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荔浦县蒲芦瑶族乡
蒲芦瑶族乡位于荔浦县西北部,东与两江、大塘二乡接壤,南与茶城乡为邻,西与鹿寨县拉沟乡交界,北与花篢乡和永福县堡里乡毗连,全乡总面积259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蒲芦街,原名葫芦,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3’,北纬24°32’。因其地被一河流环绕,形似葫芦而得名,后演变成今名。
蒲芦瑶族乡地形南北狭长,大部分属泥盆纪地层,北部木带、牛角湾、石练等地为寒武纪古生代砂页岩或碳质页岩,土壤种类主要有淹育型、潴育型、沼泽型水稻土和酸性紫泥土、水化红壤、中层砂页岩黄红壤黄泥土等。全乡地势南、西、北三面高,东面低,属中、低山区,古板尾海拔1241米,为全乡峰。:壳内有木带河、蒲芦河、下龙河三条河流。其中蒲芦河全长49.9公里,河口年均流量5.8l立方米/秒。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8239千瓦,可开发3853千瓦,由于地属山区,山高谷深,日照少,气温也相对偏低,年均气温18.7℃。
据《蒲芦乡记》记载,明代以前,蒲芦山区一片荒凉,虎狼出没,人迹罕至。明代初至清代,始有人从湖南、山东、广东、江西等地陆续迁来,垦荒种地,建村筑寨,经过三百余年的繁衍发展,蒲芦如今已成为瑶、壮、汉等多民族聚居区。
蒲芦设乡,始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当时称蒲芦乡公所。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荔浦县调整乡镇,蒲芦与荣香合并,称定西乡。新中国成立之后,又于1950年4月将蒲芦从定西乡划出,独设一乡。1984年7月,撤原蒲芦公社,设蒲芦瑶族乡。至1997年底,全乡辖古立、万福、万全、黎村、甲板、蒲芦街、福文、桥东、下龙等9个村委会,116个自然村,11 727人,其中瑶族4219人,占总人口的35.98%。
蒲芦瑶族乡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达1660毫米,土地肥沃,极适宜各种林木和农作物生长。农业、林业是当地经济的传统主导产业。全乡总面积365 452亩(河流、道路和村庄除外),其中林地247 765亩,占67.7%,荒地106 185亩,占29%,旱地5454亩,占1.49%,水田6048.7亩,占1.65%。
农业生产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水稻是当地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各村均有种植。解放前即种两造,早稻亩产约150公斤,晚稻约50公斤;其次是玉米,多种于旱地,亩产一般在50公斤以上,近年来引进一些新品种,产量进一步提高。红薯的种植也相当普遍,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全乡每年种植面积都在1500亩左右,亩产200公斤~250公斤。解放前,当地群众为解决主粮不足的问题,还经常在田头地角间种、套种一些其他杂粮作物,如高粱、粟米、子、荞麦等,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在农村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主要表现为花生、黄豆种植面积扩大,部分农户在一些过去长期种植水稻的水田里改种了用于出售的水果、蔬菜和其他经济作物。
蒲芦瑶族乡林业资源丰富,林木种类繁多。解放前,由于交通不便,出境困难,当地绝大部分林木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无人问津。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当地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蒲芦丰富的林木资源逐步得到开发和利用。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受当时“左”的思潮影响,对林木的采伐、使用缺乏科学的认识,“重采伐、轻造林”一度给当地的森林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80年代以后,一方面党和政府逐渐认识到了植树造林的重要性,不断加大政府的造林力度;另一方面,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山界林权得到明确,利益直接与农户挂钩,农民的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使得蒲芦乡的造林面积不断扩大,全乡木材蓄积量有所增加,森林覆盖率也随之提高。
此外,以家庭养殖业为主要形式的畜牧业在蒲芦乡经济中也占有相当比重,是当地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养殖的畜禽品种主要有猪、牛、鸡、鸭、鹅等,其中以养猪最为普及和大宗。一般家庭,一年可以出栏生猪2~3头,除春节宰杀1头外,其余出售。养牛多用做畜力,但少数家庭也养来出售。桥乐村的专业户陆某,曾养牛达数十头。但近年来,全乡养牛量呈下降趋势。饲养的鸡、鸭、鹅主要用于自食,当地瑶人好客,每遇客至,往往杀鸡宰鸭以待,异常热情。
荔浦县作为广西经济十强县,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但蒲芦瑶族乡乡镇企业却相对落后。
蒲芦瑶族乡物产以山区产品最具特色。毛竹、香菇、木耳、茶叶等均有一定产量。石川、公敢、石练、木带等地所产的大江茶,色泽好,味道香,在桂东北地区颇为知名。乡境内还盛产野生药林。当地瑶民采集自制成药,用以出售,行销很广。
新中国成立前,蒲芦瑶族乡境内没有公路,村寨之间只有山径相通,路面狭窄,春夏时节,杂草蔓生,行走极为不便。解放后,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道路建设。先后修建了茶城-蒲芦、蒲芦-九択、蒲芦-下龙、蒲芦-万福、蒲芦-黎村、黎村-万福、万福-古立等不同等级的乡村公路。目前全乡9个村公所和大部分村屯都已通公路,每天有数趟客车往返于蒲芦与县城(荔城)之间,全乡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
蒲芦瑶族乡学校教育始于民国九年(1920年),当时由六枧塾师黎作芒在桥乐村陆有章的田洞新屋开办了l所小学,学生20人,教学采用中华民国新编课本。此后,集成、甲板、蒲芦等村也先后办起了乡村小学。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整个定西乡(含今茶城乡)共有国民中心小学2所,村国民小学24所,中心校教师、村校教师各25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蒲芦瑶族乡的学校迅速发展,学校、教师、入校学生等在数量上均有大幅度增加,年级结构更合理,除小学外,还在蒲芦街创办了1所中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部分学校建起了钢筋水泥结构的教学楼和宿舍楼,校舍条件进一步改善。至1997年底,全乡共有小学9所,中学l所,教职员工105人,在校学生1071人,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蒲芦瑶族乡瑶族主要有李、盘、黄、邓等姓氏,主要集中在蒲芦的9村48屯。据民间传说,他们原居湖南千家峒,清顺治九年(1652年)因战乱迁至广东,后辗转迁徙到广西的昭平、贺县、茶城、桂林、永福等地,最后定居在蒲芦山区。当地瑶族多聚族或聚姓而居,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方面均表现出较浓郁的民族特性。他们普遍认同盘瓠为自己的始祖,每当家庭(或村屯)人丁不旺、种养不顺或疾病缠身,往往立即请盘王(即盘瓠),向盘王许“人丁愿”、“五谷愿”、“六畜愿”或“消灾除难愿”,若干年后,若添了丁、种养顺了或灾祸消了,就在冬季或正月择吉日还盘王愿,以感谢盘王的护佑。盘王节为当地瑶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经济生活方面,蒲芦瑶族以耕种山地为主,历史上曾长期以山地生产的玉米、山芋(岭芋)、红薯、木薯等为主食,新中国成立后,瑶族群众将部分山地开垦为一些水田以种植水稻,但由于山高水凉,灌溉不便,水稻产量尚不能自给,山地杂粮在日常生活中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上一篇:广西桂林市灌阳县西山瑶族乡
- 下一篇:广西桂林市资源县河口瑶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