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千县博览园>>海北藏族自治州>>民族文化
<< < 1 > >>

藏族风俗

文章来源:    点击数:2705    更新时间:2009-9-21 9:10:46    

   藏族大部分从事畜牧业生产,少数藏族在农业区从事耕种,多居住在我县甘子河和青海湖乡。 

一、住行

藏族住房有土房和帐房两种。土房集中于农业区和牧业区定居点,有土木和砖木结构,分一流水和两流水形式。一流水多为土木结构,两流水多为砖木结构。帐房用黑色牦牛毛织成的毛单,缝制成两大片(毛单是帐房的主要材料),中间用十几个扣环连结起来。帐房一般为长方形,高约1.71.8米,帐内用一根横梁和六根立柱支撑,帐房留有门和天窗,天窗宽一尺左右,可开合,便于通风、散热、排烟。            

帐房内中间有船形锅灶(藏语称塔垮),前半仓较大,放牛粪等燃料。帐房内上方正中设佛龛供像。以灶为界,右面供男子和客人坐卧,左面为灶房,供妇女坐卧。灶具、奶具、食品等摆放在左侧,箱柜、衣物摆放在右侧。帐房内四周放置家具和粮食袋等,有的帐还有火炕,陈设有序、整洁美观。

还有“人”字形白布帐房,一个横杆,两个支杆,帐房四周布环固定在木橛上。一般是年轻人卧室和游牧理想用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从1983年以后,大部分牧民修建了固定永久性住房。现在的牧民以全部定居,盖起土木或砖木结构的新房,添置新式生活用具,而且还用上了电器化,走向了现代化生活的轨道。

帐房仅在夏、秋季放牧时使用。每当出行,人人骑马,驮运靠牛,每头驮牛负重7080公斤,日行30公里以上,翻山越岭稳健自如,被称为“高原之舟”。如今交通发达,汽车、拖拉机、摩托车以进入藏民生的领域,马、牛的使用范围缩小。

二、饮食

藏族的主食为糌粑、牛羊肉、酥油、曲拉、酸奶等。

酥油:酥油用牛奶做成,鲜奶煮沸消毒,待奶降温后,倒入酥油桶进行加工。用桶打酥油,需在两个小时内,间断性的将牛奶上下捣一千次左右才能制成酥油。(而牛奶分离器在一分钟内即可出酥油),取酥油后的奶水,经煮沸后,沉淀凝固物即成曲拉。酥油和曲拉可以拌炒面,也可以冲泡成酥油茶饮用。

糌粑:是藏族牧民的主食。制作时先将青稞炒熟,用石磨加工而成。食用时先将酥油用茶水溶化,再放入糖、炒面和曲拉用手拌匀,捏成团状(糌粑)即可食用。炒面营养丰富,味道胜似糕点,吃法简单、耐饥、便于携带,适应游牧生活。

杜麻:不论远客近邻,一进帐房,热情好客的主人都会向客人敬上一碗“杜麻”茶。“杜麻”茶由少量的炒面、酥油、曲拉组成,喝完茶后将炒面搅拌再吃。

  奶茶:奶茶是藏族群众的日常饮料。首先将茶放入锅或壶内煮沸,再加入牛奶即可饮用。有的奶茶还加入少量食盐,饮时鲜美可口。

酸奶:酸奶是草原上较为常见的食品。制作方式:将鲜奶煮熟,倒入木桶或铝锅内,凉至不烫手时,加入酸奶“引子”(亦称奶角子)搅匀,外面包盖好,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几小时后即凝成豆腐状。食用时再加糖,酸甜清凉,既能解毒,又能消暑补气、镇静、解毒、催眠、开胃的作用。

水油饼:制作方法:将面粉调匀,擀成薄饼开水煮熟,捞出放在碗内,趁热加入酥油、曲拉和糖,用于捏成炒面状即食,味道香甜,营养丰富。

  肉米粥:藏族喜爱吃肉米粥,首先将蕨麻、大米、肉丁放入锅内煮熟,吃时再放入酥油。

焜锅:先将发面制成厚圆饼,再放入烧热的铁制焜锅内,埋入火堆里。熟后原约二寸余,吃起来很有风味。其它主食还有面条、水饺、油饼等等。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还食用大米饭、花卷、各种炒菜等。

藏式糕点:酥油溶化后,加上曲拉粉、干酸奶粉、糖、葡萄干等,打成饼,上嵌红枣,凝固后切成块食用或制成圆形小点心,是节日待客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手抓:将羊肉肋条、脊椎、腿骨等切成块,放入锅内加水,放适量的盐和花椒等佐料,用旺火煮开即食,这种半熟的肉,“称开锅肉”,肉内带血,鲜嫩不腻。因用手抓食,所以称“手抓”。食时一手抓肉,一手用刀削食,肉具有鲜、嫰、香等特点,吃起来别具风味。

