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投资指南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经济

中国振兴新兴能源产业 诸多国际合作机遇可期

文章来源:新华社    点击数:1989    更新时间:2010-9-19 11:51:23    

再过三个月,中国就要接受十一五规划能耗指标的检验,而即将开始的十二五将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又一次更大考验。大力发展低碳节能技术为中国提供了答案,同时也为诸多掌握清洁技术的跨国公司提供可期的机遇。

在正在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太原)供给能源产业博览会上,有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627家企业及政府代表团在各自的展位上描绘着他们在低碳、绿色能源开发上的行动。

世界500强企业ABB(中国)有限公司中国节能中心经理人高磊说,各国树立目标谋求低碳发展,政府与企业通力合作是关键。ABB在多个方面支持着中国重大工程建设,例如中国首座自主设计的半潜式钻井平台,亚洲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厂、中国个海上风电场——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

低碳和绿色技术无国界。我们要坚持开放的理念,多渠道推进低碳和绿色技术国际合作。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高虎城在第三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高峰论坛上说。
  他表示,中国将积极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结成果,大力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更好地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为企业发展低碳产业和产品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受能源资源制约、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等因素推动,走能源低碳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将可再生能源纳入国家重要体系,并加快技术发展制定了规划。据统计,世界太阳能发电、风能和生物燃料三大新能源产业产值2009年已经达到307亿美元、635亿美元、449亿美元。

    随着世界能源新技术的进步,世界能源利用效率日趋提高,能源强度将逐步降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等高效、清洁、低碳、可持续的能源利用技术的新能源产业正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中国国务院9月8日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新能源、新材料等七个产业被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而即将出台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最重要的内容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的规划,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将逐步占领能源领域。

    新能源产业在中国属于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整个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已经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据统计,中国光伏行业的产能和产量均位居世界,2009年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达400万千瓦,为全球份额的40%;中国风电已基本实现与世界风电同步发展。到2009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了约2500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二位。在开展风能普查和详查的基础上,中国还提出了7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风电产业体系。随着中国风电的发展,一批中国风电企业也跻身于世界前列。

据国家能源局有关人士介绍,中国将重点发展三类非化石能源,是核电,第二是水电,第三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国家能源局预计,2015年,水电和核电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接近9%,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接近2.6%。

    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势头正劲,但其规模化发展还面临着技术、成本、政策等各方面的问题。

    联合国工业和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中心主任、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所长喜文华表示,为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技术水平,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约能源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世界,中国与世界各国可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方面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喜文华指出,目前,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国际合作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主要包括:未形成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导致国际合作与国家科技计划配合不够,国际合作项目存在脱节和重复的问题;国际合作项目规模较小,低水平重复的项目多,有针对性的重点项目较少,重点不突出;合作形式多以单向受援为主,存在由外方主导合作方向的现象,缺少以中方需要为主的合作项目,导致中方对成果应用不理想。
  多名专家均表示,创新与合作是解决面临困难与问题的之路,应在技术、体制、政策和理念方面进行创新。

    专家提出,中国要展示其依靠科技创新,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心,以及携手解决世界未来能源问题的努力。

    “通过选择国际领先和国内急需的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科学技术开展国际合作,拓宽引进先进技术的渠道,促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喜文华建议。

    还有专家建议,应积极引进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人才,提高中国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基础水平,解决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投资性公司工作委员会(ECFIC)副会长、罗地亚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朱铭岳呼吁,跨国公司要将企业的低碳经济与政府的低碳城市相结合,参与时要贯彻以科技为主、加大环保产品的开发投入,把低碳经济的技术带入中国。同时在中国本土生产、销售,进行科研活动的时候,要贯彻绿色理念,形成整个行业、整个相关企业的共同联盟,从而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