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形势和任务
我国是农作物生产大国,同时也是病虫灾害多发国家,常见农作物病虫害种类有1600多种,这些病虫害的频繁发生,对农作物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日益突出。特别是蝗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小麦条锈病等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的呈加重发生态势,严重威胁粮食稳定发展。受异常气候和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今后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形势将更加严峻。需要系统总结近年来我国植保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深刻分析今后植保工作面临新形势,提出“十二五”期间的植保任务和应对措施。
植保公共服务体系得到强化,为农业稳定发展、粮食连续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两个理念,不断完善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三大机制,坚决打赢区域性重大病虫歼灭战、局部性重大病虫突击战和重大疫情阻截战“三大战役”,实现了飞蝗不起飞、土蝗不扩散,小麦条锈病、水稻“两迁”害虫等重大病虫害不暴发成灾,苹果蠹蛾、稻水象甲等重大疫情不蔓延危害的防控目标,总体损失基本控制在5%以内,为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连续六年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工作推进上,重点取得了以下四个方面的进展:
一是初步确立了政府主导的公共植保体制。公共植保理念得到了认真落实,全国已有24个省、281个地市、1622个县成立了政府主管领导挂帅的病虫防控指挥机构,病虫防控工作已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在公共植保理念引领下,河北、江西等6省出台了地方性植物保护法规,依法确定了植保公共职能。有10个省区市的省级植保机构实现了参照公务员管理,全国90%以上的植保机构成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江西、浙江两个省成立了植物保护局,一些地、市、县农业部门也相继成立了植物保护局,有效稳定了全国植保队伍。
二是建立完善了属地管理、联防联控的工作协调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要求,逐步形成纵向分级负责、横向联合协作的病虫防控工作机制。针对蝗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草地螟、条锈病等跨区域迁飞性、暴发性、流行性病虫害的特点和防控要求,成立了川藏青西藏飞蝗、北京周边地区蝗虫、草地螟等病虫防控协调机构,开展了信息共享、技术协作、配合密切、责任明确的区域联防联控行动。针对局部地区突发性病虫害,各省区市都建立和完善了应急防治预案、物资储备、队伍组建、快速反应相互配套的应急防控机制。针对苹果蠹蛾、红火蚁等重大植物疫情,建立了区域疫情阻截协作组,有效控制了病虫的危害和疫情的扩散。
三是积极探索了专业化统防统治的组织方式。据统计,目前全国有各种防治组织18万个,工商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的有1万多个,从业人员24万人,小麦、水稻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比例分别达到10%和18%。专业化统防统治的积极推进,为实行分类指导、分区治理,切实打好“区域性重大病虫歼灭战、局部性重大病虫突击战和重大疫情阻截战”三大战役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病虫预测预报方面,利用中央电视台实时发布全国重大病虫害的趋势预报,1500多个县、市普及了电视预报,达到农业县的60%以上。
四是基本构建了网络化的病虫害监测与控制体系。新世纪以来,国家累计投资了45亿元,投资建设了1000多个病虫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初步形成了中央、省、地、县四级病虫害监测与防控体系,显著改善了病虫监测预警、疫情阻截、应急防控的条件,建立了水稻、小麦数字化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了植物检疫审批的网络化管理,全面提升了我国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植物疫情监管阻截能力和重大病虫防控能力。植保工作水平有明显提高,全国病虫监测对象种类由15种增加到26种,中长期预报准确率提高5-10个百分点,水稻病虫和重大病虫周报已基本实现数字化,重大病虫防控处置率普遍达到90%以上,在19个省区设置3000个疫情监测点,基本形成了东北沿边、西北沿边和东南沿海三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大大提高了重大病虫监测时效性与防控效果。
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广大植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在植保工作的方针和理念上进一步形成了广泛共识,植保工作的思路进一步清晰,植保工作的任务和责任进一步明确,植保工作的作用和成效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