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源镇是天峻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县域东南部,地处青海湖西北部,柴达木盆地东缘,全镇总面积1576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2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峻,气候高寒。青藏铁路和“315”国道横穿镇境,交通十分便利。全镇下辖12个牧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8480人,其中:牧业人口2709人、城镇人口5771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集地区,有藏、汉、回、蒙古、撒拉族等民族,藏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81%,流动人口1.5万人。
新源镇地处315国道沿线和青海湖主要支流布哈河流域,区位优势、地理环境适于发展高效生态畜牧业。至2008年底,全镇共有存栏牲畜14.5万头只,母畜比例达62%。共产各类仔畜8.9万头只,育活8.2万头只,成活率92%;成畜减损2320头只,损亡率1.6%;出栏牲畜6.9万头只,出栏率48%。全镇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23元,同比增长17%;输出牧区富余劳动力389人次,占全镇劳动力的16.3%,实现劳务收入320万元。
今年以来,按照“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科学合理利用草原资源为基础,以推进草畜平衡为核心,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关键,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的总体思路,积极推广建设“梅陇模式”为典型的生态畜牧业基地,已初步发挥效益,并呈现如下特色:一是牧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天峻山”牌青海省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农产品”为依托,坚持群众自愿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发展畜产品加工、牛羊育肥、犊牛羔羊销售等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个,带动牧户近450余户。通过“传、帮、带”,广大牧民入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56%的牧户加入了合作社。初步形成了牛羊肉加工、羔羊犊牛销售等主导牧业产业,产业化带动经营能力持续提高。二是畜牧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重要方面,整合各类资金3000万元,加大畜棚、围栏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建设养畜。已建成牲畜暖棚405栋、6.5万平方米,贮草棚296栋、5920平方米,维修及新建围栏草场167万亩,种植饲草料2000亩,修建牲畜免疫注射栏78处。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实施投资2500万元的布哈河沿岸水毁再造林建设、黑土滩治理、生态补偿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畜牧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并进,不断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四是以草定畜工作顺利推进。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工作,全面完成了草地产草量测定和载畜量核定,制定了减畜工作方案,落实了减畜措施。共核减牲畜8100个羊单位。五是促进了草地有偿流转。依托区域优势,引导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通过有偿流转转产牧民的草场,不但提高了草地的管护和利用水平,同时又促进了草地集约经营。通过契约方式,流转草场12万亩,由合作社或养殖能手经营,调动了草场使用者建设草场、保护草场的积极性。六是拓宽了牧民增收渠道。牧民通过草场、牲畜作价入股、按股进行分红和草地有偿流转,首先使牧民的基本收入从体制机制上得到了保障,同时还通过在合作社打工或为养殖大户务工,取得一份工资收入。促使一部分有专长的牧民在享受分红的同时,从畜牧业生产中脱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拓宽了增收来源,使牧民收入结构正在发生转变。如梅陇村人均年纯收入达7000元。50%以上的劳动力从畜牧业生产中分离出来转向二三产业,牧民收入中畜牧业收入占40.7%,第二产业占9.9%,第三产业占49.4%。七是生产经营方式不断转变。积极调整种养结构,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以建立生产基地、牧户进行合作联营、发展订单牧业等形式,初步建立了“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牧户”的产业格局,传统的分户经营方式逐步向市场化、集约化、规模化转变。八是畜种改良步伐进一步加快。把加快畜种改良和本品种选育作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突破口,加大种畜鉴定、淘汰和引进力度,共引进藏系种羊800只、藏羊本品种选育和牦牛复壮步伐加快,牲畜个体生产性能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