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朋友:
您好!
德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东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置县,1990年12月撤县设市,已有1800多年的治县历史,唐宋时期是全国重要经济区域和文化旅游胜地。据史料不完全统计,唐代至清末,拥有进士417名,约占饶州进士总数的五分之一,这其中有湿法炼铜“鼻祖”张潜、治荒名吏董谓等许多名人志士。经过多年发展,现在的德兴已经形成[详细信息]
吴芮、张潜和吴阐城
吴阐城后称吴园,位于银城南郊凤凰岭下。始建于西汉初期,距今有两千多年,它比德兴建县要早一千多年。是德兴历史上最早的古建筑群。虽然如今已不存在,可是吴阐城的创建者吴芮和后来扩建者张潜以及吴阐城(吴园)的故事,现在还流传于百姓当中,记载在有关史册上。
吴芮是吴王夫差七世孙。公元前473年吴越战争,越国灭了吴国,越王勾践毙吴王夫差于余杭山插犹亭。并命部下追杀吴王后人。吴太子鸿与弟暨(吴国谏议大夫)带着家眷及随从人员,逃到大鄣山西麓的浮梁瑶里一带隐居,幸而生存了下来。
吴芮的父亲申,生有两个儿子,芮为长。兄弟二人幼时都很天真活泼,深受大家喜爱。吴芮祖父博学多才,擅长医药,父亲不仅会医,同时还会酿酒。在当地深受邻里尊重。吴芮小时聪慧过人,品行端正,祖父对他非常痛爱。经常教他强身健体,教他读书习武,对他讲先祖执政的历史故事。并从医学角度讲解易学的辩证道理;从棋艺中结合吴起的兵法,讲解用兵之术。吴芮青年时代,勤奋好学,肯在兵法上下功夫。并和族人村民一起操练习武,演兵布阵。平时经常和爷爷为伴,爬山采药,打猎捕鱼,参加农业劳动。
由于秦王朝暴政,大众奋起抗秦,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各地农民积极响应,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吴芮不忍看到乡亲受损,组织队伍抗击流寇。他为人宽厚,对于散兵游勇,只要不扰乱百姓,一律给予出路。在乡亲们的支持下,队伍不断扩大。他而立之年就统领兵马一万七千多人,分布在昌江上游各要口。这支队伍军纪严明,很受百姓拥戴。他的母亲梅氏,为人贤慧,教他藏兵于民,兴农助商。所以他的队伍吃穿不缺。当时,翻阳湖以东地区没有地方政权。吴芮派出自己得力骨干到四乡发展。很快其势力范围北到安徽祁门,东至赣浙边界,南近福建,西至鄱湖,占领着很大一块地盘。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即位后,面临各地义军武装割据的局面,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稳定南方,封吴芮为番令。吴芮任职后,因其勤政廉明,甚得民心,人们尊他为“番君”。吴芮很想学他祖辈,找个像太湖一样的地方发展,他爷爷给他一张“太衍水”(古代昌江的旧称)流域图。希望他借合法身份,走出去打天下。吴芮遵照长辈的嘱咐,带着队伍,离开瑶里,开始新的征程。他从水路入鄱阳湖,靠岸建城作为据点,这就是今天的波阳县。他在鄱湖,首先用强硬手段,清除匪盗及劣徒势力,积极发展生产,扩大农业,拓宽渔业,开通航运,解决民生大计。
