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旅游产业开发>>项目策划>>正文
项目策划

旅游发展篇——焦作现象

文章来源:    点击数:3028    更新时间:2009-1-6 14:26:43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 焦作旅游异军突起:连续7个黄金周接待游客人数、实现门票收入位居省辖市;旅游业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不足1猛增到2006年的10.5;实现了由“煤城”到“中国旅游城市”、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成功转型;焦作还荣获了“焦作山水”、“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太极圣地”、“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等众多旅游知名品牌。焦作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被誉为“焦作现象”。

  焦作旅游的成功发展,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号工程”。发展旅游业是市委、市政府这几年来的头等大事,被列为“一号工程”。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旅游发展工作,在全市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做精焦作旅游业这一思路,每年都有一个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文件出台,先后出台了《关于进行第三次创业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关于做好假日旅游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制定了鼓励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为旅游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及优良的发展环境。

  二是精品工程。在发展旅游业之初,我市就把“焦作山水”作为焦作最响亮的品牌来塑造,这一准确定位对于今天的成功是非常关键的。围绕“焦作山水”的旅游定位,在北部太行山一线,营造以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青龙峡、峰林峡五大景区为主的自然山水峡谷景观;在中心城区,建设以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龙源湖公园、森林动物园三大主题公园为特色的城市休闲娱乐景观;在南部黄河一线,开发以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万里黄河观嘉应观、韩愈故里等景点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如今,焦作市已经形成了以自然山水游为主,历史文化游、休闲娱乐游、体育健身游、科普知识游、民俗风情游、工业参观游、农业观光游、黄河湿地游等配套发展的旅游产品体系。

  三是营销工程。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名度,取决于营销工作。我市始终把宣传促销放在突出位置,建立了成熟的营销网络,使宣传促销延伸到哪里,客源市场就发展到哪里。为提高焦作旅游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我市确立了“占领巩固市场,强力开拓第二市场,积极发展第三市场”的营销思路,市财政每年拨出500万元经费进行宣传促销活动,从而形成了稳固的客源市场。

  四是服务工程。规范化、人性化、个性化的接待服务,是焦作旅游富有魅力的品牌。为使游客一进入焦作,就处处感受到焦作旅游省心、便利、贴心的服务,我市先后出台了《焦作市旅行社管理暂行办法》、《焦作市导游人员管理若干规定》等6个规范性文件,整理汇编了各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每年年初,市旅游部门都要对全年旅游行业培训工作进行部署,对不同旅游企业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师资力量提出要求,同时邀请北京旅游总公司、南京金陵旅游干部管理学院、南京格瑞旅游策划公司、上海旅专等国内知名院校、企业以及外国专家学者前来讲学,并先后选派60余名旅游管理人员赴华东师大、上海旅专及武汉大学等院校进修学习,吸纳先进的业务知识。此外,焦作旅游系统还针对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信仰、不同身体条件的游客,设计了数十条各种各样的旅游线路,使每一位游客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旅游线路。

国内专家学者纵论“焦作现象” 

   “焦作现象”不单是旅游现象

    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方创琳

  “‘焦作现象’不仅是旅游现象,更主要的是借旅游促进城市职能、产业转型的综合现象,是多种转型成功实施的结果。”接受采访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方创琳一再强调。

  方创琳认为,焦作的城市转型主要通过了“四条路径”:一是资源开发由地下转为地上,走综合开发之路;二是经济结构由“黑”变“绿”,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三是旅游发展由温冷变为火暴,走旅游旺市之路;四是废物利用由废变宝,走循环经济之路。通过“四条路径”的转型,焦作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焦作的城市地位从单纯的煤炭中心向区域经济中心转变,城市经济基础从以煤炭为单一主导的资源型经济向以多元主导的综合性现代工业城市转变,城市人口主体从以工矿职工为主体向以现代城市居民为主体转变,城市性质由原来的煤矿工业城市向综合性工业城市、山水旅游城市等综合发展转变。

  新世纪以来,我国旅游界最值得关注的事件之一就是“焦作现象”。在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上搜索“焦作现象”,可以找到大约18万篇相关报道,在量级上几乎可以与我国最知名的旅游景点相比,其被关注程度可见一斑。“焦作现象”就是以发展自然山水旅游,代替将要枯竭的煤炭资源开发,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并取得成功的现象。“焦作现象”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经济转型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对于焦作旅游今后的发展,方创琳建议,一是坚持不懈地做强、做精、做好;二是将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搞综合开发,发掘文化底蕴,提升焦作旅游的文化品位;三是在旅游开发中注重生态保护,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四是加强中心城区服务设施的改善,为游客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着力打造配套旅游产品

    访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旅游室主任王诚庆

  “‘焦作现象’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话题,是与时俱进、谋求科学发展的范例,是努力拼搏、开拓创新的硕果。”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旅游室主任王诚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解读“焦作现象”。

