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县秀山镇
通海县城临水依山,前有杞麓湖,后有秀山,城镇居于中间。城周围波光澄碧,群峰列翠,点缀成一幅精巧秀丽的山水图卷。清代诗人、书法家钱南园在《雨宿通海》中写道:“孤城临水背依山,忆在江南烟雨间”,正是通海山水城郭的特色。
唐代南诏时始有通海城之称,在这里设通海都督。“通海城路”是当时安南经南诏到天竺的重要通道。“通海”的名称是取通到海上之意。《大明一统志》中却是另一传说:“相传昔水涝不通,有僧于县治东北石笋丛立处,以杖穿穴泄其水,因名通海”。宋代大理国时置秀山郡,元置通海县。
秀山在通海县城南面,有“秀甲南滇”的美誉。始建于西汉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大理国时加以扩大。全盛时期寺庙多达百座,至今留存万寿台、普光寺、紫光阁、清凉台、涌金寺等明、清建筑20多处,掩映于万绿丛中。山上的殿宇建筑,因山势而立,紧凑集中,张驰得当,既相对独立,各具一格,又相互呼应,组成绚丽而统一的建筑群。
涌金寺位于秀山顶峰,创建于宋代,是秀山上规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筑。高朗轩敞,山门前为一石砌平台,登上平台可远眺杞麓湖,波光粼粼,田畴平展。进入寺门,正中为“秀山古柏阁”,阁内悬有通海书法家阚祯兆所书匾额“千峰翠”。有一回文联:“秀山玺雨青山秀,香柏鼓风古柏香”。寺内有宋柏、元杉。古柏苍劲,香杉荫森,四五人才能合抱。清凉台建筑群始建于晚唐,后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在秀山中部,寺前浓荫密蔽,远处湖水依稀,寺后山峦高耸,凉风徐徐。寺台花木繁茂,积翠凝香。寺门悬联:“层台云敛双湖碧,古殿风生六月寒”,恰当地道出清凉台之妙。入门左转,进入“小西天”,乃一庭院,花台盆景,芳菲争妍。往北是宽敞殿堂,堂外为木质长廊。正庭再往东,步入“武侯祠”。祠内庭院中有一株大杏树,如巨伞长臂,绿荫覆地。
秀山第二古寺为山腰偏东的普光寺。始建于五代时期,扩建于大理国(公元1249年)。寺内供奉神僧李畔富。传说李到通海为僧,因见通海湖水浸淫田地,百姓稼穑艰难,他开凿落水洞,让湖水降落,湖四周出现良田万顷,百姓安居乐业。后人在秀山建畔公影堂纪念他。《通海县志》有诗人写诗赞他:“滔滔洪水一方愁,卓饬穿通入海流。在昔若无僧畔富,至今哪得秀山幽”。
寺内有砖石堆砌的“畔公塔”。塔旁有天然沙石岩一堵,中凹处蓄泉水,日夜滴落,叮咚不息,名曰“畔富洗钵地”。寺外石岩下有畔富坐化墓,有明崇祯年间的刻石碑记。
秀山的楼与亭的布局设计别具匠心。秀山有亭8座:登瀛桥东有“挹秀亭”,参天古木翠盖蔽荫,枝叶拂着亭沿,“秀色可餐”。游人可在亭中促膝谈心。在红云殿西侧有“逋翁亭”。“寄亭”是海月楼西的小亭。清凉台下东侧有“三才亭”。慈仁寺东北山顶有一方亭名“曼倩鸿亭”。由清凉亭往西,在松林古木中,有“凤仪亭”。亭中有地震记事碑,历代通海地震简况镌刻其上。涌金寺内小瀛洲的荷花池上有小巧玲珑的“妙空亭”。
秀山的楼均面北向湖而建。楼都分布在几个主要寺院中。清凉台的左右侧,建有“千峰万壑之楼”和“海云楼”。“天镜楼”位于斗天阁前。文昌宫内有“还鹤楼”。在竺国宫西侧有“海月楼”,庭中茶花桂树,清香扑鼻。逢中秋之夜,常有游人到此赏月。
秀山特有的风光与楼亭寺庙,激起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情雅兴,写下了大量诗词匾联,使秀山更添典雅清丽,文采风流。有“匾山联海”之誉,秀山风光和诗联融为一体,春日杂花生树,夏日树影幢幢,秋日红叶萧萧,冬日枝干奇屈。山北之麓,翠竹如屏;北面山腰,苍松古劲;山之西密林覆盖,灌木丛生,幽僻宁静;山之东,杉树栗树,青翠欲滴;山之南,古松新松翠盖幢幢,树涛声盈耳。
