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朋友:
您好!
德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东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置县,1990年12月撤县设市,已有1800多年的治县历史,唐宋时期是全国重要经济区域和文化旅游胜地。据史料不完全统计,唐代至清末,拥有进士417名,约占饶州进士总数的五分之一,这其中有湿法炼铜“鼻祖”张潜、治荒名吏董谓等许多名人志士。经过多年发展,现在的德兴已经形成[详细信息]
放牛虎将饶守坤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大家知道吧。据野史记载他是和尚出身,还俗后曾给皇后马大脚家放过牛。他放牛啊,根本就不是放牛,他是在练兵呢。他放牛的时候,先捡一堆小石子,然后选择一个眼界开阔,地形平坦而居高临下的地方,坐下来,掏出师傅所授兵书,开始他的驰骋天下了。他不是两耳不闻天下事那种书呆子的死读,他厉害着呢。如果哪头牛不听话,私自脱离了队伍,或者闹事,他随手捡起一石子,无论多远总能准确的飞落在牛的面前,把无组织无纪律的蛮牛圈回牛群。这是明朝时候的故事。民国时候,在我们德兴张村乡有个美丽的梅溪村,也着一个关于放牛打天下的故事,那就是开国中将,饶守坤。
饶将军放牛的故事要先从将军的母亲李氏说起。每一个成功的儿子后面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比如岳母刺字、孟母三迁。李氏出生在现横峰县新篁乡篁村的一位富绅家里,李姓在当地是个大姓,李氏的父兄在当地都是有名的乡绅。就是这位富家女,却爱上了一个当时很贫穷的小伙,这小伙就是饶将军之父饶世林,一个勇敢、正义、开明而有远见的小伙,后来在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中一直冲在前面的革命骨干。李氏不顾一切地冲破家庭束缚跟这小伙结了婚,第二年的某个清晨,呱呱的产下一子,这个小孩就是饶守坤,一个在革命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虎将。
饶守坤将军小时候就生相奇特,性格坚毅果敢,在放牛娃的时候就显露了卓越的领导和战斗才能。那时候穷人没田没地,生活很艰苦。李氏自跟了饶世林后,夜里补衣纳鞋,早晨浆洗衣物,烧饭,白天还和丈夫一块忙活农事。产下儿子,家里生计更艰难了。饶守坤七岁时就在母亲李氏的鼓励下,去给本村的一个地主家放牛,挣口饭吃。
地主家牛多,有一头大公牛就和霸道的地主一样凶残,常常欺负老弱病小的牛,用牛角把它们顶得肚破肠流。顶了穷人的牛还好,没什么大关系,那是穷人倒霉。若是顶了地主自己的牛,饶守坤就得饿一餐饭。若是顶了别的地主的牛,别的地主就要找饶守坤算账。顶了东家自己的牛和别的地主的牛倒没什么,大不了少吃一餐。再说李氏女原本是邻村大乡绅的女儿,虽然和家里脱离了关系,其兄却也是个开明的乡绅,力能举鼎,在附近一带很有名声,自幼护着妹妹,地主们也不敢过份相欺。饶守坤最痛恨的是大公牛和地主一样,专欺负穷苦人的牛。牛是劳动人民的生产力,牛一受伤肯定就影响生产,耽误农事,穷人就得付出更多的苦力,原本瘦弱的身体就更瘦弱。穷人丰年还过着三餐不继的日子,农事一耽搁,那不更得饿肚子?
