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思路 凝聚力量 推动发展

甘肃陇西县委书记 张懿笃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一开始,我们就围绕加快科学发展,在学习讨论、调研实践、查找问题、征求意见和分析检查等重要环节上狠下功夫,力争把学习实践活动变成深化县情认识、理清发展思路、推进科学发展的切实举措,着眼做大特色产业、发挥资源优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的总体要求,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坚持“夯实城乡基础,提升特色产业,做大优势工业,发展现代物流,开发文化旅游,促进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全力打造“中国药都”、陇中现代物流中心和世界李氏文化中心,把陇西建成全省经济强县和现代化中等城市。
  (一)夯实城乡基础。坚持基础先行,加快建设宜居住、宜生活、宜投资、宜创业的城镇,改善有利于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基础设施条件。一要完善城市功能。着眼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以科学建设扩大城市、以科学管理提升城市、以科学经营盘活城市,抓好县城各功能区的拓展完善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城中村”和背街巷道的改造建设力度,逐年推进城区整片开发。坚持适度超前,及早做好洮河水引入城区后和城区内河道水的规划利用,大力推进城市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二要繁荣集镇经济。坚持分层推进、突出特色的原则,完善中心镇、建制镇的基础配套设施,促进农村主导产业和生产要素向集镇聚集,增强小城镇和集贸市场带动农村主导产业和二、三产业发展的能力。三要发展公共事业。加快发展教育、卫生、交通、安全饮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生态建设和电网、广播电视、电话通讯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事业,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促进城乡社会全面进步。四要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按照全省新农村建设新一轮试点的部署,依托扶贫开发和项目建设,突出抓好试点村特色产业开发和社会事业、村容村貌、民主管理、社会保障制度等建设,扎实有序地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二)提升特色产业。坚持发挥比较优势,用市场化的思维和手段,加快发展中药材、畜牧、劳务、马铃薯等特色产业。中药材产业围绕打造“中国药都”的战略目标,坚持标准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严格执行GAP种植、GMP加工、GSP销售标准,实施大项目带动、大企业进入和大市场支撑,推动规范化种植、现代制药、饮片及中间提取物加工、信息平台、贮藏设施、市场体系建设快速发展,把陇西建成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优质种苗生产基地和初级产品加工基地以及仓储物流中心。畜牧产业围绕建设全省畜草产业大县,坚持发展规模化设施养殖和千家万户养殖并重,把养畜和种草、扩充总量与提高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全县畜牧产业向规模化、群体化发展。劳务产业按照品牌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系列化服务的思路,狠抓组织输出、基地拓展、有序流转、技能培训等环节,切实把劳务经济打造成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资源型产业。马铃薯产业按照种植良种化、加工精深化、贮藏规模化、营销市场化的要求,依托政府推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加快推进加工转化、品质提升、储藏保鲜和终端市场销售,进一步提升产业开发层次和水平。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原则,围绕区域特色调整种植业结构,推进特色产业的区域化布局,在西北山和北山区重点扩大洋芋种植面积,在海拔较低的旱川区和平台地重点种植双垄沟播玉米,在有灌溉条件的沿川区重点发展以蔬菜为主的设施农业;中药材种植和育苗按照不同品种的适应性,促使黄芪、党参、红芪、柴胡等主载品种合理布局。
  (三)做大优势工业。围绕落实全市“工业发展十大行动计划”,按照“突破二产抓园区”的思路,加快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和中药材精深加工园,切实打造工业经济和优势产业聚集开发的战略平台,力争尽快实现县域工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要立足构建和培育符合陇西实际的特色工业体系,做大做强铝产业、现代制药、机械制造、化工建材、特色食品、新型包装等为主的优势工业。铝产业要全力配合中铝西北铝加工分公司和东兴铝业公司抓好10万吨铝箔项目、20万吨热轧项目和10万吨电解铝技改扩能项目建设,并大力发展铝加工上下游配套产业,把陇西建成甘肃重要的铝冶炼及加工基地。中药材加工业重点围绕中药现代分离及提取、中药现代化加工、生物工程应用、中药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中药现代分析检测等先进技术,大力研发和生产现代制药、生化保健、调味食品、化妆美容等高科技产品,力争尽快形成以发展现代制药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企业集群。机械制造业要依托华腾石油机械公司和三源机械公司等骨干企业,抓好现有机械制造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现代化管理,扶持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增强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化工建材业要大力扶持凯华化工公司和甘肃亿嘉工贸公司等龙头企业抓好电石、节水灌溉管材、新型节能建材的技改扩能和研制开发,努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特色食品业要抓好马铃薯淀粉加工及休闲食品、熟肉制品、食用酒精生产以及小杂粮加工产品的深度研发生产,特别要依托康泰和金华肉制品等企业,大力开发生产以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系列肉制品,进一步做大做强具有陇西地域特色的食品加工业。新型包装业要积极发展铝箔包装、大容量无菌吨装袋、医药包装、可降解包装、大幅面彩色包装装璜和彩印包装产品。
  (四)发展现代物流。紧抓陇西被列为全省建设六大物流枢纽的重要机遇,围绕打造陇中现代物流中心,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网络等功能完备的现代物流体系,力争把陇西打造成服务全市、辐射周边、参与全国大流通的现代物流中心。一要加快发展中药材物流业。尽快建成中药材物流园,改造提升首阳中药材产地交易市场和文峰中药材种子种苗及饮片市场,形成“一主两辅”的中药材市场发展格局,并配套建设中药材质量监测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发展中药材期货市场。二要大力发展建筑建材物流业。依托宇臻物流中心和省物资储运总公司,培育壮大以木材、钢材、装潢材料为主的建筑建材物流业,把陇西建成西北最大的木材集散地和区域性建筑装潢材料交易配送中心。三要积极发展百货物流配送。依托陇西交通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城区和文峰镇区的综合批发市场及商贸流通基础,采取培育现代连锁经营、发展日用百货物流、扶持商贸流通企业等手段,逐步把陇西建成区域性的百货物流配送中心。
  (五)开发文化旅游。围绕打造“世界李氏文化中心”,大力培育陇西文化品牌,展示陇西地域文化特色,抓好李氏文化的深度开发,挖掘和显现李氏文化的商业价值,促进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抓好李家龙宫修复和龙宫广场、李氏文化博览馆、四大书院以及红色革命纪念馆的建设和钟鼓楼、保昌楼、文峰塔等旅游景点以及旅游系列产品的开发,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抓好历史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和修复。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通过拍摄系列专题片、举办节会、发展联谊组织等手段,切实抓好陇西李氏文化的研发、包装、推介,打响“陇西李氏文化”品牌,吸引海内外李氏族人到陇西观光旅游、投资发展。依托陇西李氏文化,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业,以旅游拉动三产发展,以旅游促进招商引资。
  (六)促进科学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统筹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既要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又要努力扩充经济总量,切实保持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坚持工农并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更加重视发展城市经济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坚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更加注重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和开发人力资源,切实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加快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并重,大力倡导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不懈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大力弘扬以“崇文重教、诚信质朴、创新进取、开放包容”为主要内容的陇西精神,持续深入地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切实以先进的文化思想引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为把陇西建成全省经济强县和现代化中等城市真抓实干、不懈努力。


