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县古遗址(四)
羊角寨遗址 位于岚皋县溢河乡展望村崔家梁东100米,清代。该遗址为南北走向,大体呈长方形,南北长约80米,东西宽约50米,整个寨址的分布面积约400平方米。寨墙毁坏严重,寨内原有一庙,现已无存,只残留部分石碑构件、柱础遗弃于寨北山梁上。寨内杂木丛生,废弃已久,十分荒芜。寨址位于一突出山顶之上,原看形似羊角,故名羊角寨。柱础两件,高0.30米,直径0.40米。遗存石碑九块,均为圭首。其中一通高0.63米,宽0.44米,厚0.07米,有碑坐。碑额阴刻楷书“经堂石牌”,碑文字迹不清,嘉庆十五年款。其余均已风化腐蚀。石鼓门墩两座,高0.68米,宽0.85米,厚0.23米。门墩石鼓上有高浮雕卧虎及纽带花纹。该寨址外型极有特色,对研究岚皋县清代地方武装和宗教信仰有一定辅助作用。
芙蓉坝桥 位于岚皋县石门镇芙蓉村东北约150米凉桥河坝,近代。芙蓉坝凉桥为单跨木梁桥,东西走向,桥长16.6,宽3.3米,毛石砌桥基。东桥基下立两根圆柱,柱高3米,上架横木以承桥面。桥面建有悬山顶凉亭,高3.3米,抬梁加穿斗式结构,24根立柱分三间四行排列。柱间距3,高2.3米,中间为1.5米宽的人行道,柱间套木板作桥凳用。桥两侧有高1.2米的护栏。亭面覆盖青石板;现还有近百余名村民使用;据当地村民讲,凉桥芙蓉坝桥始建于二十世纪中叶,2006年修缮。是岚皋县保存较完整的凉桥建筑。对研究石门镇的历史变迁、城市发展、商贸发展提供实物依据;对研究陕南桥梁的选址、布局、工艺技术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曹家哑寨 位于岚皋县花里镇金寨村曹家垭上,清代。该遗址为南北走向,东、南、北三面均为悬崖,西面有一小道可通往山下。整个寨址的分布面积约1000平方米,大体呈不规则长方形,主体分为上下两个寨子,两寨落差20米,寨墙破坏严重,几乎全无。寨体轮廓全无,墙体基本无存,地面杂木丛生,十分荒芜,已废弃多年,保存状况极不乐观。下寨平地上立有东西两通碑,间距为3米,东侧为修缮“镇龙坛”庙青石质圭首碑一通,高0.90米,宽0.86米,厚0.14米。主要记述修庙募捐人员名单及钱财等内容,乾隆四十八年款。西侧为重修“镇龙坛”庙青石质圭首碑一通,高1.45米,宽0.78米,厚0.14米。碑首阳刻“青钱山”三字,内容主要记载“昌匪贼乱,殿宇颓萎,王相凋残未得修□□募化十方俾寺刹焕然重新修缮”和募捐人员名单及钱财等内容。嘉庆十三年款。
太神庙遗址 位于岚皋县大道河镇魏湾村东北800米,明代。分布面积约 80 平方米,该遗址呈长方形,原庙已毁,散落有砖、瓦、石构建等。现在遗址南侧新建寺庙一座,庙内供奉4尊道教人物石造像,香火旺盛。石雕像1:青石质,通高1.04米,宽0.44米,底座高0.16米,底座宽0.46米。方冠,坐式,手持玉带,底座雕刻云纹。石雕像2:青石质,通高1.05米,宽0.47米,底座高 0.22米,底座宽0.46米。手局部残缺,底座浮雕莲花纹。石雕像3:青石质,通高0.47米,宽0.35米,底座高0.11米,底座宽0.35米。头失石雕像4:青石质,通高1.04米,宽0.53米,底座高0.19米,底座宽0.53米。底座有铭文。款为 “洪治十一年八月十二日”。
摇风殿红安寺遗址 位于岚皋县大道河镇魏湾村东北2公里摇风殿,清代。该遗址位于摇风殿峰顶,依山势而建,分布面积约7500平方米,南北向呈葫芦形。遗址寨墙环绕一周,块石砌成,墙残高1.2-2米,厚约0.8-1米。寨墙有南门、北门各一个。南门高1.1米,宽1.5米,北门垮塌。遗址东部建有红安寺,寺庙已毁。在原有石砌台基之上新修寺庙一座,面宽3.8米,进深3.2米,高1.9米,墙厚0.6米,供奉药王、龙王、菩萨三尊。新建寺庙南墙根下现存红安寺捐资修庙残碑1块,青石质,圆首,身首一体。高1.04米、宽0.56米、厚0.06米。记载当地众姓捐资修建红安寺事。道光二十二年款。
红星村华佗庙遗址 位于岚皋县铁炉乡红星村东北约1000米,清代。寺庙座东向西,面积约20平方米,墙体已部分坍塌,仅存南北石墙及供台,现存碑2通,石香炉一个。石碑1 : 方首﹒青石质。通高1米,宽0.51米,碑高0.84米,厚0.07米。碑文为楷书体。共14行。满行21字。碑边饰云纹。记载清光绪年间捐资修庙事宜,款为“中华民国元年孟秋□旦众首士立”。碑文漫漶不清。石碑2 : 圆首,青石质,通高1.06米。宽0.47米。厚0.11米。碑文为楷书体,共14行,满行24字。额题“永垂万古” 碑文记载清光绪年间捐资修庙事宜,款为“中华民国元年孟秋□旦众首士立”。碑文漫漶不清。香炉:高0.19米。长0.29米。宽0.18米。有雕刻龟首各一个,龟长0.06米。炉身完好,龟首风化。
