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建筑中心——山西晋中平遥
平遥地处山西省晋中地区腹部,太原盆地南端,总面积1253平方公里,人口45万,距太原90公里。平遥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交通便利,商贸发达,是我国现存较好的四座古城中最完整的一座古城。
平遥,史称古陶,相传为帝尧的封地。春秋时为晋国属地,战国时属赵国。秦置平陶县,西汉置京陵、中都县。北魏始光元年( 424),改平陶为平遥至今。
平遥古城位于县境北部。旧有夯土城垣,相传为西周大将尹吉甫所筑。明初,为防御外族南扰,于明洪武三年(1370)在旧城垣基础上重筑扩建,并逐步完善为砖城。城池周长6163米,墙高10——12米,上有垛口、敌楼、角楼、奎星楼和瓮城等建筑。
整个城池面积2.25平方公里,平面布局形似龟状,有“龟前戏水,山水朝阳”之说,俗称“乌龟城”。古城整体空间布局井然有序,以南大街为中轴线,市楼跨街而过,对称式布局,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清虚观,右集福寺。城内街道有“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之称。道路骨架纵横,大街小巷分明,空间尺度宜人,街巷名称雅致。沿街筑二层阁楼,开设店铺,后接四合院,形成前街后宅功能明确的格局。现今逐步开辟成明清商贸一条街,很受游人欢迎。
平遥古城的特色,在于古城内基本以古建和民居为主。民居多为四合院形制,沿中轴线有几套院组成,中间多为矮墙、垂花门楼分隔,形成二进和三进的“日”和“目”字型基本布局形式。主建筑正房为三间或五间砖拱券窑洞,前面建木构披檐,明柱上有雀替和木雕。屋顶为平顶,有的上筑照壁,风水楼;东西厢房及倒座南房,均为单坡向内坡木结构瓦屋顶,街门一般在中轴线左侧倒座梢间或轴线上,街门对面有影壁。像这样保存完整的四合院大约有400多处。
平遥人杰地灵,哺育了许多杰出人物。历史上有西晋文学孙楚,东晋文学家孙盛,玄言诗人孙绰;有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党组织创始人之一侯士敏、刘胡兰式的抗日女英雄梁奔前。当代也涌现出了许多神州栋梁,学界名流。有经济学家李予昂、外交家郝德青、历史学家候外庐、美术家李琦、现代文学研究专家王瑶、歌唱家郭兰英、作曲家巩志伟、语言学家侯精一等等。这些杰出人物,是平遥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遥文物古迹众多,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处(城墙、双林寺、镇国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处(文庙大成殿。慈相寺、市楼、清虚观、日升昌票号旧址、金庄文庙),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0处。
平遥物产丰富,推光漆器驰名中外,起源于唐代开元年间,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其特点为色泽光亮,质地坚硬,耐火耐熨,技艺精湛,既有实用性,又有欣赏价值。平遥牛肉从明代中叶就驰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早在40年前就被评为全国美味佳肴食品。还有长山药、槟果等许多农副产品,远销国内外。
近几年来,平遥古城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日本建筑专家几度来平遥考察,认为“平遥古城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而且也是全人类的文化财富。”联合国“人类居住中心”专家也说“平遥是世界古建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