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县博览园
龙门动态

龙门:不比总量比特色 打造“珠三角生态花园”

“天然氧吧”南昆山,绿色有机农业,余热发电节能,文化村里农民画独具一格,工业新城内“安厂乐业”,在龙门县,不见“村村起火、户户冒烟”,但闻“生态”二字萦绕耳旁。


 

龙门县委书记许志晖接受采访

金融海啸来袭,科学发展转危为机。上半年,龙门县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抓《纲要》落实为契机,围绕“三促三保”,通过强化各项工作责任和工作举措,化解各类不利因素,宏观经济逆势而上,全县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新签利用合同外资、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四项经济指标增幅居惠州全市首位。其中,完成GDP20.9亿元,增长12.5%;接待旅游游客人数153.4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实现旅游总收入6.1亿元,增长16.5%.“未来的区域竞争不单纯只是看总量,更注重特色和人均水平”,龙门县委书记许志晖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龙门发展的功能定位是打造“珠三角生态花园”,吸引珠三角、港澳乃至全国的人来龙门度假旅游,龙门要坚持走生态型产业发展路子,建设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态经济特色县”。

主打“生态牌”,龙门走上了一条山区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特色路……

工业生态化转型:不搞“村村起火、户户冒烟”

山清水秀,碧空白云,优美的生态环境是龙门的一笔财富。按照“在产业结构调整时,优先发展生态产业;在公共设施建设上,优先安排环保设施;在新上投资项目上,优先考虑环境影响”的原则,坚持在保护中发展,把发展的产业向生态型转化,使生态型产业发展水平保持竞争力。

美华电子(惠州)有限公司车间。这是进驻东莞(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一家电子企业,属订单型外向型企业。按照建设新型生态示范园区的标准,龙门把环保评估作为审批、核准新上项目的前置条件,凡是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一律不审批,重点上新型生态工业项目。

龙门全县只建设一个工业园区,所有工业项目原则上都要向园区集中,不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许志晖书记表示,2000平方公里土地上只见一个工业园,用以承接深圳、东莞的电子信息等方面的产业转移。金山东莞(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将会是宜工宜商宜居的生态型工业新城,据了解,按照建设新型生态示范园区的标准,龙门把环保评估作为审批、核准新上项目的前置条件,凡是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一律不审批,重点上新型生态工业项目

广东塔牌惠州龙门分公司水泥余热发电项目,利用新型干法旋窑余热发电技术。余热发电同时大大削减CO2及粉尘的对外排放,集节约用地、节能、减排三赢一体。

龙门的水泥产业也正在向生态化转型,立窑水泥企业逐步退场,环球、光大、塔牌等三大新型旋窑水泥企业上阵。据悉,2007年以来,龙门共关停10条落后产能生产线,淘汰立窑产能99.8万吨,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657.92吨。塔牌水泥余热发电项目是利用新型干法旋窑余热发电技术,属国家鼓励和扶持发展的十大节能项目之一,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余热发电同时大大削减CO2及粉尘的对外排放,集节约用地、节能、减排三赢一体。

龙门县城污水处理厂采用BOT方式投资建设,计划年底前完成二期工程建设。项目投入运营后,预计每年可削减污染物COD排放量750多吨,将有效改善龙门河水质,对下游地区尤其是增城、广州的水环境亦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此外,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龙门还于去年规划建设了一个占地10公顷,投资7000多万元,规模为2m/d的污水处理厂,当年规划建设,当年完工投产。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也在加紧建设当中,即将投产使用。据了解,该污水处理厂采用氧化沟工艺,日处理水能力为2万吨,预计每年可削减污染物COD排放量750多吨,将有效改善龙门河水质,对下游地区尤其是增城、广州的水环境亦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绿色有机农业:珠三角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果盘子”

龙门农民画

2012年,8个大型农业示范基地,25个现代农业龙头企业,15个特色农产品、13个省级和市级名优农产品,这是龙门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美好蓝图。龙门就有“中国年桔之乡”美誉,独特的气候,肥沃的土壤,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出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的“龙门年桔”。龙门将打造成为珠三角地区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果盘子”,重点加强优质米、龙门年桔、胡须鸡、优质蔬菜等特色农业的产业化、规范化生产经营和管理,减少农业活动中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农产品品质。

森林度假,温泉养生:打造“珠三角生态花园”

“中国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广东省旅游强县”,“广东省旅游特色县”,这些给了龙门县打造“珠江三角洲生态花园”和“粤港澳地区休闲度假基地”以鼓劲。