饶守坤想狠狠的整治这地主的牛。可这头牛可不是普通的牛,十分的凶恶,陌生人和小孩子根本别想靠近它,就是熟人,只要你一举起鞭子,它就把头横起来,作出要攻击你的凶恶模样。饶守坤次接触它的时候还被它刨了一腿子呢。
还有一年,某天深夜,乐平的牛贩子来梅溪偷牛,就有这么巧,正合他倒霉,偏瞄着了这头大公牛。尽管这牛贩子也是个御牛好手,这牛哪有那么好惹,结果偷牛不成,反被牛追得满村子跑,跌的一身皮破血流。最后没办法,不得不喊救命,躲进人家。
饶守坤犯难了,治吧,没招!不治吧,不可能。饶守坤最后还是给它准备了一份神秘的礼物。
深秋的一天,草枯野瘦,饶守坤把别的牛放在了山坡上,然后扛了一捆千辛万苦割来的黄中带青的草料,把这头大公牛引到山坡下面的一个荆棘丛生陡峭不可攀的凹谷。饶守坤早在几天前就用柴刀把荆棘丛里开了条路出来,在荆棘深处斩开了很小的一块空地。他把牛引了进去,把草料放在空地上。趁牛吃草的时候,飞速的退了出来,拿出原先准备好的竹尖,在路上密密麻麻,高高矮矮的插了一路。饶守坤爬上山坡,叫出几个一块放牛的小伙伴,几个人一块朝大公牛乱石疾下,大公牛大发怒火,妄想反扑,逃跑,可是四面荆棘深深,弄了一身刺,无法突围。又想后退出来,被竹尖刺了几下,再也不敢动弹。任凭几个小孩子乱石飞打,在空地里乱扑腾,直累的趴在地上,哞哞哀叫。饶守坤决定与小伙伴们将它一次性教训乖,于是用大石头对准牛头打去,打得大公牛低下头来,差些钻进土里。大公牛终于熬不住了,害怕的浑身颤抖,把个大牛头对着饶守坤和小伙伴们连连点着,像是在恳求饶命。
饶守坤那时还是七八岁小孩子,神气的让小伙伴问大公牛,怕不怕,以后还欺负不欺负别的牛。这牛似通人意,又连点三下头,对着小伙伴们低声的哞叫一声。
自此,饶守坤放牛不论是早上出去,还是晚上回来,总骑着这头大公牛的背上,后面几头水牛不紧不慢的跟着,都不用人赶。放牛的时候,也不用时时刻刻盯着牛群,只要哪头牛一有反常举动,就捡起一个石头远远打在牛的前面,牛就不敢乱来了。有一次大公牛又犯狠了,趁饶守坤解手的时候,在地里把邻村来的牛顶的拼命逃跑,还从地里顶到村里,满村里追,村里人连连躲闪。路上的小孩子也吓的哇哇的哭了起来。这时,饶守坤跑来了,远远的起一个石头过去。大公牛就停住了追赶。
那时候,很多穷人家不光是没有地,连山都没有。一个黄昏,李氏带着饶守坤在后山地主家摘过的油茶山上,东一个西一个捡油茶子。回来时,饶守坤骑着那头大公牛。山路陡峭,李氏让饶守坤下来,不要骑牛,饶守坤不听。在一段很窄的山路上,下临几米深的山崖,李氏背着一小袋油茶子紧跟着后面。眼睛盯着前面。突然,牛一脚踩空,牛身一沉,眼看就要摔了下去。李氏惊叫起来。就在李氏的一声惊叫的同时,牛脚掌下似乎有什么东西托着它往上举起来,牛平安的度过了山路。李氏常对人说,自经那一难后,她就知道儿子将来绝不是普通的人,更加着意费心的教育饶守坤做人处事,为人们做善事,鼓励他去参军。
饶守坤在幼时放牛练就的那一手飞石,后来在真枪实弹的战斗中还起了不小的作用呢。那时候,我们红军的枪支弹药很是稀缺。在1930年冬至1931春,饶守坤参加次反“围剿”战斗中,饶守坤在打完了仅有的三发子弹后,一手持梭枪,一手飞石,协助战友们,打得敌人鬼哭狼嚎。在以后的游击战中,也多次用上。
(根据饶守坤将军母亲生前所述改编,讲述人:梅溪村徐水荣。
(作者:蒋节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