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海北州在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想对策、谋思路,早动手、出实招,不断拓宽劳务输出渠道,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全州劳务输出工作的冲击,继续实现了规模和效益双赢的良好局面,全州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达5.37万人次,劳务收入达2.06亿元,其规模和劳务收入分别比上年增加3105人次、3970万元。
过去的一年,我州面对金融危机造成地区和省内外用工需求紧缩的严峻形势,建立了由劳动保障、财政、发改等25个部门组成的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州、县、乡(镇)三级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为推进转移就业工作提供了管理协调和组织保障。围绕农民工就业服务,全州集中开展了“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和“金秋采棉”三项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同时,积极实施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大力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广泛宣传发动,采取异地转移输出与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并举的措施,利用地区内工业项目、农牧业项目和兰新二线铁路等建设项目,争取一批就业岗位。抓住本州旅游资源优势的凸现,积极开发一批餐饮、娱乐服务为主的就业岗位。通过落实相关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农牧民从事餐饮宾馆服务、建筑和制造行业等措施,使一大批本地区劳动力在地区内二、三产业实现了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将金融危机对劳务输出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全州农牧民实现地区内转移就业2.27万人次,比上年同比增长17.1%。劳务经纪人队伍发展壮大到600多人,有组织输出的人员达1.83万人,占外出就业总人数的34%,比上年同比增长2.6%。采取“政府做媒、企业相亲”的办法,使上千名农牧民与相关企业达成了用人意向。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间的劳务协作与交流合作,努力拓宽省外就业渠道,全年共争取省外就业需求1.4万余个,近4000多名农牧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金额1437.6万元,清欠率达到99%。农牧区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启动实施,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也为务工人员实现长期稳定就业提供了制度保障。从去年全州农牧民转移就业工作完成情况看,呈现出劳务输出正在由自发盲目性向有组织、由短期向长期、由省内向省外转变,输出由体力性向技能性转变,省内和地区内转移就业的规模明显上升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