  王诚庆说,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使国民得以跳过无弹性的生存门槛,开始追求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支付能力增强,发展旅游业具备了初步的需求条件。“焦作现象”出现的根本保证,就在于焦作市委、市政府创造性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高层战略决策精神和本地实际以及当地各部门的集体智慧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地区全面发展的系统性指导思想和操作办法,使焦作旅游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王诚庆说,“焦作现象”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对外地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既借鉴又创新,而隐藏在这背后的是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的游客至上的观念、强烈的进取意识和孜孜不倦的创新追求。焦作的旅游营销工作做得非常精彩,对传统营销手段不断进行再研究、再比较、再评价,进而充分发挥想象力,形成了新的营销手段。旅游行为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即有钱、有闲、有情,只有打动了旅游者的“情”,才能激发旅游者将“钱”和“闲”投向旅游目的地。焦作市的许多创新思路和创新举措,正是瞄准并牢牢抓住了旅游者的“情”这个关键因素。

  对焦作旅游业的下一步发展,王诚庆说,国内旅游市场的空间还很大,需要进一步开发和挖掘。焦作应该在稳定和巩固国内市场上下功夫,同时对国际市场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焦作目前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是以焦作山水为主题的观光游,而这种观光游发展虽然迅速,但市场终究会趋于饱和,应着力打造休闲娱乐游、体育健身游、工业参观游、历史文化游、黄河湿地游等多种配套旅游产品,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在细节上丰富旅游内涵

    访上海复旦大学旅游系主任夏林根 

  “焦作旅游业,正在从争取大客流量向争取游客群体发展,从简单粗放型向高质优质型转变,从政府主导行政管理型向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型转变。”这是上海复旦大学旅游系主任夏林根教授对“焦作现象”的认识。 

  作为“焦作现象”课题研究组组长,夏林根在当初焦作旅游异军突起、很多学者怀疑“焦作现象”到底能否持续时,就撰文提出了“焦作现象”是中国旅游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夏林根说,在2004年“焦作现象”国际研讨会上,“焦作现象”的基本内涵是速度。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焦作现象”也在发展中嬗变,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具体来说,其本质意义在于为经济转型、发展旅游业建立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现实标本,一些有益、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在促进焦作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仿效、应用的经验。 

  夏林根说,注重细节,把焦作打造成游客心目中的旅游目的地,是焦作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焦作山水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知名旅游品牌,但还应不断深化主题,不断开拓市场,增强焦作山水的竞争力。同时,焦作旅游要取得持续发展,应在自然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开发乡村旅游、文化休闲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并把旅游市场放在东南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占领最有消费潜力的游客市场。

  夏林根说,旅游是游、购、娱、吃、住、行六大要素的综合性体验。为此,应有专门的机构、人员来编制完整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立足旅游消费市场的需求,打造旅游产品的特色,拉长旅游产品的链条,并对游客的不同层次、客流来源、消费水平等结构进行细化分析,指导旅游产品开发、宾馆基础建设等,以保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做到既“卖”山水又“卖”健康

     访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王衍用

  “焦作旅游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根本性变化,不但打造了世界地质公园、焦作山水、太极拳三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题品牌,而且成功创建了中国旅游城市,树立了焦作新的对外形象。业内外人士把这种变化称之为‘焦作现象’。在我看来,‘焦作现象’其实是一种精神体现,即敢为人先、真抓实干、精益求精、永不满足的精神。”这是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王衍用对焦作旅游业快速发展最直接的感受。

  王衍用说,焦作地理位置优越,北依太行,南邻黄河,不仅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还有浓厚的文化资源。通过两天的了解和考察发现,焦作旅游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确实不简单,但是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首先是城市建筑没有特色,没有自己的个性,个别地方比较脏、比较乱;其次是通往景区的道路绿化还不够,路两侧建筑比较乱;第三是景区内设施规划也不太合理,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焦作要想建成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还必须努力,进一步加以改进。

  作为中国知名旅游规划专家,王衍用对焦作旅游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一是深化经济类型,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区域经济转化。每年来焦作旅游的人不少,但是真正在焦作当地吃、住、娱的人却非常少,要拉长产业链,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带动旅游业全方位、多角度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强营销宣传,实现从资源营销到景观营销再到环境营销、文化营销。焦作山水要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可以打出太行山水、太极文化的品牌,形成从地下到地上、从大山到大河、从太行到太极、从山水到文化营销的模式。三是要既“卖”山水又“卖”健康。焦作山水在全国也不多见,焦作要将山水与太极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既“卖”山水又“卖”健康。此外,焦作发展旅游业不能停留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要深化“焦作现象”,让焦作人游焦作、河南人游焦作、外地人游焦作、外国人游焦作,这将有力地促使焦作的社会经济再创辉煌。

