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市人民政府市长郑高清

    尊敬的朋友:
    您好!
    德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东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置县,1990年12月撤县设市,已有1800多年的治县历史,唐宋时期是全国重要经济区域和文化旅游胜地。据史料不完全统计,唐代至清末,拥有进士417名,约占饶州进士总数的五分之一,这其中有湿法炼铜“鼻祖”张潜、治荒名吏董谓等许多名人志士。经过多年发展,现在的德兴已经形成[详细信息]
    德兴市首页 >> 历史文化(江西德兴市)

    苏轼赋诗聚远楼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大文豪苏轼因“乌台诗案”蒙冤系狱,获释后被贬谪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任团练副使,前后达五年之久。元丰七年,神宗下诏,念轼“阅历滋深,人才难得,不忍终弃”,量移至离京城稍近的汝洲(今河南省临汝市)任团练副使。赴汝途中,东坡为送子赴任,特转道江西,莅高安,上匡庐,访石钟山,过鄱湖,溯乐安河抵德兴。这是苏轼次来江西。他一路行来,赏山品水,寻奇探幽,吟诗作记,留下了《题西林壁》《石钟山记》《聚远楼》等佳句名篇,成就了江西文坛的一段千古佳话。

    东坡一行,经饶州(今江西鄱阳),乘舟溯乐安河东行,六月中旬抵德兴。东坡长子迈,字伯达。元丰初苏轼以诗得罪,迈与父俱行。东坡谪居黄州五年间,苏迈—直陪伴左右。元丰七年,25岁的苏迈受命任德兴县尉。苏轼执意送子履职,据笔者揣想,可能有二层原因。一是迈初入仕途,爱子心切,焉能不送?二是时任德兴县令单锡,与东坡系同科进士,且是姻亲。轼与锡相知多年,久未谋面,恰好藉送子赴任之机,了却会友心愿。苏轼将爱子托付同年好友,瞩其勤政亲民,不辱家风。据说在离开德兴时,东坡尚赠爱子迈砚台一方。砚有铭,文曰:“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若予,以此书狱常若生。”苏迈未负父厚望。康熙版《德兴县志》载其“文学优赡,政事精敏,鞭朴不得已而加之,民不忍欺,后人仰之。”德兴旧志将苏迈列入名宦之列,宋时在银城枕山西麓建景苏堂,以示怀念。

    德兴古邑,地处万山之中。这里山水灵奥,风光秀美。宋熙宁年间(10681077),本邑名士余仕隆捐资在北郊枕山之巅建观景楼。单锡以“居高望远”之义名之“聚远楼”,侍郎刘定作记。楼成,名噪一方。东坡喜山水形胜。素知老友秉性的单令尽地主之谊,诚邀苏轼父子北上枕山,一览聚远胜景。东坡登楼,举目四望,但见茅山逶迤,洎水辉映,岁寒苍翠,天门雄峙,景致万端,气势不凡。苏子兴起,以《聚远楼》为题,吟成一绝:

    云山烟水苦难亲,野草幽花各自春。

    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

    《聚远楼》与《题西林壁》有异曲同工之妙。诗的前二句表达了对美妙天成的德兴山水的由衷赞美。“苦难亲”三字,将喜爱之情和盘托出。“赖有高楼能聚远”二句,则既是写实,又蕴含高瞻远瞩的深意。细细品赏,字里行间,我们还能体味出此时诗人复杂的心境。屡遭贬谪,东坡自认为是远离主流社会的“闲人”。然而,身闲心不闲,志存高远的苏子,尽管命途多舛,仍然渴望能在人生舞台上演出一场真正属于自己的壮剧。

    东坡佳章既出,一时广传天下,也令地处僻邑的聚远楼顿时生辉,名闻遐迩。苏辙、赵忭、黄庭坚、佛印和马廷鸾等骚客名流先后慕名莅止德兴—登楼览胜,题咏甚夥。建炎间(11271130),宋高宗赏东坡诗,兴之所至,特赐御书“聚远楼”。东坡题咏,高宗赐匾,聚远楼遂成为江东名楼。时有诗赞曰:“高皇题御墨,内翰布声诗。聚远楼佳致,名闻天下知。”恩遇之隆,名声之显,由此可以想见。直至元初,文学家、书画家赵孟頫宦游德兴时仍赞叹不已:“思陵宸翰坡仙句,云汉奎光聚此楼。二妙风流足千古,更夸远景集双眸。”聚远楼元被毁。2005年,为纪念苏轼父子,彰显传统文化,德兴举全市之力重建聚远楼和景苏堂,此为后话。

    单说东坡游罢聚远楼,又挟兴登临峰岩斗秀、景致极佳的银城雷山(即银山,山麓有占炼银场监,银井和邓公祠等)。在山巅之舒啸亭,诗人饱览银城秀色,再次挥毫题咏。诗曰:

    胜览雷山舒啸亭,诸峰秀拱透云程。

    啸傲池边红日伴,舒怀岩壑白云迎。

    满目纵观天际迥,一腔收拾岁寒清。

    松花香遍银阳地,剩把新诗壮此行。

    咏舒啸亭一诗,一扫郁闷之气,热烈奔放,直抒胸臆。诗的尾联,豪情陡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读罢此诗,我们不由寻思,这或许是诗人本次江西之旅的一个总结?

    逗留德兴期间,苏公还执意去离城七十里的八都(今海口镇),拜谒唐御史董全祯庙并赋诗一首。诗言:“铁柱崚嶒照豸冠,亲操八寨继韩坛。挫锋尚惜援兵寡,断首还提为贼看。雷奋有声应自鼓,马归无主更谁鞍?藕池不尽清冷水,夜夜含悲带月寒。”董全祯系邑内八都人,领唐军八寨之主与朱温叛军作战,后因援兵未至遭败绩自刎。传全祯死后,仍立于马背,手提自己脑袋,怒目圆睁。敌兵望而生畏,不战自溃,后义马负全祯归。苏轼在短促的旅途中专程祭拜一个异乡的亡灵,为的是表达他对保国安邦的忠烈们的敬慕之情,此乃其一以贯之的忧国忧民思想使然。

     

    (作者:邓邦五  孙以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