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朋友:
您好!
德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东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置县,1990年12月撤县设市,已有1800多年的治县历史,唐宋时期是全国重要经济区域和文化旅游胜地。据史料不完全统计,唐代至清末,拥有进士417名,约占饶州进士总数的五分之一,这其中有湿法炼铜“鼻祖”张潜、治荒名吏董谓等许多名人志士。经过多年发展,现在的德兴已经形成[详细信息]
卓越的古代炼铜家张潜(图)
张潜,字明叔,北宋天圣二年(1025)生于银城吴园村,崇宁四年(1105)去世。
张氏是德兴的名门望族,世代有人为官。张潜从小聪明好学,孩童时“诵书日千数百言”。可是,张潜和一般的读书人不一样,他对功名利禄不感兴趣。张潜常说:与其做个庸官,还不如做个能干实事的平头百姓。
张潜抱着经济实用的目的学习,只要是有用的书,无所不读,终老不倦。天文、地理这些当时并不被人看好的知识,在张潜眼里却是无价之宝。除了读书以外,他还拜那些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为师,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本领。造桥修路,筑堤建坝,张潜无所不通,无求不应,当地人十分敬重他。
张潜一生中最大的业绩,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完善、推广胆水浸铜技术。
德兴自古以来就是藏银、蕴铜、出金的风水宝地。早在唐朝,官府就在铜厂(现在的泗洲镇)设铜场采铜。到了北宋的神宗、徽宗二朝,朝廷大量铸造铜钱,铜的需求量急增。当时,主管铜场生产经营的张潜遇到了头疼的事情:一方面,官府天天催着交铜;另一方面,铜场用的是祖宗传下来的老方法采铜,产量很低而且又不稳定,不提高产量就很难向官府交差。怎么办?
从来不向困难低头的张潜,凭着顽强的毅力和丰富的知识,着手采铜技术的探索和研究。他找来《神农书》细细研读。书中关于胆凡水可浸铁为铜的记述让张潜大开眼界。但是《神农书》的记述太简单了。德兴铜场究有多少处胆泉?浸铁为铜的关键在哪里?……一个个技术难题都在困扰着他。
实践出真知。张潜带着他的弟子们不畏艰险,踏遍铜场周围的崇山峻岭,寻找矿源。经过几个寒暑的探查,终于探明铜山、朱砂红等地共有32泉、138沟盛产胆泉可浸铁取铜。张潜对每处胆泉都作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得出“雨多泉溢,所浸(铜)为最多”的结论。经过反复试验,张潜总结出一套完善的胆水浸铜生产工艺。《文献通考》记载,“大率用铁二斤四两得铜一斤”。现代冶金专家说,这种技术在当时堪称先进,其铁耗指标和现代生产标准也相当接近。张潜将胆水浸铜技术应用于生产,德兴铜场的产量大增。
绍圣年间(1094—1098),已届古稀之年的张潜将自己的成果写成冶铜专著《浸铜要略》。这是我国最早,也是的一部铜生产技术的专著。建中靖国元年(1101),张潜嘱咐他在朝廷任职的四子张甲将《浸铜要略》献给朝廷,“朝廷下其法于诸略”。湿法炼铜技术很快在全国十多个铜场推广,效益明显,“岁取铜数百万”。张潜的湿法炼铜技术受到朝廷嘉奖,称这种技术“用费少而收功缚,宜乎朝廷之所乐闻也。”
湿法炼铜技术,由中国首先发明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是中国古代科技在矿山冶炼方面的一项伟大成就,中国用胆水炼铜比欧洲领先500年,张潜和他的《浸铜要略》在世界冶金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一页。
(作者:邓邦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