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的“加减法”
景区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红色圣地、革命摇篮、全国
减法一:减非旅游常住人口为生态环境保护让位
2005年5月,井冈山人做了一个最大的“减法”:将市委市政府搬迁到了30多公里外的厦坪镇。山上除留下旅游管理部门外,其他行政机关单位全部随之搬迁。时任井冈山市委书记、现任江西省旅游局局长王晓峰说:“当时将党政机关往山下搬迁,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保护景区生态环境。”这一迁,全市100多个党政机关、数千名干部职工随之下山,干部职工的家属为了工作、生活的方便,也陆续搬家下山,山上常住人口大大减少。井冈山管理局党工委副书记、副局长刘晓明介绍说:“这次搬迁,山上的常住人口减少了上万人,为山上经常处于饱和状态的旅游接待一下子空出了近万张床位。”当然,也有人对搬迁不理解。“搬迁后,我们上下班来回要跑六七十里山路,有时因加班晚了还坐不到班车,回不了家,只好在办公室睡沙发。”市委机关干部小张告诉记者,“最初也有点不理解,感觉有点折腾人。现在不会了,山下办公和生活条件都比山上好,特别是看见井冈山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感到政府机关搬迁确实对景区发展有好处。”井冈山党政机关的下迁,为保护生态环境带了一个好头,取得了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
减法二:减多头管理变三驾马车各行其道为并驾齐驱
2006年以前,井冈山分属省林业厅直管的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省农业厅直管的井冈山垦殖集团和井冈山市政府三家共同管理。三个“婆婆”都来管理这座总面积不过1300平方公里(核心区261.43平方公里)的地域,由于互无隶属关系,利益和职能交叉,矛盾冲突频发,造成该管的没人管,不该管的抢着管。“地域分割加条块分割”和“一个山体,多家分治”的结构严重制约了井冈山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井冈山旅游的整体优势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为解决这个问题,井冈山市又做了一次“减法”,通过向上级部门言明利害,积极争取,成立井冈山管理局的请示得到省委省政府的批准。井冈山垦殖集团、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管理权限一律下放到地方,变成井冈山市下属职能部门。三个“婆婆”只剩下一个,先前各行其道的“三驾马车”变为融生产、经营、保护、管理于一体的“并驾齐驱”。2006年6月,井冈山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专门负责井冈山旅游业的统一管理、规划和建设。井冈山市和井冈山管理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有分有合,具体工作有所侧重,旅游的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这为井冈山旅游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减法三:减多头执法实行景区执法的综合统一管理
大体制理顺后,井冈山又面临着各职能部门多头执法的问题。为此,2007年,井冈山专门成立了井冈山综合执法管理机构,对涉及景区土地、城建、环保、工商和旅游投诉等方面的问题实行统一执法,统一管理。新成立的井冈山综合执法大队成为井冈山各职能部门相关政策法规的具体监督执行者。执法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人员从各行政职能部门抽调过来,并不需要增加更多编制。这只规范化、专业化的执法队伍成立后,立即在整理市容市貌、清理景区违章建筑以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等综合治理工作方面大显身手,使井冈山城市面貌和旅游市场秩序大为改观。在井冈山管理局2009年综合执法情况的报告中,记者看到了以下成果:2009年,在景区范围内共发放通告和温馨提示名片各1000余份;出动宣传车60余辆;教育追客拉客人员500余人,处罚20余人;收缴兜售物品120余件;受理投诉40起;排查购物超市19家,影视厅3家,餐饮店79家,查处欺客宰客馆店9家;调查处理涉嫌违规旅行社1家,宾馆1家,私营景点1家,漂流公司2家,查处违规人员100余人;规范摊点38个。2009年,门票稽查共查处各类案件465起,包括说服教育、纠正违规、规劝补票122起,金额达62万元;查处倒票案件2起,导游套票事件3起,游客殴打工作人员强行进入景区事件1起;全年罚(没)款16.7万元,销毁假导游证40本,防止套票36起,挽回门票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万元。
加法一:加大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近年来,井冈山采取上级要一点、自己拿一点,民间筹一点的办法,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极大地改善了景区生态环境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使游客进得来,出得去,住得舒适,游得尽兴,购得愉快的目标。他们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改善大交通。构建了以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景区公路为主的快捷、方便的立体交通网络,旅游的可进入性大大提高。
加法二:为红色旅游的表现形式拓展空间。
井冈山共有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旧居100多处,其中21处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全国的
加法三:从“红色井冈”到“多彩井冈”
面对时代前进的脚步,井冈山的发展之路又在哪里?井冈山人的回答是:做加法,走红色摇篮,生态井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于是,以体验式教学、红色拓展项目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旅游产品,以龙潭、水口、笔架山等绿色景点为主要线路的精品绿色旅游产品,以山林穿越、野外拓展、越野车驾驶为主要项目的蓝色旅游产品,以各种会议、培训团队为主要对象的金色旅游产品,以客家饮食、客家风情为主要形式的古色旅游产品被逐步开发出来,形成了“多彩”的井冈山旅游产品体系。人们可以在“红色朝圣之旅”中到黄洋界走一段红军小路、在八角楼前听一堂传统教育课、爬北山烈士陵园向革命先烈献一束花、去农家乐吃一顿红军套餐、到革命博物馆学唱一首红军歌曲、往茨坪看一场红色歌舞;可以在“绿色观光之旅”中登上笔架山上用最生态最环保的方式修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