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千县博览园>>海北藏族自治州>>民族文化
<< < 1 > >>

祁连民俗

文章来源:    点击数:3656    更新时间:2009-9-21 9:16:19    

“郭米则柔”主要流传在扎麻什(藏语:红山腰之意)乡、郭米村及其周边村落,扎麻什乡位于祁连县中西部,距县城西20公里处的黑河下游,平均海拔2820米, 属寒温半湿润牧、农、林气候区,年平均气温0.4℃,年降水量434毫米(400500毫米),无霜气约140150天,昼夜温差较大。

扎麻什乡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乡,总人口4727人,居住着汉、藏、回、土、蒙古、撒拉、裕固族、保安族等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73%

扎麻什境内林业、水利、旅游资源丰富。郭米村座落在黑河水边,村内绿洲茵茵、田园阡陌、奇山异石、苍山云海是郭米人世世代代生息活动的主要基地。

“郭米则柔”主要流传在扎麻什郭米村及周边村镇。则柔是藏族农民群众在农闲季节自发的一种表现丰收喜庆的集体歌舞活动,可两人或多人对唱歌舞;也可几十人集体演唱,歌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歌舞曲的唱词内容广泛,如:歌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赞美生活、思念亲人、祝福相会、为党和社会主义歌攻送德、祝颂吉祥如意以及宗教信仰等内容。从50年代起,群众又编唱了许多脍炙人口反映新生活的则柔歌舞,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郭米则柔”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宣传表现的淋漓尽致。

郭米村自民国181929年据《祁连县志》记载,海南共和县甘地一带的藏族头人郭米才苍的率领下迁至黑河以北,该地得名为郭米。扎麻什地区早先就有先人居住,自古以来该地区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并多种宗教信仰并存传播,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郭米则柔”有着漫长的形式和发展历史。郭米地区乐舞文化由来已久,游牧文化、商业、经济不断繁荣的同时、人们在农闲季节自发组织起来唱歌跳舞,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热情。据史料记载早在唐代初期郭米部落的则柔逐渐成熟。

“郭米则柔”内容丰富,如歌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赞美生活、思念亲人、祝福相会、为党和社会主义歌攻送德、祝颂吉祥如意以及宗教信仰等内容。

“阿柔逗曲”主要流传在阿柔乡峨堡乡及其周边乡镇村落,阿柔乡位于县境内东南部,西距县城25公里,乡人民政府驻加隆。海拔3000米。乡境东邻峨堡乡,南接默勒镇、多隆乡、西连八宝乡、北靠走廊南山与甘肃省民乐县为界。

“阿柔”原为阿柔部族牧地故名,清时译作,“阿力克”,1981年改评为阿柔,故名阿柔乡。阿柔部落由千户、百户、德芒、芒扎、阿多、多哇、外江、阿克落等八族份组成,北靠走廊南山南坡,南依默勒山北麓,南北高,中间为八宝河谷,形成一个较大的山台盆地,海拔2900——4400,为冷温寒半湿润牧、农、林气候区,年均气温—0.7,年均温度(7月)为19.5年均最低温度(1月)为—217境内除种植少量饲料饲草外,不能生长其它农作物,适宜于发展畜牧业。

“阿柔逗曲”主要流传在阿柔、峨堡两乡及周边乡镇村落。“阿柔逗曲”多元一体,即有共性,又有不同地方的差异性,形成了同一曲调不同唱词或同一唱词不同曲调的演唱形式。默勒、野牛沟、可可里等地也流传“阿柔逗曲”。但流传面不广。

阿柔部族从原始小部落发展为较大的部族,历史悠久,经历了复杂的沿革过程,约1720年部分阿柔部族从果洛地区迁徙到现在的阿柔乡,距今已有269年的历史(祁连县志记载),以借助放牧地区到有了固定的居住地区和放牧草原,其间经历了无数辛酸,岁月也使阿柔部落变了许多,但唯独没有改变的是藏族能歌善舞的特性。藏民族智慧的结晶“逗曲”成为的娱乐方式,无论家庭贫困、富裕、在婚礼宴席上“逗曲”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是营造氛围的方式,必请唱家演唱助兴,多为两人对唱的形式,歌颂大海、赞美雪山、赞美草原、骏马。家庭生活,互道祝福,互道吉祥。

逗曲在藏语中称“喜合”,其曲调与“勒”(安多地区亦称酒歌)相同,“勒” 是安多地区最普及、最常见、流传最广的歌唱形式,可独唱也可传唱,逗曲可不能独唱,它需要一定的演唱场合,如:婚礼宴席,过年、过节,一般以对唱为主要演唱形式,其内容有赞美大自然、骏马牛羊的,也有讴歌英雄事迹,描述民族习俗的;还有感怀情思,祝福吉祥的。天文地理,伦理道德,经典故事。包罗万象,无所不唱,“阿柔逗曲”的曲调独特,节奏缓缓如流水,形象生动,生活气息非常浓厚。“阿柔逗曲”的旋律为自由的节拍和严密有序的律动构成悠扬辽阔,舒展豪放的音乐形象,充分表现了自由奔放的草原民歌特点。

藏族是我国古老的一个民族,千百年来,藏族同胞以彪悍、豪放、粗犷、爽朗的性格,独特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大家庭中一朵具有浓郁特征和风情的“雪莲花”。尤其是藏民族的手工艺制作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奇葩,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共献。

藏族主要居住在中国青藏高原上的西藏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过着游牧生活的藏族牧民,常年赶着畜群逐水草而居。他们需要的是适应生产生活条件,迁移方便的的居所,这种能够移动的居所,就是牧民的帐篷,在辽阔的草原上,到处是星星点点地帐篷,成为辽阔草原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牛毛帐篷”以及制作工艺主要流传于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的广大牧区。“牛毛帐篷”是牧区的传统民居。市藏族人千百年来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精华。

藏族民居的形式结构因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随着时代的变化出现了形态各异的建筑。具有关考古资料表明:远在四五千年的石器时代,藏族的居民建筑便有了相当的发展规模和较高的艺术水平。

“牛毛帐篷”的传承以社会性的、地方民族习俗为特征的。“牛毛帐篷”是藏族牧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随着藏族牧民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每一格藏族牧民都与“牛毛帐篷”生死相依。这其中仍不乏有聪明勤劳踏实的藏族牧民长期的劳作。如今在藏族居住地大草原上随处可见。

主办单位:国域发(北京)县域经济发展信息中心 运营单位:国域发(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县域经济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