返回上一级

栏目寄语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六十周年,总结建国60年来,我国县域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弘扬县域单位的开拓进取精神、树立县域优秀领导人物形象、推动我国县域经济和谐发展,受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经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县域经济发展信息中心与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共同组织编撰《半月谈•新中国60年经典——县(市)委书记话发展》时政庆典特刊。 县域经济在线网自7月20日起,隆重推出“县(市)委书记”专栏,全面报道入选特刊的百名县(市)委书记的先进业绩、系统宣传入选县市在新农村建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特色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优秀成就。

编委会名单
张全景   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
欧阳淞   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田鹤年   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
李 昌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副书记
龚心瀚   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
原 焘  中共中央外事委员会原副主任
郝盛琦  中共中央办公厅原副主任
宋奎兰  中共中央办公厅老干部局原局长
陈 林  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主任
陈 晋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翟殿玉  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副主席
武志国  中共中央党校《党政干部文摘》副社长
郭晓军  中共中央宣传部政策法规研究室调研处处长
刘 文  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局处长
魏光朗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政策》总编辑
翟炳恺  全国人大办公厅信访局原局长
刘 吉   国务院稽察特派员
张伟超   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
宋树友   国务院稽察特派员、农业部原副部长
米建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
解思忠   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主席
张锐源   国务院原副秘书长
王胜利   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司司长
金思宇   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处处长
陈拂晓   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原局长
精装珍藏版



《半月谈•新中国60年经典--县(市)委书记话发展》

珍藏版

谨以此书特别敬献给: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推动和促进中国经济步入世界强国之林的开拓者,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在县域基层的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