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官渡区官渡古镇

2010-10-29 点击数:3683

  官渡区官渡古镇历史悠久,是滇文化发祥地之一。南诏大理国时期,又是滇池东北岸一大集镇和交通要冲。四千多年前就有人居住,因临近滇池,先人们以捕食螺蛳为生,长久以往,螺蛳壳堆积如山,古称"涡洞"。现存的许多古建筑就建在这一新石器时代贝丘文化遗址上。宋代以前设渡口,渔舟及过往的官船都在这里停靠,一些官员改坐轿或骑马入昆明城。成了"官渡"。明清时已成为商业、手工业发达的集镇。南诏阁逻凤在滇池东岸置拓东城,于蜗洞设渡口,作为官员使臣过往西岸的水上通道,改为官渡。  官渡古镇在昆明市东部约5公里。古镇内文化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在不到1.5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就有唐、宋、元、明、清时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

  古镇的“金刚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现存最早建造、保存完好的金刚宝座式石塔。创建于明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建在一堆螺蛳壳之上。河北省建筑科研学院工程技术人员,在此次整体顶升2.6米的巨大工程中发现,当时没有水泥,为了建造此塔,采用螺蛳壳拌黑胶泥夯实,打下几百根沙松桩固定后,再用糯米饭和糯米汤拌红土作垫层,一块一块地砌上塔石。据说当时官渡古镇千家万户的糯米都集中后用尽。金刚塔重达1350吨,经用现代科技手段抢救国宝古迹,恢复了原状。  金刚塔位于官渡古镇街南,建筑形式特殊。塔座是用砖砌成的一个方形平台,台下是四面相通的巷洞,像城门洞一样。据说,过去洞很高大,洞里可通车马。后因土层加高,泥土填满了洞内。1987年修整金刚塔时,清除了洞内泥土,恢复了原样。在座上建造有五座塔,四角的四座小塔,造型简单;中间的主塔,高出地表14.5米,分塔座、塔身、刹三部分。塔座的四角,各有浮雕力士一尊。座的四面有造型生动的孔雀、鸟身人面兽、象、麒麟等图案。座上又砌了五层莲花瓣形的砖,上面是白色圆形的塔身,四面各凿佛龛一座,龛内有浮雕佛像。容貌端庄,线条流畅。塔刹高耸插入云天。塔形颇似北京市北海公园内的白塔。如此造型的塔,在云南省独一无二。  除金刚塔外,还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妙湛寺东塔、土主庙、法定寺、文明阁、魁星阁、观音寺、凌云阁、古戏楼、三圣宫、燃灯寺、五谷寺等十多处景观及上百间保存完好的“四合院一颗印式”古民居民宅。官渡土主庙大殿的建筑风格独特。

  旧时,有所谓“官渡八景”相辉映:八景中有“古渡渔灯”,古时滇池东岸,晚间标杆上红灯笼高挂,渔船灯光齐明,犹如星光点点布满渡口,无比奇丽。“螺峰叠翠”,螺峰山顶上建有法定寺,周围柏树成林,枝叶茂盛,成了白鹭、鸦鹊群鸟栖息场所,境地幽静,层层叠翠,景色诱人。官渡古镇经修复,古韵犹存,古貌依旧。

  近年,法定寺出土一石佛,高约1米,仿四川乐山大佛原样制成。此石佛为宋代遗物,后被深埋土中。2004年8月14日,民工挖土时发现。现该石佛作为法定寺镇寺之宝,供奉于大殿门堂里。  官渡区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云南省对外开放的两大窗口:昆明国际航空港,昆明火车站货站;两大国际活动中心: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场馆,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场馆;两大经济开发区:国家级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均坐落在官渡区内。  驰名中外的世博园、云南民族村、金殿、黑龙潭、昙华寺等许多景点,都在官渡区境内。

  官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融为一体,成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胜地。  金殿,又名铜瓦寺,在昆明市东北7公里的鸣凤山上。主殿系青铜铸造,熠熠生辉,耀眼夺目,故名金殿。建于明万历30年(公元1602年),仿湖北武当山金殿的式样铸造。供奉真武像,为一道观,原名太和宫。四周建砖墙保护,有城楼、宫门等建筑。太和宫原殿移至宾川鸡足山。现存的金殿为清康熙10年(公元1471年)吴三桂修建。在金殿大梁上尚可看到“大清康熙十年,岁次辛亥,大吕月十有六日之吉,平西亲王吴三桂敬筑”的铜铸字样。殿方形,边长6.2米,高6.7米。殿内佛像、匾额、梁柱、门窗、墙屏装饰等,均用铜铸成。殿旁有小铜亭和七星铜旗一面。石级、地板、雕栏均用大理石镶砌。殿宇宏丽,造型精致。殿内有明永乐21年(公元1423年)铸大钟一口,高2.1米,直径2米,重约5吨。钟声洪亮,声闻十里。殿后有一株明代山茶树,春暖花开,花红似火。  黑龙潭在昆明市北郊14公里的龙泉山麓。传为汉代益州郡“黑水祠”。据传说,古时有十条龙作恶人间,吕洞宾把九条龙镇压于拓东古幢之下,留一条龙置于潭中,令其为民谋福。元代为道教的龙泉观,因山下有一碧潭,故名黑龙潭。潭由地下泉水汇集而成,是银汁河的源头。潭水清澈,游鱼可数。潭边围有石栏,供游人凭栏观鱼。分上下两观,下观为黑龙宫,面潭西而立,创建于明景泰5年(公元1454年)。北沿石阶而上,即上观龙泉宫,层楼迭阁,殿宇三重,雕梁画栋,光彩夺目。观内遍种奇花异草,的有唐梅宋柏和明山茶花,被称为“黑水祠中三异木”。

  昙华寺在昆明市东约3公里的金马山麓,金汁河畔,俗称“桃花庵”。原为明代一官员的别墅,明崇祯年间其曾孙捐赠建寺。有一株优昙树,相传来自印度,因名昙华寺。今古昙树依然耸立于寺内大雄宝殿旁藏经楼偏院内。以花木繁艳著称,清末住持和尚映空“以善艺花名于滇中”,使寺“花木亭亭,四时不谢”。当年培植的牡丹、春兰、雪兰、缅桂花、垂丝海棠等名噪一时,院宇清秀,曲径通幽。寺内有“朱德赠映空和尚诗文碑”,为游人所瞩目。碑在书驮殿内,高1.22米,宽0.55米。诗文系1922年初春,朱德离滇前夕书赠该寺住持和尚映空的,是一件真实反映朱德早年革命活动和思想状况的珍贵实物资料。
  位于官渡区境内的世博园,荟萃各国奇花异木和异国风情,各省、市各具特色的花木园景,吸引大批中外游人。位于滇池之滨的云南民族村,以风格各异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是云南各少数民族的缩影。世博园和云南民族村已成为昆明市的主要旅游景点,成为国内外游人的首选之地,凡到昆明的客人,均会到世博园和民族村一睹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