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县域经济快讯 >> 正文
县域经济快讯

生态建设为县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文章来源:青海日报    点击数:2227    更新时间:2010-9-29 9:54:12    

凡是到过门源的人,置身于满目葱茏、生机盎然的“绿色长廊”浩门川时,都会被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所吸引,无不感到心旷神怡……这一切得益于该县坚持不懈地实施“生态立县”战略。

  “十一五”期间,该县把林业项目建设作为谋发展、增投资、上规模的重要抓手。1998年到201013年间就累计投资2.1亿元,重点实施了以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体系、国家生态重点建设县工程为龙头的林业四大项目,有效保护了228.13万亩天然林和152.79万亩的公益林。累计完成人工造林9.8万亩,退耕还林()6.2万亩,荒山荒滩种草7.99万亩,模拟飞播造林4.2万亩,封山育林33.94万亩;绿化县乡公路200公里;义务植树500余万株。通过多年的保护和建设,门源县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26.79%提高到2007年的35.1%,增长8.31个百分点;森林病虫害成灾率连续多年控制在3‰以下,防治率达到了100%、监测覆盖率提高到了95%以上,实现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三赢”。

  良好的生态建设为发展生态旅游业打下了基础,加之门源独有的百里浩瀚的油菜花海、广袤无垠的黄金牧场、壁立千仞的岗什卡雪峰、静谧深幽的仙米国家森林公园、穿越时空的古迹遗址、迥异多姿的民族民俗文化……更加赋予了门源发展生态旅游的巨大潜能和打造高原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门源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层次推介、高水平经营旅游产业,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重点培育和扶持,确立了“3345”的发展思路,促成旅游业由低层次开发向高层次建设迈进。同时,大力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效益转变、景区建设向打造精品转变、宣传推介向品牌塑造转变,确保了县域旅游业有了持续发展的动力目标。门源百里油菜花海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先后投资2900万元资金,建成了圆山观花台、照壁山等重点景区,完成了各景区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今年,又首次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开工建设了投资1000万元的自驾车宿营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了三条旅游公路建设项目,确定了克图岗隆石窟、仙米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建设规划。有力挖掘摄影采风、登山冒险及民族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内涵,并完成“金门源”等7个旅游商标的注册,使门源享有“中国西部最美花海”、“我心中最美十大景观”等众多美誉。为积极适应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旅游业发展趋势,门源县组建成立了“金门源”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了游客服务中心,改造升级了餐饮业接待水平,加大了小城镇建设力度,初步形成了有一定档次和规模、功能较齐全、协调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

  “十一五”期间,门源实现游客接待量250.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73亿元,实现年均分别增长26%33%的飞跃,促使县域生态旅游步入了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门源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门源县将突出生态建设这一中心,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努力构建绿色门源,积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示范区。大力实施生态保护项目,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的支撑点和助推器,期间将完成总投资7.72亿元的23项林业建设项目和11.7亿元生态与环保项目。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立足“十一五”发展中的经验和成效,进一步挖掘生态环境保护和促进农牧业、工业,特别是旅游业等发展的结合点,打造绿色有机高原生态农牧产品、生态旅游、民族民俗文化等一系列品牌,力争使绿色经济成为门源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石生莲马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