南昆山十字水生态度假村,是中国首家顶级生态度假村

许志晖书记介绍,良好生态是龙门最大的优势和竞争力,龙门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9%,其中,南昆山、桂峰山森林覆盖率达96.6%以上。龙门境内的南昆山,拥有全国平均负离子含量的美誉,监测数据显示,龙门地区负离子含量为4000-5000个每立方厘米,在南昆山部分地区甚至高达一万个负离子每立方厘米,被钟南山院士称为“洗肺的好地方”。走进南昆山,有一种回归大自然天人合一之感,处处是诗情画意,高量的负离子洗肺让“天然氧吧”这一美誉实至名归。

     十字水生态度假村是中国首家顶级生态度假村,位于广东省龙门县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内,于甘坑尾河和苏茅坪河交汇处,故名十字水。

据了解,龙门在加快现有旅游项目的建设的同时,引进一批精品旅游项目,温泉项目将单纯的养生保健与休闲娱乐相结合,进一步扩大“森林度假、温泉养生”品牌影响力。同时,整合南昆山与永汉、麻榨等环南昆山一带800多平方公里的资源环境要素,高起点统一规划,以突出区域性主体功能为基础,合理布局旅游产品,将环南昆山这一区域建设成为5A级景区和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区。

龙门农民画享有盛誉,以节庆喜事、特色民俗、田间劳作等为主要题材,结合水墨画、水彩画、油画等表现形式,借鉴传统的民间刺绣、木雕、剪纸等艺术手法进行创作,同时大胆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对自然、风俗、生活、社会的思考,手法别具一格,风格抽象,以及民间审美情趣的绘画技法,使龙门农民画成为现代民间绘画门类中一个独有画种。

依托农民画、瑶族风情,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带”

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方面,龙门主要是依托农民画和瑶族风情两大特色文化品牌,打造“一条特色文化产业带”,即以县城塔山公园为龙头,沿景新民俗文化村-县城东较文化广场-县博物馆-天然温泉农民画博物馆-蓝田瑶族风情园“,打造一条具有龙门特色的文化产品生产、服务和销售产业带。另外,围绕龙门特色产业发展(包括特色文化产业),加强县城周边职业学校的整合,办好特色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龙门服务业实现新的飞跃,促使区域生态型产业特色更加鲜明。据了解,近期龙门将启动蓝田瑶族风情文化一条街建设,并筹备中秋瑶族风情节活动;年底建成龙门农民画博物馆,争取用3年时间,创建”中国特色文化之乡“。

龙门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龙门农民画以浓墨重彩渲染人们丰富多彩的劳动和生活,以节庆喜事、特色民俗、田间劳动为主要题材,深刻反映出当地“南蛮文化”的风采和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及理解,乡土气息跃然纸上。

龙门农民画享有盛誉,以节庆喜事、特色民俗、田间劳作等为主要题材,结合水墨画、水彩画、油画等表现形式,借鉴传统的民间刺绣、木雕、剪纸等艺术手法进行创作,同时大胆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对自然、风俗、生活、社会的思考,手法别具一格,风格抽象,以及民间审美情趣的绘画技法,使龙门农民画成为现代民间绘画门类中一个独有画种。龙门农民画多次在海内外展出,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作为我省民间艺术精品进驻北京各奥运场馆进行展示,被誉为“广东文化名片”。

突破瓶颈:融入珠三角“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打造“珠三角生态花园”,瓶颈在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许志晖书记介绍,为进一步融入珠江三角洲“一小时经济生活圈”,龙门区域就有广(州)河(源)、粤湘、河(源)清(远)以及惠大高速龙门段的延长线等高速公路,都在规划建设中。

广河高速公路全长149km,其中龙门段全长51.076km

目前,龙门东西横向规划有广河高速公路和河清高速公路,南北纵向规划有仁深高速公路和惠大疏港通道加密线,这两纵两横四条高速公路拉开了龙门主要路网骨干。据介绍,伴随着四条高速公路的建成,龙门完全可能从目前的高速公路空隙地带一跃成为连接珠三角和粤东、沟通粤北至南部出海口的广东中部交通枢纽之一。目前,广河高速公路龙门段已完成全部51公里交地,10个标段全部进场施工,预计2010年底龙门段建成通车。广河高速公路建成,将改变龙门县无高速的历史,加快龙门县与珠三角其他地区的交通对接,大大促进龙门县经济社会发展。

科学发展,生态富民。龙门“不比总量比人均,不比规模比特色、比功能”,发展功能定位于打造“珠三角生态花园”,与周边发达地区形成互补。坚守生态保护“底线”,为龙门的可持续发展定下了基调。我们期待并相信着龙门在“生态”发展中“鱼跃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