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朋友:
您好!
德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东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置县,1990年12月撤县设市,已有1800多年的治县历史,唐宋时期是全国重要经济区域和文化旅游胜地。据史料不完全统计,唐代至清末,拥有进士417名,约占饶州进士总数的五分之一,这其中有湿法炼铜“鼻祖”张潜、治荒名吏董谓等许多名人志士。经过多年发展,现在的德兴已经形成[详细信息]
黄巢藏兵乌风洞
唐朝末年,黄巢率兵在山东起义。义军号称十万之众,声势浩大,威震京城。朝廷震怒,诏命节度使刘巨容会合诸道之兵前往讨伐,敕命舒贺为征虏踏白将军,领军追剿义军。
襄阳一战,舒贺设计火攻,义军粮草被焚烧殆尽,兵马损失过半。遭受重创后黄巢转而率兵南下,一路经池、歙、饶、信等州。辗转来到饶、信、衢、歙四州交界的大茅山之麓。黄巢见此地山深谷险,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于是就命义军开进大茅山,以避官军锋芒。
舒贺等率官军尾随追击,到大茅山脚下却突然不见黄巢部队的踪影。经多方打探,方知黄巢已率义军遁入深山。由廊口入大茅山腹地乌风洞,仅有一条羊肠小道盘旋而上。山腰间有一桠口,宽不过数尺,双峰夹峙,下临深渊,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各路官员虽兵多将广,却也不能冒险攻打,只好分兵四守。当时,刘巨容屯兵于泊水,郑畋屯兵郎口,王佥屯兵于草坪,舒贺屯兵于蒿埠。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把个方圆百里的大茅山围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
黄巢义军进山,原只想借助深山老林暂避一时,可来到乌风洞,黄巢却大喜过望。原来这里不仅山势奇险,崇山竣岭间还有一块平坦谷地,正是养兵休整的好地方。据说当年乌风大王就是依仗这块风水宝地,成就一番事业。“天助我也!”黄巢长吁一口气,随即下达命令,派少量壮兵把守山口,以防官兵来犯;命大部义军依山傍水,安营扎寨,边开垦,边训练,养精蓄锐,以利再战。那些千里转战、疲惫不堪的义军将士,喝了山下的泉水,吃了山上的野菜野果,不几日便恢复了元气。更神奇的是,有些伤员病号用马溪水洗一洗,擦一擦,一个个不治而愈了。当地山民告诉黄巢:这是乌风大王显灵,将军你必定否去泰来,前程大着呢!
再说那些在山外屯驻的官军,原以为不出十天半月,黄巢等就会不攻自破。谁知大半年过去,未见义军动静。官军头领坐不住了,于是就派了几个小校化作樵夫进山打探。不几日,探子陆续回报,说是查遍大茅山五峰十岗,七沟八谷找不到黄巢军半根毫毛!眼看着黄巢军数万人马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官军将领一个个目瞪口呆。原来,官军的“铁桶阵”并不严密,他们只在大茅山的东、西、北三面派重兵驻守。乌风洞南面笔架山绝壁千丈,官军头领们以为这里是天然的屏障,除非是天兵天将,否则插翅难逃,所以此处未曾设防。想不到休整后的黄巢义军在笔架山开凿出一条栈道,与官军不辞而别。突围后,黄巢率义军入浙西,转浙东,尔后领十万义军开进福建。据说,黄巢义军在福建仙霞岭劈山开道的那套功夫就是在笔架山练出来的。
一千多年前,黄巢与官军在大茅山斗智斗勇,在中国历史上演出了有声有色的一幕。斗转星移,当年双方活动的遗迹至今依稀可寻,乌风洞、黄歇田、田棚、点将台、跑马坪和马溪等都与义军练兵有关。更有趣的是,当年领兵追剿黄巢的风风火火的战将,被大茅山、洎水河的美丽景色所迷,功成名就后都别乡离土,在大茅山麓置业安家,隐居终老。节度使舒贺、王佥定居蒿埠(后改为新营),节度使郑畋埋骨廊口。他们的后裔世代繁衍,均为德邑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