秀山纤小秀丽,玲珑剔透。名副其实的“秀”。山不在高,有秀则美。秀山海拔约1800米,由山麓至山顶不过二百多米。游人络绎不绝,尽情享受自然景色和楼亭山寺之美。
通海县河西镇西门外一里许,青山绿树中,隐隐现出碧瓦飞檐、重楼叠阁的一座古寺——圆明寺。创建于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年到1368年)。寺前有瑞莲池,池中有瑞莲阁。阁有二层,画栋雕梁,建筑精巧。每当夏季,满池瑞莲,香气四溢。瑞莲池之西,有望海楼。寺后为玉皇阁。阁前一对石狮雄踞两旁,造型威猛,刻工精细,线条流畅,形象生动,是石雕工艺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从正面看,雄狮摇头摆尾,活灵活现;从侧面看,两狮姿态各异。
通海县城临水依山,前有杞麓湖,后有秀山,城镇居于中间。城周围波光澄碧,群峰列翠,点缀成一幅精巧秀丽的山水图卷。清代诗人、书法家钱南园在《雨宿通海》中写道:“孤城临水背依山,忆在江南烟雨间”,正是通海山水城郭的特色。
唐代南诏时始有通海城之称,在这里设通海都督。“通海城路”是当时安南经南诏到天竺的重要通道。“通海”的名称是取通到海上之意。《大明一统志》中却是另一传说:“相传昔水涝不通,有僧于县治东北石笋丛立处,以杖穿穴泄其水,因名通海”。宋代大理国时置秀山郡,元置通海县。
秀山在通海县城南面,有“秀甲南滇”的美誉。始建于西汉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大理国时加以扩大。全盛时期寺庙多达百座,至今留存万寿台、普光寺、紫光阁、清凉台、涌金寺等明、清建筑20多处,掩映于万绿丛中。山上的殿宇建筑,因山势而立,紧凑集中,张驰得当,既相对独立,各具一格,又相互呼应,组成绚丽而统一的建筑群。
涌金寺位于秀山顶峰,创建于宋代,是秀山上规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筑。高朗轩敞,山门前为一石砌平台,登上平台可远眺杞麓湖,波光粼粼,田畴平展。进入寺门,正中为“秀山古柏阁”,阁内悬有通海书法家阚祯兆所书匾额“千峰翠”。有一回文联:“秀山玺雨青山秀,香柏鼓风古柏香”。寺内有宋柏、元杉。古柏苍劲,香杉荫森,四五人才能合抱。
清凉台建筑群始建于晚唐,后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在秀山中部,寺前浓荫密蔽,远处湖水依稀,寺后山峦高耸,凉风徐徐。寺台花木繁茂,积翠凝香。寺门悬联:“层台云敛双湖碧,古殿风生六月寒”,恰当地道出清凉台之妙。入门左转,进入“小西天”,乃一庭院,花台盆景,芳菲争妍。往北是宽敞殿堂,堂外为木质长廊。正庭再往东,步入“武侯祠”。祠内庭院中有一株大杏树,如巨伞长臂,绿荫覆地。
秀山第二古寺为山腰偏东的普光寺。始建于五代时期,扩建于大理国(公元1249年)。寺内供奉神僧李畔富。传说李到通海为僧,因见通海湖水浸淫田地,百姓稼穑艰难,他开凿落水洞,让湖水降落,湖四周出现良田万顷,百姓安居乐业。后人在秀山建畔公影堂纪念他。《通海县志》有诗人写诗赞他:“滔滔洪水一方愁,卓饬穿通入海流。在昔若无僧畔富,至今哪得秀山幽”。
寺内有砖石堆砌的“畔公塔”。塔旁有天然沙石岩一堵,中凹处蓄泉水,日夜滴落,叮咚不息,名曰“畔富洗钵地”。寺外石岩下有畔富坐化墓,有明崇祯年间的刻石碑记。
秀山的楼与亭的布局设计别具匠心。秀山有亭8座:登瀛桥东有“挹秀亭”,参天古木翠盖蔽荫,枝叶拂着亭沿,“秀色可餐”。游人可在亭中促膝谈心。在红云殿西侧有“逋翁亭”。“寄亭”是海月楼西的小亭。清凉台下东侧有“三才亭”。慈仁寺东北山顶有一方亭名“曼倩鸿亭”。由清凉亭往西,在松林古木中,有“凤仪亭”。亭中有地震记事碑,历代通海地震简况镌刻其上。涌金寺内小瀛洲的荷花池上有小巧玲珑的“妙空亭”。