藏族宰杀牛羊的习惯方法是用绳子捆绑四肢和鼻口,扯断血管,让血液流入胸膛内,然后剥皮、开胸、取出血液和内脏,宰后各种灌肠吃法颇具风味。

血肠:将新鲜血液放入适量(牛、羊)板油及盐、姜、葱等佐料,灌入洗净的小肠内扎紧,煮至血液稍凝时即食用,其味鲜美,营养丰富。

肉肠:取牛、羊里脊和脖颈肉切碎加入板油和佐料,灌入洗净的大肠内,煮熟食用。此外还有转肠、肝肠、面肠等。

酒是藏族招待客人和社会交往时不可缺少的佳品,一般男性都能喝酒。

三、传统节日

牧区藏族主要节日是春节和藏历新年,农业区藏族也随汉族过端午、中秋节等。春节和藏历新年是藏族最热闹的节日。从腊月初开始办年货做新衣。大年初一凌晨,全家人着新装,煨桑、祭祀。小辈给长辈及老人拜年,然后摆上各种食品和肉类,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喝,唱酒曲,祝福在新的一年里,全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四季平安、六畜兴旺、吉祥如意等。藏族把儿女婚嫁、老人祝寿、婴儿“剃毛头”等大事,一般都安排在春节和藏历新年期间进行,使节日气氛更加隆重。春节从正月初一开始至十五日结束。

四、藏族舞蹈

藏族人酷爱舞蹈,不论男女老少,聚集于宽阔的草地或家院里,歌声嘹亮,舞姿翩翩,尽情欢舞,抒发他们对劳动、生活以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舞蹈已成为藏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哪里有藏族群众居住,哪里有藏族歌舞艺术。

藏族民间舞蹈,以民俗风情为内容的节目相当丰富,其中最为常见的有“卓”、“伊”、“则柔”、“热巴”等。

“卓”又分为以歌颂山川河流、家业兴旺为内容的“孟卓”和以颂扬宗教寺庙、活佛头人为内容的“秋卓”两种形式。玉树、称多两县的“卓” 舞,都由男子表演,而囊谦的则由男女结队同舞。由于“卓”舞有较丰富的内容和多变的舞姿,在社会上享有盛名。

“伊”是藏族译音,汉语均为“舞蹈”之意,是流行极广的一种藏族民间舞蹈,动作特点起伏大,节奏对比性强,是歌舞结合的一种形式。表演时,男前女后,围成圆圈。

“则柔”译成汉语为“玩耍”之意,是流行在青海省的另一种以舞伴歌的表演艺术形式。这种舞蹈多在婚嫁、迎宾、祝寿、添丁等欢庆宴席中出现。

“热巴”译成汉语为“流浪艺人”,是由民间训练有素的艺人组成班子,历史上藏族贫民为了谋生而到各地流动表演的一种舞蹈。这种舞蹈以娴熟的技巧,诙谐的表演赢得观赏者的好评。

五、婚嫁

藏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结婚。其婚姻恋爱自由,双方经相互了解加深感情,同意结为夫妻时,各自向父母表明态度,求得老人们的同意后。由媒人带上哈达、酒、茶等礼物到女方家求婚,同意后商定结婚吉日。结婚的前一天,媒人陪新郎到女方家迎亲,女方家酒肉招待,出嫁姑娘开始梳妆打扮,做好出嫁准备。第二天家人和亲人携带陪嫁礼物送亲。男方派出迎亲队,带着“哈达”和酒在中途迎亲。新娘围娘家帐房转三圈后随送亲队伍起程,到达男方家后新娘下马,随歌曲过毡进帐,由僧侣念经,向姑娘头上浇净水,表示祝福,姑娘绕火堆三圈后入洞房。

招女婿,是藏族中常见的一种婚姻形式,一般由女方到男方家提亲,其迎送仪式与嫁女基本相同,女婿招进来后,财产全部带到女家。女婿不论在家庭,社会上都受人尊重,享有与儿子同等的权利。

六、生育

藏族的孩子出生后,父母怀揣婴儿到“麻尼杆”(帐房或房屋附近竖起的挂有经幡的木杆)下煨桑,并在帐房门前挂一撮羊毛,忌门七天。第八天娘家母亲及亲友携礼品看月。嗣后到寺院或请长辈赐名。在生育观上男女平等。孩子到35岁时,择吉日举行隆重剪发仪式(称剔毛头)。届时亲友前来祝贺,其母抱孩,其父拿一木盘,内放剪刀,从长辈开始,每人用剪刀剪一撮胎发放到盘中,并在盘中放置钱物,以表示祝福。主家设酒宴招待亲友,尽兴而散。其后将胎发缝在布兜中,佩戴在孩子身上。

