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山东胶南市委书记  张大勇

 

任何一个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都会遭遇各种不同的曲折或瓶颈,碰到各种各样的考验和挑战,山东省胶南市也不例外。面对新情况、新起伏,全市上下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新思路,不断开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一、坚持“用长劲、跑长跑”,在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上下功夫

科学发展是可持续发展,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着眼于集约发展,胶南市突破县域工业“小而全”、工业布局以镇为主的格局,2003年以来先后规划并持续推进青岛港董家口港区、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灵山湾旅游度假区等八大产业平台,打造了全市统一的产业平台,被国土资源部列为“科学发展试点城市”。到目前,八大产业平台共集聚全市80%的项目、40%的产值。20068月经省政府批复设立的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已入驻企业143家,总投资141.7亿元,安置就业人员2万余人历经六年多的不懈努力,董家口港区总体规划通过国家交通运输部和省政府批准,作为青岛港重要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设计泊位112个,年吞吐量3.7亿吨,胶南由此进入“以港兴市”发展的新阶段。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的灵山湾旅游度假区,着力打造青岛度假旅游的主阵地和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已有13家四星级、五星级酒店签约入驻,总投资达80亿元,其中那鲁湾、阳光博奥等4家开工建设,北京今典集团总投资42亿元的红树林度假酒店项目将于年内开工建设,2012年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会展休闲度假酒店。人才是科学发展的要素,决定着城市未来发展的水平。站在支撑胶南未来发展的高度,胶南市早在2003年就启动大学科研区规划建设,目前已签约引进、在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十多家,三年内将形成5万人在校生规模。

二、树立城乡一盘棋的思想,构筑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胶南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胶南”的理念,坚持城乡“一盘棋”,着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公共设施、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四个一体化”,加快构筑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目前胶南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100%,城镇化率由2003年的17.9%提高到2008年的46.5%。全市589个村庄达到“五化”标准, 965个村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柏油路,公交车覆盖范围由原来的110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236平方公里。推动县域经济一体化,全市税收、地方财政收入来自制造业的比重在42%以上,实施扩权强镇,全市镇级实现税收、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占全市总量的81.3%72.4%。每年安排财政资金6000万元用于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全市城乡教师工资率先实现统筹,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探索建立起了市镇村一体的卫生管理运行模式,医疗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建成首期农民经济适用房24.7万平方米,三年内还将再建46万平方米,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三、坚持民生为重,不图百姓一时喝彩,切实担负起改善民生的持久责任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永不完工”的实事工程。胶南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落实把“时间”交给群众的执政理念,决策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经济适用房建设等一次性决策、形成制度保障、群众长远受益、“永不完工”的政府实事,每年用于各项社会保障的资金达1亿多元,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目前胶南市农村合作医疗用药价格整体下降30%以上,85辆学生班车方便了近万名农村学生上学,“喝热水、吃热饭”工程保证了1.2万名农村小学生的饮食安全,承担起了保障学生安全上学、保证学生健康的持久责任针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今年全市实现新增城镇就业315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011人,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0.99%。坚持以创业促就业,市财政设立3000万元的创业扶持基金,2006年起连续四年对城乡创业居民小额贷款予以贴息,累计为1.6万户农民和城镇下岗职工发放小额贷款5.82亿元。

四、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着力打造适宜人居的良好环境

科学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市委、市政府立足打造旅游度假城市,牢固树立“绿化是整体、建筑是个体”的生态理念,坚持以绿化定规则,把城市发展“蓝图”描绘在生态建设的“绿图”之上。果断舍弃8亿多元土地拍卖收益,对1100多亩芦苇地全部作为城市湿地加以保护,规划建设我国北方少有的城市湿地景观,增加了城市的“绿肾”功能。持续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近五年全市新造林40.8万亩,达到102.6万亩,人均一亩多林,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03年的33.8%提升到目前44.8%。关停提升了青岛恒源、天元两个化工龙头企业,拆迁了总投资3000多万美元的二和、绵花等3家高污染外资企业。2008年,全市CODSO2排放量分别下降22.4%3.6%,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3.7%,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荣获“山东人居环境奖”。良好的环境,助推胶南现代服务业突破发展,在东部新区规划开发的中心商务区内,开工建设7座商务楼,其中仅阳光大厦就引进20家企业总部和商贸项目,注册资本总额16.8亿元。

五、敢于革故出新,创新建立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行政审批效能是衡量一个地方发展环境的重要标志,为根除部门权力利益化导致的行政审批效能低下这一“顽疾”,打造“行政成本最低、行政效能”的发展环境,胶南市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突出抓了行政许可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革与完善行政许可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目前已将34个部门的213项行政许可服务事项的审批权限进行梳理整合归并,全部集中到“阳光大厅”实行敞开式办公,建立推行“两集中、两到位、两统一”的便民行政许可服务模式,实现了行政审批透明化、制度化、规范化,审批时限比原来缩短60%以上,网上审批率达到80.3%。为保证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大胆探索实践,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相继成立了城市规划委员会、规划局、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建筑工务处、市公用事业管理总公司等机构,构建起了全新的城市规划、建设、经营、管理、投资机制,有效保障和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近五年,全市城市雨污管道新增315.43公里,发展到730公里;城市集中供热面积五年新增598.77万平方米,城区集中供热率达到54.2%特别是建筑工务处的组建,有效解决了过去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中出现的超标准、超规模、超预算、拖工期“三超一拖”问题。


返回上一级

栏目寄语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六十周年,总结建国60年来,我国县域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弘扬县域单位的开拓进取精神、树立县域优秀领导人物形象、推动我国县域经济和谐发展,受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经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县域经济发展信息中心与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共同组织编撰《半月谈•新中国60年经典——县(市)委书记话发展》时政庆典特刊。 县域经济在线网自7月20日起,隆重推出“县(市)委书记”专栏,全面报道入选特刊的百名县(市)委书记的先进业绩、系统宣传入选县市在新农村建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特色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优秀成就。

编委会名单
张全景   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
欧阳淞   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田鹤年   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
李 昌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副书记
龚心瀚   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
原 焘  中共中央外事委员会原副主任
郝盛琦  中共中央办公厅原副主任
宋奎兰  中共中央办公厅老干部局原局长
陈 林  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主任
陈 晋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翟殿玉  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副主席
武志国  中共中央党校《党政干部文摘》副社长
郭晓军  中共中央宣传部政策法规研究室调研处处长
刘 文  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局处长
魏光朗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政策》总编辑
翟炳恺  全国人大办公厅信访局原局长
刘 吉   国务院稽察特派员
张伟超   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
宋树友   国务院稽察特派员、农业部原副部长
米建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
解思忠   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主席
张锐源   国务院原副秘书长
王胜利   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司司长
金思宇   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处处长
陈拂晓   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原局长
精装珍藏版



《半月谈•新中国60年经典--县(市)委书记话发展》

珍藏版

谨以此书特别敬献给: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推动和促进中国经济步入世界强国之林的开拓者,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在县域基层的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