秀山的楼均面北向湖而建。楼都分布在几个主要寺院中。清凉台的左右侧,建有“千峰万壑之楼”和“海云楼”。“天镜楼”位于斗天阁前。文昌宫内有“还鹤楼”。在竺国宫西侧有“海月楼”,庭中茶花桂树,清香扑鼻。逢中秋之夜,常有游人到此赏月。
秀山特有的风光与楼亭寺庙,激起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情雅兴,写下了大量诗词匾联,使秀山更添典雅清丽,文采风流。有“匾山联海”之誉,秀山风光和诗联融为一体,春日杂花生树,夏日树影幢幢,秋日红叶萧萧,冬日枝干奇屈。山北之麓,翠竹如屏;北面山腰,苍松古劲;山之西密林覆盖,灌木丛生,幽僻宁静;山之东,杉树栗树,青翠欲滴;山之南,古松新松翠盖幢幢,树涛声盈耳。
秀山纤小秀丽,玲珑剔透。名副其实的“秀”。山不在高,有秀则美。秀山海拔约1800米,由山麓至山顶不过二百多米。游人络绎不绝,尽情享受自然景色和楼亭山寺之美。
通海县河西镇西门外一里许,青山绿树中,隐隐现出碧瓦飞檐、重楼叠阁的一座古寺——圆明寺。创建于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年到1368年)。寺前有瑞莲池,池中有瑞莲阁。阁有二层,画栋雕梁,建筑精巧。每当夏季,满池瑞莲,香气四溢。瑞莲池之西,有望海楼。寺后为玉皇阁。阁前一对石狮雄踞两旁,造型威猛,刻工精细,线条流畅,形象生动,是石雕工艺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从正面看,雄狮摇头摆尾,活灵活现;从侧面看,两狮姿态各异。
通海县城北面是杞麓湖,又称“通海湖”。湖畔平畴千顷,烟柳迷茫。当天空一碧如洗时,湖水显得特别湛蓝,远远眺望,分不清哪里是天色,哪里是湖光。这奇景被称做“湖水拖蓝”。
湖东南面落水洞附近悬岩峰嵘,峭壁高峻。当水位高于落水洞时,岩边湖水形成一圈圈漩涡,漩涡越到洞中心,速度越快,最后漩水下沉入洞,只听到山岩肚内响声如雷。
通海有的三堂木雕隔子(隔扇),雕刻精细,构图严谨,造型生动。来通海的游人都要目睹此艺术珍品。这三堂木雕隔子出自民间工匠高应美之手。通海小兴村和通海县文化馆内的三堂木雕隔子,是高氏木雕艺术的结晶。另有一堂隔子,为法国一家博物馆所收藏。
县文化馆保存的隔子是高氏晚年的作品。全堂隔子计六扇,每扇分刻上、中、下三幅画面。上面一幅为主体,精雕细刻六个历史故事:“马跳澶溪”、“醉笃吓蛮”、“父王访贤”、“左慈戏曹”、“龙凤呈祥”、“捆子上殿”。中、下两幅线条流畅,构图简朴,刻着“三娘教子”等故事和《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同上幅细镂精雕层次分明的众多人物、花鸟、亭台楼阁形成鲜明对比。在六个故事中共刻了69个人物,形象各异,栩栩如生。除人物外,还雕刻了龙、凤、麒麟、白鹤、龟、蟹、鱼、虾、牛、马、骆驼等动物,松、柏、梅、竹、牡丹等植物,舟船、桌椅、宫廷、花园、房屋、楼、台、亭、阁、桥梁、文房四宝、刀枪剑戟、旌旗等建筑或器物,以及波涛、流云、山岩等自然景色。在长90公分,宽30公分的木板上,雕出如此众多的形象,一般要镂空三层,有些达五层之多,底层还衬以“万”字花纹。画面组合严谨,质感和立体感很强,刀法简洁明快,极富表现力。刻画人物形神兼备而更重神似。确是独具特色颇为罕见的木雕艺术珍品。
通海的花桩盆景,形式多样,盘根错节,布局立意独树一帜,是别具韵味的盆景奇葩。通海桩景栽培历史悠久,明末清初即开始。近年来出口海外颇受好评,在广交会上也受到欢迎。
通海土特产有的酱油、豆沫糖等。在云南,有所谓“通海酱油禄丰醋”之誉。通海的传统产品豆沫糖,清代已远近驰名,已有两百多年历史。“香甜酥脆,入口无渣”,确非过誉。曾被国家评为“优质产品”,远销省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