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旅游业巨变 避暑之都品牌效应凸显
第十二个五计划即将到来,回眸贵阳旅游业5年发展历程,一串串飘红的数据佐证了贵阳旅游业的5巨变——旅游接待人数较2005年的450万人次增加了1.5倍多,年接待人数达到3000万人次,旅游收入由当年的50亿元猛增至现在的300多亿元,是2005年的6倍多。这一串数据攀升的背后,是贵阳旅游打造“品牌”的实际行动作为支撑。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以从未有过的“品牌效应”一路引领贵阳旅游。
【品牌确立】
“避暑季”、“温泉季”成贵阳旅游的“名片”
城市品牌的强力打造,是贵阳市发展旅游业以来最突出最重要的大手笔,在十一五期间中,贵阳旅游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了联合国亚太七大机构颁发的“中国避暑之都”称号,这一称号让贵阳市拉开了长达五年的避暑之都旅游发展历程,精心开展“避暑季”活动,并到全国各地进行强力推介,大幅提升贵阳旅游形象的主题活动,已经上升为贵阳旅游业发展中的主流。上百条旅游线路围绕避暑季设置而推开,全市的外宣活动以避暑季为中心,各大旅游企业用避暑季大做文章……为了拓展避暑季外延,拉动贵阳四季旅游,如今,以冬游贵阳为主题的“温泉季”也粉墨登场,夏天避暑休闲,冬季温泉养生,“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温泉之城”的城市品牌已获得海内外游客的广泛认同。
这个自然资源优厚、生机蓬勃的西部新兴城市,正向世人展示出宜游、宜居、宜业的诱人魅力。每年,从海内外前来体验爽爽贵阳的游客均以40%的速度增长。
【品牌引领】
贵阳旅游实现跨越式飞跃,出入旅游人数发生重大逆转
在“十一五”的后三年,我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两大经济指标以年均超过40%的速度迅猛增长。过去,贵阳旅游一直处于外出旅游人数高于入筑旅游人数的困局,在2009年10月,贵阳旅游人数首次出现入筑人数超过出去旅游的人数。今年1至9月,贵阳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992.57万人次,同比增长20.3%;实现旅游总收入329.7亿元,同比增长41.19%。
过去,贵阳旅游一直在寻找发展的支撑点,是品牌的确立和打造,让迷惑中的贵阳旅游出现了生机和希望。据悉,在贵阳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品牌的意识渗透进了每一个旅游企业、每一个区市县促旅游求发展的营销行动里面。从旅行社设立的避暑季品牌线路,到贵阳乡村民俗生态景点的打造,做大做强,做出品牌,已经形成共识。今年中旬,贵阳力推的乡村旅游民俗生态品牌“圣城五韵”,在全国同业的品牌里已小有名气,旅行社纷纷将之纳入行程,海内外的游客们体验到了贵阳乡村民俗的无穷魅力。
【品牌推动】
贵阳旅游业从普通服务业转变为支柱产业
五年前,旅游业还只是服务业中的“一员”,旅游业的总收入不及全市经济总量五分之一,十一五期间,正值国家西部二次开发的好时机,贵阳市的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旅游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发展随之深化,城乡的基础设施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旅游接待设施的提升,旅游业本身具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日渐显著。
近几年,国家提出民生工程,使得旅游业这一特殊服务产业,作用更加突出,旅游业渐渐成为三产中的龙头老大。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我每年都要拿出数千万元,促进旅游消费,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一产损失二产补,二产损失三产补的战略,旅游业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据统计,近年我市旅游业的总收入已相当于全市GDP的11%,旅游业已跃居我市支柱产业的地位。
【品牌效应】
推动旅游基础设施从弱到强
2005年,贵阳市的星级宾馆酒店仅有二三十家,一次解决的入住人数不足两万人次,旅游车队为零。2010年,贵阳市已有星级酒店69家,五星级酒店2家,经济型酒店160家;在建即将投入使用的五星级酒店超过10家,旅游车队发展至17家,具有现代化高科设备的旅游车辆已达800余辆。
旅游景区档次不断提高,目前,贵阳市已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各1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