七、丧葬 

藏族的丧葬有天葬、水葬、土葬、塔葬、火葬等五种。

天葬:关于天葬的起源,一种与佛教的施舍思想有关。《佛本生传》中就有“以身施虎”、“割肉贸鸽”的寓言故事。藏族部民虔信佛教,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一生乐善好施,直到死后要将自己的肉体施舍,由此有了天葬的习俗。

另一种认为,天葬习俗最初起源于藏族古代历史上的“天座七王”时期(约公元前3世纪)。当时的巫师们为民使国王明显地区别于普通人,便在一般庶民百姓面前制造一个“神”的印象,他们在国王身上便用一个绝妙的手段:他的头顶与天之间有一个白色的天神(绳)。国王依凭这一“天绳”顺利地“从天而降”,临终时又依凭“天绳”缓缓地升上天空,随之“如虹逝去”。当时的习俗是在老国王垂暮之年即用绳将其勒死,用天葬的形式将老国王送上天,对外则说老国王顺着他最初从天而降的“天绳”,重返天国。由此演化出了天葬习俗。

天葬的特点:①天葬不同于土葬,不占用土地面积,不破坏土地草场资源,不污染环境。②天葬与火葬不同,在牧区燃料比较缺乏,而火葬需要大量的木柴和酥油焚化,因而天葬是一种经济的丧葬方式。③天葬与水葬不同,水葬容易污染河流,而天葬是在指定的范围内,往往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举行。所以既不污染水资源,又能使亡者的尸体处理地干干净净。④天葬实际上是一种薄葬,这不需要土葬所需的那些棺木和陪葬品。

藏民族的传统习惯认为,如果死者尸体被秃鹫吃光,表明死者生前皈依三宝,乐善好施,他的灵魂也有了归宿。相反地,如果死者尸体不幸放置多日而无秃鹫问津,则表明死者生前罪孽深重,其亡灵尚在“中阴”游荡,死无归宿,为一痛苦。所以死者家属就得向寺院献上牛羊、酥油和砖茶等,再请僧人诵经消孽,超度亡灵。

水葬:这是一种较低贱的葬仪,多用于夭折的孩童和患传染病而死的贫民。具体葬法有用绳了把死者的头部和膝盖缚在一起,双臂插入膝盖下,形成坐姿,然后由司葬职业者把尸体背至河边,用香木小刀划开尸体,逐段肢解,扔向水中。

土葬:这是一种较少实行的葬仪,只用于凶死者(如被打死、杀死者)或各种猝然而死的贫民。部民们非常忌讳这种葬法。

塔葬:这是一种伴随着佛教,从古印度传入并经过演变的一种丧葬习俗。在古印度佛塔用以藏舍利和经卷等。后来藏民族接受了佛教,用佛塔来安葬活佛和喇嘛的遗体或骨灰。塔葬是级别的葬仪。仅适用地位甚高的大活佛。当他们圆寂后,尸体除去内脏,在尸体内外涂以盐泥,日日更换,待睹尸体干后将腹部缝合,制成一具呈跏趺状(盘膝静坐)的干尸,藏语称:“麻尔东”,然后披上袈裟,面部贴上金叶,同高级香料和药物装入宝塔内,供善男信女朝拜。

火葬:火葬是一种仅次于塔葬的高级别葬仪,仅限于一般活佛和喇嘛。当他们圆寂后,用占卜的方式选一处吉祥宝地,盘起一座圆形土炉台,炉下然后以柏木柴。当选定的吉日一到,便把双手合十、呈跏趺状的尸体投入炉内,司炉便不断往炉内倾倒助燃的酥油和象征五谷丰登的米、麦、豆等各类粮食。待尸体成灰后,僧侣们把骨灰,装在用黄缎子缝成的袋内,装入灵塔供奉。

火葬与塔葬的共同之处在于两者所安葬进对象均为宗教上层,而且均在佛塔。

藏族以天葬、火葬为主。家属服孝期间,四十九天男反戴帽或帽边缝白布条,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妇女辫梢系白羊毛或白布条。男不剃头,女不梳头,以示敬孝。

八、禁忌

藏族忌食马、骡、驴、狗肉和鱼类。忌讳叫亡人之名。禁忌不尊重喇嘛、佛教经典和喇嘛寺的言行。忌讳在畜圈大小便和清点主人的牲畜。生小孩或家中有病人,忌入进门。不用有裂缝的碗待客。禁忌将脚伸向佛龛。严禁在灶内点燃破布等秽物。忌敲打碗筷。

主办单位:国域发(北京)县域经济发展信息中心 运营单位:国域发(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县域经济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