柳林村观音庙遗址 位于岚皋县铁炉乡柳林村西约2000米,年代不详。该遗址依地形而建,呈不规则长方形,遗址北面石台阶建有石砌寺庙一座,庙宽7.6米,进深5.1米,高3.2米,供奉观音菩萨1尊,高0.25米,现保存较为完好。
马梁青龙寨遗址 位于岚皋县铁炉乡光荣村马梁,年代不详。青龙寨依山势而建,寨址呈椭圆形,分布面积45平方米,寨墙用块石垒砌而成,长径约9米,短径约5米,寨墙由外墙和内墙组成,外墙高约4--5米,厚约1.1--1.2米;内墙高约3--4米,厚约1--1.1米。寨墙西侧开有石门,高1.9米,宽1.3米,厚1.05米。寨墙上共有三层台阶,设有垛口、瞭望口、射枪口等约20个,最小孔高0.70米,宽0.50米,最大孔高1.33米,宽0.50米。现寨址主体轮廓清楚,寨门、寨墙等基本完整。
庙坝村大王庙遗址 位于岚皋县铁炉乡庙坝村西南800米处,年代不详。大王庙建在大王山峰上,依山而建,由石块砌成。庙长1.8米,宽1.9米,高2.1米,现保存完好。在遗址北侧3米处的石柱上,生长铁甲古树一株;铁甲树高6米,树围1.45米,树冠20平方米。距庙40米的山脚下,有大王坟一座,大王坟为园丘形,无碑,石块切成,占地7平方米,有香火供奉。
庙坝太神庙遗址 位于岚皋县铁炉乡庙坝村东500米,清代。原遗址建在一缓坡地,东西长20米,南北宽8米,寺庙已毁,可见寺庙基础和散落有砖瓦。有捐资石碑一块立在遗址中心,碑高1.22米,宽0.68米,厚0.08米。碑座长0.87米,高0.29,宽0.4米。额题“民生庇福”,款“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记载捐资修庙事宜及捐资者姓名,碑文漫漶不清。
桃园泰山庙遗址 位于岚皋县铁炉乡先进村西北方约200米桃园垭,清代。遗址坐东向西,原庙已毁,仅剩三面残墙及供台。庙宽3.5米,高2.0米,进深3米;供台高0.5米,深0.6米,宽2.6米;基址宽4.7米,长6.2米.。庙前3米处有捐资修庙碑一通,坐东向西,保存较好。该碑为圭首,青石质,高1.1米,宽0.7米,厚0.1米。额题“万古方流”,首题 “桃园之有泰山庙供”,款“大清咸丰二年九月吉日立”。碑文楷书,共22行,满行36字,记载捐资修庙事宜。
花庙遗址 位于岚皋县三星村敬老院内,清代。遗址位于三星村敬老院内,坐东向西,庙墙一幢。开间5.4米、进深3.6米,高约5米,庙墙厚0.54米,占地面约30平方米,现寺庙原址屋顶被毁,仅存庙墙,屋顶后来被修葺。庙墙南侧墙壁上镶有石碑1通。该碑为记事碑 ,方首,页岩,长1.02米、宽0.42米,碑文为楷书体。共20行,满行12字,记载寺庙创建于清乾隆年间,倡议者系当地陈羽廷、陈相廷等,咸丰年间修茸后,同治二年因“长发”义军过境,又为当地人所毁坏,于是又加以修缮。
真武寨龟山寺遗址 位于岚皋县堰门乡延安村委会以南约500米龟堡寨,清代。遗址依山势而建,坐南朝北,平面呈椭圆形,长径约40余米,短径约30余米,毁坏严重。寨墙用块石垒砌而成,高约1.1米,厚约0.8米。南北两侧各有一门,南门宽1.64米,高2.2米,厚0.9米;北门高2.6米,宽1.4米,厚0.9米;南北寨门挡墙高2.7米,宽2.6米,厚1.5-2.2米。寨内西北,西南各留有残墙一道。西北部残墙呈“T”形,东西向高约0.3-3.85米,长9米,墙基高约0.7米;南北向残墙高约1.3-2.5米,长约12米,厚0.5-0.6米,墙基高约1-1.6米。南北向残墙呈“E”形,高1.3-1.6米,长5米,宽2.3米,间距1.5-1.8米。“E”形墙体内侧有树一株,树干直径约0.3米,树冠直径约2.5米。遗址存留石碑3块:碑1:圆首,青石质,通高1.25米,通宽0.6米,坐高0.22米。碑高1.03米,宽0.59米。碑额题“名芳百世”,碑名“陕西省兴安府紫阳县清水里三甲土名龟山寺悬真佛殿”,碑文记载孙永言、刘文松等人捐资修庙的事项。年款“大清嘉庆十□□岁次丁卯孟月榖旦立,刘明扬”。碑2:方首,青石质,碑首残缺。高0.99米,宽0.63米,厚0.04米,榫宽0.2米,高0.7米。碑名“陕西省兴安府紫阳县清水里三甲土名龟山寺悬真佛殿”,碑文记载杨绍福等人捐资重修寺庙的事项。年款“中华民国二十年仲夏榖旦公众刊立”。碑3:碑身毁损严重,残碑高0.2-0.26,长0.59米,厚0.14米。碑文记载杨开武等人捐资修庙的事项。年款残记“乾隆四十六年辛丑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