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市人民政府市长郑高清

    尊敬的朋友:
    您好!
    德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东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置县,1990年12月撤县设市,已有1800多年的治县历史,唐宋时期是全国重要经济区域和文化旅游胜地。据史料不完全统计,唐代至清末,拥有进士417名,约占饶州进士总数的五分之一,这其中有湿法炼铜“鼻祖”张潜、治荒名吏董谓等许多名人志士。经过多年发展,现在的德兴已经形成[详细信息]
    德兴市首页 >> 历史文化(江西德兴市)

    道光颁旨彰孝节

    位于德兴境内的李宅乡宗儒村,原本是一个有近千人口的大村,自从道光二年,董氏节孝牌坊落成后,该村声名更加大振,尤其是事隔186 年后的今天,这座古老的牌坊仍吸引着不少的游人,考古学家去观赏、研究。而关于此牌坊的故事,也如成年老酒般香飘四溢,让人回味无穷。

     据传,当年在宗儒村有一大户人家,姓王,与海口董姓人家是世交,两家的祖上都曾是告老还乡的官宦人家,所以家境富裕,来往密切。同年,两家同时得子,董家为一千金,王家为一贵子,于是结为亲家。两孩子常在一起玩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转眼十五年过去了,两家的儿女早已长大成人,尤其是董家的千金出落得亭亭玉立、美如天仙,人称董西施,是远近闻名的美人儿,来提亲的人踏破了门坎,其中有一外村史姓人家也慕名而来,此家公子是县太爷的小舅子,家里有权有势。为此,董老爷有些犹豫不决,因为此时的王家打王老爷去世后,家境日渐衰退。于是,董老爷去征求夫人的意见,而一向疼爱女儿的董夫人转而又去问女儿。结果女儿的回答是非王公子不嫁。

     此话传到王公子的耳里,对董西施早有爱慕之心却不敢贸然行事的他,征得母亲的同意,鼓起勇气来到了董家求亲。董老爷和夫人见王公子彬彬有礼,一表人才,满心欢喜,于是一口答应了王公子的请求。就这样,数月之后,王家便选了个良辰吉日,请了一些亲戚朋友,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将董西施娶回了家。次年,董西施产下一对男双胞胎,与此同时,王公子也考取了监生,成了村里最年轻、最有前途的文人,王家可谓双喜临门。一家人相亲相爱,和和美美,乐得王老夫人整天合不拢嘴,逢人便夸媳妇娶得好,既漂亮又贤惠,且给王家带来了好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祝福,忽然有一天,外出回来的王公子被染上了可怕的痨病。当时,明知这是一种不治之症,可为了给丈夫治病,董氏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包括嫁妆,可残酷的病魔还是夺走了王公子年轻的生命,当时董氏才十八岁。

    “唉,我真舍不得丢下你。”临死前,王公子拉着董氏的手,艰难地说,“你还年轻,答应我,我死后,你一定要再找个好人家。”说完,就两眼一闭,撒手西去了。

    “不——”如万箭穿心般,董氏哽咽着吐出这样一个字,然后,她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当董氏再睁开眼睛时,恍若隔世。

    “儿啊,你终于醒来了!”婆婆泪流满面地坐在身边说,“三天三夜,整整三天三夜啊,你都昏迷不醒,真是吓死老生了!唉,儿啊,人死不能复生,娘求你,看在你这对可怜的孩子的份上,好好活下去吧!”

    “哇——”这时,躺在摇篮里才几个月的俩儿子,忽然争先恐后地哇哇大哭起来!董氏扑过去,紧紧抱住孩子们,放声大哭!

    “哭吧,哭吧,哭出来就好了。”婆婆抚着媳妇的肩膀,一边低声念叨着,一边默默地流泪……

    打这以后,为了节约开支,董氏就辞掉了家中的佣人,洗衣、做饭、带孩子、服侍婆婆,家中所有的重担都被她一个人扛起来了。                                        

    听说宝贝女儿在王家受苦,董家老爷、夫人多次差人来接女儿回娘家,可董氏都回绝了,并托人带去口信说:“我生是王家的人,死是王家的鬼,再说王家老的老,少的少,我怎么能丢下他们一走了之呢?爹娘,你们放心吧,女儿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得知此事,婆婆也劝董氏另择高枝,因为她也是过来人,年轻守寡岂是一般人能熬得住的?可董氏坚决不答应。无奈之下,董老爷便以病重为由,将女儿骗回了家,然后,好言相劝道:“你已为王公子留下两条根,无愧于王家了,现在你还年轻,该为自己打算打算了。前两天,史家县太爷的小舅子又来提亲了,人家至今未娶,对你痴心不改,难得啊,而且有权有势,嫁给他,今后肯定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

    可是,好说歹说,董氏就是铁了心要回到王家,气得王老爷一怒之下,命人将女儿关进原来的闺房,不料,话音刚落,一向温顺的董氏猛然甩开别人的手,疯了似的,一头朝墙上撞去!瞬间,血流如柱,董氏一下倒在了血泊中,惊得众人目瞪口呆!

    也许苍天有眼,董氏并没有死,只是从此额头上留下了一块骇人的伤疤。打这以后,再也没人敢劝她改嫁了。终于,董氏又回到了王家,

    又过起了那忙碌、孤苦却又平静、充实的生活。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婆婆终老而去,一对儿子也已长大成人,在董氏的谆谆教导下,两个孩子都十分的争气,一个才华横溢,做了文官,一个武艺超群,成了武将。为了表达母亲几十年如一日守节并孝敬婆婆,育儿成才的敬意和感激,兄弟俩向朝廷申请为母亲竖立孝节牌坊。道光帝得知,感其守节孝之意志,便欣然准奏,颁旨为其母建立牌坊。

    于是,在道光二年,一座由当时饶兴府各文武官员捐资兴建的孝节牌坊,终于圆满落成了,该牌坊砖石结构,高6.88米,宽6.8米,中间有门。基座为石抱彭形。牌坊共嵌三块石碑。上碑为碑刻“圣旨”二字,笔法浑圆、饱实。下碑刻“ 族表监生王应蕉董氏节孝”。牌坊上刻有三国故事“空城计 ”,还有许多植物、人物生活、社会风情等图景,栩栩如生。据说文革时,为了保护此牌坊,有人有意将其外表糊上了泥土,变成了房屋的一堵墙,所以此牌坊才得以逃过被毁的厄运,成为我市仅存比较完整的石牌坊,具有较强的观赏研究价值,董氏也因此流芳百世,名传千古。

     

    (作者:黄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