我看来是流向了股市,于是才造成沪深股指近期大幅上涨,到今年3月底,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分别比年初上涨了30.34%和41.71%。为什么上涨?那是钱多推升了股指,而非企业盈利回暖的市场反映。
现在的问题是,中小民营企业得到信贷的扶持了吗?没有。据《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说,宁波某股份制银行人士称,该行一季度的新增贷款100%全部为政府信用类贷款,主要投资于地方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且全部为中长期贷款,期限一般为3-5年。与此对应,中小企业贷款却在不断下降。由于当地企业以出口导向型为主,利润和订单普遍下滑明显,出口产品的价格也不断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对企业风险把握难度加大,慎贷心理强烈。尽管也放了一些中小企业贷款,但是与还贷钆差后,中小企业贷款新增几乎为零。
其实说到底,现在政府的经济刺激方案或者信贷走向来看,经济还没有明显复苏迹象,毕长三角、珠三角外向型企业还没有走出困境,市场萎缩、盈利下滑;即使成活下来的,也面临着资金匮乏的不良境地。可以这么说,因为提供最多就业岗位(占比约70%)的民营经济体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度过“寒冬”迹象。当提供就业的经济体没有生存保障,失业率便会恶化、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将下滑、内需也无支撑点可言。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中国经济已经利好,或者新增贷款就是真的推动经济复苏了吗?
现在,最要紧的,在我看来,不应该去救什么国企。目前,贷款投向、政策扶持,都是国企受益再三,3月初国资委就开始救援行动,政策性上帮助国企。国资委官员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说,“央企过冬所采取的措施已经得到了反映,我们的功夫没有白下。”但是,国企的运营情况出现好转的背后是什么呢?我以为那可能造成局部的产能过剩;以及挤压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成本。
因此,政策性歧视,将不利于中国经济尽早见底回暖。在社会焦点、政府焦点广泛关注国企的时候,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扶持民营经济体特别中小民营企业。
其中有这么几个方面:
其一,应该鼓励中小企业整合重组兼并、加快产业集中度,这样有利于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以及竞争力。在这方面,政府应该做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很好推断,整合兼并需要钱,而很多民营企业是没有钱的,怎么办?应该向他们提供贷款,是政府贴息贷款,帮助一些想整合兼并的企业度过难关。
其二,产业结构升级或转型,是需要真金白银的。政府不能说产业结构调整了就调整了,当一个企业连自有运营资金都缺乏,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谈何升级?能保命就不错了。
其三,现在资源配置和金融配置一大部分程度上听命于政府,市场调节功能弱化,这样社会整个经济大环境就会发生恶化。其实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已经证明,市场经济是的选择。如果我们把资源配置和金融配置偏向于国有企业、垄断企业,中国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增长,毕中小民营企业对GDP的贡献比高达80%左右。
不但是上述政府要做什么?关键是做了这些它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一是,中国中小企业成活了,那么市场所担心的失业问题就会得到缓解。而失业率正是政府必须认真对待的客观显示,严重的失业率是没有办法让内需得到一个合理、平衡的解决的。
二是,中小企业盈利了,工人的可支配收入才有保证。有了可支配收入的依托,中国就可以让内需所占GDP增长比重得到应有的位置。
三是,外需随着世界经济振荡很不稳定。现阶段依赖出口让中国走出危机并不现实。话说得明白些,无论哪个国家,只要没有需求、没有消费推动,它的经济模式就是不可持续的。道理很简单,没有人消费了,还生产商品干什么?即使生产也不造成产能过剩吗?对不对?
上述原因就是应该去拯救民营企业的理由,因此,不应救国企应多救民营企业,正是中国经济走出困境的路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