  旅游特色的灵魂是文化

    访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

  “山水也是一种文化,既包括古代名人雅士对山水的理解,又包括现代人对山水的认识。焦作在发展山水旅游的同时,要将对山水景观的科学解释、幽默解释、趣味解释融入山水文化中,因为旅游特色的灵魂是文化。”谈到焦作旅游未来的发展,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中肯地对记者说。

  作为的旅游研究专家,李明德在讲到增强焦作旅游文化内涵时说:“目前,焦作已经充分认识到以名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对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但主要问题是还没有找到更好的表现形式和展现手段。”

  “文化资源不仅仅指的是历史文化资源。因为有些文化现象已经融入历史,还有相当多的文化现象是一种现实存在,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品位、生活情趣。这些新文化现象也应该作为新的资源来对待,尤其是在发展具有时代特征和时尚魅力的旅游业时。所以,焦作旅游的发展还应该瞄向近代、现代社会产生的大量新的文化资源。”谈到如何利用文化资源发展焦作旅游时李明德说。

  当谈到焦作旅游的品牌时,李明德说:“焦作最为宝贵的是山水品牌和服务品牌。但是,品牌的意义不仅仅是每个旅游者的体验和感受,还更应该体现在市场意义的层面。所以,焦作品牌应该发展的方向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品牌。焦作应鼓励更多的企业创造自己的品牌,与山水品牌和服务品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是社会品牌。焦作要提升社会公共服务产品的品质,让外来旅游者和本地居住者都能感受到方便舒适。三是城市品牌。焦作应努力使城市的旅游功能更加完备、休闲氛围更加浓郁、区域地位更加突出、文化品位更加独特、自然环境更加生态,让城市真正成为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依托。”

 

“焦作现象”大讨论----关注焦作旅游 解析焦作现象

我曾三次去过焦作,次去是出于好奇,焦作也搞旅游?第二次去是求证,想再验证一下自己次的意外和惊喜,焦作的山水,为何如此打动我?第三次去,则是想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来了。

焦作的旅游业,三年前还鲜为人知,但目前已经在河南旅游业中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成为一匹最大的黑马。最近的连续四个旅游黄金周,焦作旅游业都在河南名列榜首,旅游综合收入由三年前占全市GDP的不足1%,增长到目前占全市GDP5.6%。焦作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被业内人士称为“焦作现象”。

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核心的“焦作现象”,之所以为人关注,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焦作旅游业的发展,体现了当地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业的勇气与智慧.

其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在1999年之前,焦作仍是一个以煤炭、化工、冶金、建材、轻纺等工业为主导的中等规模工业城市。随着该市进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实现第三次创业的重要时期,该市市委、市政府大胆提出了“旅游带动战略”,并在全市范围内做了大量工作,统一全市人民的认识。在传统的发展观念得到更新之后,焦作全市上下便迅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经过三年来不懈的努力,最终确立了以“四大景区、十大景点”为核心的焦作山水旅游新格局。焦作走上了一条通过发展旅游业来提升整个城市经济层次的崭新道路。

这里地处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因而旅游资源具有自然人文相融,雄中含秀,南北兼长的特色,体现了多样性、丰富性、复合性、差异性和富集性等特点。焦作发展旅游业,更是明智之举,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就业,增收创汇,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最终,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将使整个城市由传统的“工业煤城”转化为一座现代化的新型城市。

其二,政府全力引导当地旅游业的发展。1999年之后,焦作迅速确立了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发展战略,旅游业成为当地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在旅游业发展初期,焦作市将政府主导机制的巨大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是近年来,焦作又形成了以焦作山水景观为主要特色的旅游产品和功能完备的旅游服务体系。市委、市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全市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建设和保护,不断投巨资对景区进行规划建设,发现和开发了许多新景点。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下,焦作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展开。该市有关部门先后投资5亿多元进行了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的建设。该市政府还连续两年拿出500万的宣传促销专项经费,用于本年度的全市旅游宣传促销。同时以景区创A和中心城区创建中国旅游城市为载体,进一步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使当地形成了以焦作山水景观为主要特色的旅游产品和功能完备的旅游服务体系。几年来,市委书记秦玉海经常给旅游部门指方向、明思路,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善抓龙头的市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市长毛超峰、副市长贾武堂等领导同志也多次深入各景区了解情况,对景区的规划建设及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各级领导对焦作旅游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焦作旅游业的火爆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其三,努力塑造和传播焦作的旅游品牌。长期以来习惯于发展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的焦作人,几年来以积极的姿态,在旅游市场上不断寻找、学习和把握旅游业的发展规律。他们把塑造“焦作山水”的品牌形象作为突破口,努力从提高焦作旅游的知名度上做文章。1999年以来,焦作市有关部门充分利用电视、报刊、杂志、广播、互联网等多种传播方式,对焦作山水进行了大范围、深层次、立体式的宣传;精心策划举办了多项专题宣传活动;以大型节会为载体,不断推出新的旅游卖点,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的类型和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