秦二世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各地民众纷纷投奔吴芮。公元前208年,吴芮在昌江之滨,高举起义大旗,奋起抗击秦王朝统治。吴芮的凛然正气,得到郡内外军民的支持和拥护。闽中郡的闽越族军民,在他的首领无诸率领下,投奔吴芮起义军,越东海王摇也领兵归属。六县人英布也领众七千来番投吴。英布骁勇善战,部下多精锐,他的到来更加壮大了吴芮的实力。为了加强团结,共同抗秦,吴芮将自己女儿许配给英布为妻。从此,英布为吴芮手下一员忠实大将。立下了不少战协(英布在汉朝建立后封为准南王)。
吴芮支持项羽,出兵赣、湘、桂。他率领百越佐诸侯,与项羽并肩作战。同时派部将梅娟领兵从刘邦入关。一年间,吴芮的势力范围扩大了数倍。项羽分封诸侯时,封吴芮为衡山王。
公元前206年,吴芮入湘后,在浜临湘水的沃土上,建起了长沙城。他在一次洞庭湖巡视时,结识了张良(张良:字子房,河南颖川人,为刘邦出谋划策,是汉开国元勋、封留侯),两人一见如故,结为好友。张良送给吴芮一部《吴子兵法》,劝导吴芮拥戴刘邦。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天下。吴芮支持汉王刘邦。四年争战,项羽挫败自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公元前202年,吴芮和张良、韩信、英布、彭越等上表拥刘邦为帝。汉朝建立后,刘邦感谢吴芮的帮助,说吴芮以百粤(越)之兵,佐诸侯,诛暴秦有大功,封吴芮为长沙王,定都临湘(即今长沙)。
吴芮封长沙王后,完成了父辈的嘱托,本以为可以过几年安定生活,可是没有想到,却面临着政治斗争的漩涡。刘邦帝业已定,就和吕后利用各种手段想除掉异姓功臣。吴芮当时的一举一动都在刘邦、吕后的掌握之中。吴芮不仅会领兵打仗,更善于用人,巩固发展自己的势力。韩信是汉王朝元帅,大小战役与吴芮一样多,吴芮部下的伤亡却比韩信少,而战后巩固的地盘是韩信的1.5倍。刘邦、吕后做梦都想除掉吴芮这个异姓王。萧何对刘邦说,要灭吴芮,倾全汉之兵,再战一纪(六十年)尚难。刘邦只好逐步削弱吴芮的势力。吴芮交出南越管辖权后,吕后要削除南王赵陀,让吴芮派吏抚平。吴芮派辛追、陆贾去谈判。辛、陆与赵陀有旧,赵陀答应愿长作汉之藩臣,实际上仍称王如故。吴芮的队伍向南发展,兵伐南越,围而不歼,以和求全。占领南越后,宣传“重民”理念。帮助南越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和平共处政策,很受百姓尊重,现在南越(又称南粤)、桂林、柳州还有吴芮庙。
张良为了跳出政治斗争漩涡,辞官归隐。挂冠后在吴芮家住了一个多月,张良告诉他韬晦之计,要他保存实力。吴芮按张良的计谋,开始低调行事。把自己大部分地区的领地让刘邦封给他的子女,并将自己的部分精锐亲兵分到荆王刘贾帐下。吴芮这样做主要是让刘邦和吕后消除对他的疑忌。
吴芮四十岁的时候,与同甘共苦多年的爱妻苹(长沙王妃毛氏,是历史上的女才子之一)泛舟湘江。庆祝自己的生日。吴芮望远山,思念家乡瑶里,看湘水,回忆鄱湖起步的历程,感慨万端。其妻知道他的心思,面对明月高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吴芮听罢,万分感动。暗下决心归隐。夫妻两人,去过那悠闲自在的生活。
吴芮有五个儿子,长子吴臣留在长沙,因刘邦有诏书说:“长沙王芮,忠。”要应付朝廷世袭长沙王位,命幼子吴元,带一部份家眷回老家居住,其余三子分散发展。
是年,夫妻双双无疾而没。刘邦得报吴芮逝世的消息后,下诏厚葬追谥他为“文王”。葬于长沙城北,公元226年,迁葬浮梁瑶里五股尖仰天台。吴芮英年早逝,成为历史之迷。
