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左旗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北部,属典型的丘陵地带,总面积6644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旗政府所在地林东镇,城区人口12万。2013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0.7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35亿元。
巴林左旗是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辽上京城是契丹辽王朝的首都,境内的契丹辽文化资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处于垄断地位;巴林左旗以铅锌为代表的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探明矿石储量突破2亿吨,远景储量可达5亿吨,潜在经济价值6000亿元以上;巴林左旗盛产笤帚苗,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笤帚苗生产加工集散基地,被誉为"中国笤帚之乡"。境内有亚洲规模最大的开放式马鹿养殖场区,驴肉产品已进入国家"有机产品"行列…… [详细信息]
招商项目——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二期工程项目
一、项目名称: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二期工程项目
二、拟建地点: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
(一)背景
巴林左旗是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现境内已发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文化遗存819处,其中辽文化遗存700多处。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我旗辽文化资源种类繁多,不仅拥有都城、帝王陵寝、寺庙、墓葬群等垄断性物质形态文化资源,还拥有契丹大辽帝国积淀下来独具欣赏价值的民俗风情等精神形态文化资源,涵盖了整个契丹辽代时期,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系统性、完整性、代表性特征明显。
(二)项目建设可行性
1.政策优惠
巴林左旗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2011年7月份,时任自治区党委胡春华书记在我旗考察辽文化产业时,充分肯定我旗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和主要做法,并就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为落实胡书记指示精神,赤峰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的专门领导组织,并将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项目确定为赤峰市"十二五"重点项目实施专项推进。2012年2月22日,自治区政府刘新乐副主席作出批示,同意将契丹辽文化产业项目作为自治区重点项目进行支持,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特别是发改、财政、文化部门对此项目要重点支持推进,项目建设有良好的政策环境。
2.符合项目区社会发展规划要求
《巴林左旗社会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务求取得重大突破。充分发挥左旗辽文化资源的垄断性优势,把左旗打造成中国辽文化旅游胜地。本项目的建设,是落实上述目标的重要举措,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将起到重要作用,符合社会发展规划要求。
3.建设环境良好
巴林左旗旗委和政府十分重视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将其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要项目,做出了具体部署,各主管部门将该项目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实;项目区民众热情支持项目的建设,期盼项目早日建成,项目的建设环境优越。
4.符合规划
为科学、高效地实施本项目,巴林左旗政府聘请国家知名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了《巴林左旗辽上京文化产业园总体发展策划》,制定了完整的园区生态发展战略、措施和行动计划,对项目的性质、功能、发展目标定位准确,符合生态平衡、布局结构合理的要求。项目的建设符合巴林左旗城市发展规划和"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要求。
5.资金条件较好
本项目拟建设资金由巴林左旗地方财政筹措。近年来,巴林左旗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稳步提高,财政收入逐年增加。为实施本项目,地方财政已做出了基本预算,为建设资金的及时到位提供了保障。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1.极大地促进旅游业发展
目前,巴林左旗在旅游功能配套建设上比较薄弱。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二期工程的建设是城市旅游发展项目,通过大力开发和改善内部和周边配套设施,使项目区城市旅游配套不断完善,从而逐渐形成未来巴林左旗重要的城市旅游综合配套服务区域。项目的建设可极大地促进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和消费。打造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品牌,扶持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并能够拓宽旅游市场,实现旅游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2.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下发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本项目的建设,是巴林左旗贯彻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可有效地增加项目区文化基础设施规模,基本满足项目区人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需求,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形成巴林左旗重要的文化聚集区,促进文化产业的全面深入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3.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
巴林左旗是少数民族地区,本项目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项目的建设,可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打开新局面。
4.落实惠民政策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项目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食粮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原有文化基础设施已难以满足需求。建设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二期工程,是发展巴林左旗文化事业,提升文化品位,促进和谐发展,建成文化强旗的必然要求。
5.极大地促进城市建设
辽上京遗址西侧和北侧即为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所处的地段紧联新老城区,并且呼应着辽上京遗址,区位优势明显。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二期工程的建设是巴林左旗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辽上京遗址建设,对遗址有效保护的同时,完善了城市的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的功能,项目的建设使其成为一个集文化旅游、城市配套、城市服务等于一体的城市功能聚集区,可进一步完善林东镇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促进城市发展规划的实施。项目的建设符合城市发展规划要求。
四、建设内容及规模: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二期工程即旅游商贸配套区占地1050亩,建设内容包括乾德门文化广场、文化生态居住区、文化及综合商业区、文化休闲街等项目。
五、资金估算及资金来源:项目预计总投资15亿元,项目资金来源为地方自筹、招商引资。
(一)社会效益分析
1. 促进三产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二期工程的建设过程以及建成之后均能带动相关各项产业的发展,其中第三产业为主,正好弥补了区域内第三产业比重较小的缺陷,从而拉动消费,带动区域GDP增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有较大的辐射效应,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带动巴林左旗向经济强县迈进。
2.符合项目区社会发展规划要求。
随着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二期工程的建设,因为各个产业的设置和业态的植入,必然为区域内提供更多的的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剩余劳力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稳定社会治安发挥了作用。使人人有工作,形成合力共同为打造更好的巴林左旗添砖加瓦。
3. 塑造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
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二期工程建成后其综合功能,不仅服务于当地市民,更向世人展现了辽上京的地域特色,大大提升了巴林左旗的形象。因此,通过区域这个美丽的窗口,外界能够看到巴林左旗的特色和发展潜力,增添对巴林左旗的投资信心和热情,从而为巴林左旗引进技术、资金、人才,开发当地资源创造了条件,促进巴林左旗的经济发展。
4. 挖掘文化特色,烘托文化氛围。
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二期工程建成后,其文化内涵必然广受关注,其文化内涵的梳理、挖掘以及表现方式必须紧紧契合辽文化这个大的命题,必须在辽文化这个大的文化领域内适当提炼和提升。辽文化在园区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出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塑造更为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形成辽文化氛围。
5. 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二期工程建成后将增加大量的人文景观,一方面优美环境不仅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空间,又保持了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使人们在绿色中享受清新的空气,生活质量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二)经济效益分析
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二期工程的建设将促进巴林左旗及赤峰地区文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商贸服务业的发展,进而拉动项目区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产值将达到5.3亿元,实现利润2.5亿元,实现3500人就业。
七、合作方式:由政府主导,合资、合作及独资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