吴芮真的早逝了吗?其实他没有死。他急流勇退,退出历史政治舞台,到他的发源地番境,一个山明水秀、气候宜人、村落稀少的偏僻山野隐居去了。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德兴市银城南郊凤凰岭下的吴园。他为什么选在这个地方隐居?其原因之一,这里离老家瑶里不远,步行仅一日之遥,与老家的幼子吴元便于相互照应;其二,汉初德兴尚未建县,属番南境,原为他的辖区。当时,这里是一片深山老林,人烟稀少,几乎没有什么人家。不要说康庄大道,就是羊肠小路也很小。山高皇帝远,是隐居的选地。吴芮用假逝这种方式隐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样既脱离了险境,又保存了实力。吴芮自己被谥文王,长子吴臣又世袭了长沙王位,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吴芮假逝以后,带着爱妻和亲信随从秘密离开长沙,到现在的德兴吴园这块美丽的山地里,开始他下半生隐居生活。出于将帅本能,他一旦居下来,首要任务就是布设防务保护自己。他发动随从人员,垒石筑城。城筑好以后,他在城楼匾额上书“吴阐成”三个楷体大字。自此以后,这里就有了吴阐城这个地名。吴阐城的含义,大概是吴芮认为自己虽然隐居在这座小山城里,可是他心地里还是明亮、开阔、弘广,时刻没有忘记国家大事。
吴阐城三面依山,面对洎水。南面是凤凰岭,西面是古龙岗,龙凤呈祥,环境优美。在吴阐城西山坞里,吴芮设了支精锐的卫队,日夜保卫着这座小山城。这支卫队,平时操练、铸剑、造兵器。农时却耕田、翻地种庄稼。生产自给,以兵养兵。后来这支卫队的驻地称之为“理旗坞”。
吴阐城建好后,吴芮每天在这块幽静的地方习武健身,跑马射箭。有时带几位随从上山狩猎;有时独自一人河边垂钓;有时和部下到周边山地植树栽花,美化环境。有时与妻子一起登高望远,下棋吟诗,写字作画,生活过得丰富多彩。现在这里还留有大花山、小花山、走马堤、淬剑池、铸印墩(寅宾园)、凤凰台等古遗迹。
吴芮后来因年事高而老死。去世后,其子孙将他葬在吴阐城和瑶里中间的婺源县镇头乡鸡山。墓冢有三,并列在山巅,其范围广达数百亩,每冢间隔约百米,宛如冈峦兀起。西座即吴芮墓。古墓坐南朝北,封土呈弧形,高10米,宽5米,长8米。墓碑有二,阴纹字迹清晰。一碑高132厘米,宽66厘米,面刻“延陵郡三十世祖汉长沙王讳芮谥文王吴公之墓”“清雍正十一年岁次癸丑孟冬月立”;另一碑高88厘米,宽98厘米,面刻“汉长沙吴文王芮墓”“清乾隆二十分年秋月立”。
吴芮去世后,其子孙为永远纪念他,在吴阐城建了汉长沙王吴芮庙,长年供奉香火。
吴芮后裔后来与张良(张子房)后裔联姻。张良后裔也迁徙到德兴。到了宋代,张姓成了名门望族。北宋参政张焘的曾祖父,炼铜家张潜,喜爱汉长沙王故里吴阐城山水清旷,以铸印墩为中心主体而建第其下。规划宏壮,内外楼阁数百楹,并在南山凿池、筑台、亭馆棋列。中间有条大道,绵亘数里。大道两旁夹植松桧。楼台亭榭周围环栽珍木奇花,规模非常壮观。此后,人们对“吴阐城”这个名词逐渐淡化,而改称“吴园”,吴园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现在。吴芮、张潜和吴阐城这个故事就讲到这里。
最后用宋代名儒、理学家余芑舒(字德新,号息斋)的一首诗来作结束语。余诗云:“吴姓迢迢起汉家,池台宜古不宜奢。已欣山水周遭屋,故著桑麻间莳花。旧日石痕欧冶剑,新秋灯火惠施车。少年曾共游人醉,不信欢娱有叹嗟!”这首诗对今后吴阐城重建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詹嘉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