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县域经济快讯 >> 正文
县域经济快讯

宜都县域经济典型报告 连续6年获省级先进

文章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点击数:5592    更新时间:2010-3-22 9:57:53    

  节能降耗  循环经济渐成气候

  绿源生物技术公司以廉价的老茶叶为原料,提取抗氧化剂茶多酚,与东阳光公司合作生产胶囊,茶渣发酵后免费给茶农作肥料;宜化楚星公司利用余热锅炉发电,延伸合成铵产业链,效益提高10倍;明亮生物公司的黄豆饼粉给东阳光公司生产红霉素原料药,其衍生物提供给长江药业生产成品药;天峡鲟业有限公司将现代科技植入传统产业,利用微生物生态净化循环水工业化养鱼模式,带动2700多个鲟鱼养殖户增收3亿多元。

  围绕资源和产业特点,宜都构建企业内部循环、区域内企业间循环、资源综合利用循环体系,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完善循环体系,推动循环经济链条的延伸。

  近年来,宜都引进产业互补链条配套、循环经济项目141个,组织实施循环技术攻关项目64个,开发节能新产品154个,突破了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今年,宜都安排300万元财政贴息资金,支持规模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和技术创新。

  统计数据显示,宜都市去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9.1%,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8.8%,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5%,循环经济占全市规模企业产值比重达70%

  创优环境  全民创业和谐共振

  “落户园区的企业基本没有跟政府要税收优惠政策的,吸引他们的还是这里的经济、人文环境。”宋文豹说,只要是高新技术企业,搞循环经济,国家都有相关产业扶持政策,我们的职能就是把这部分用足。

  从“招商”到“选商、安商”,宜都经济发展质量大幅提升。工业园区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5家,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3家,每公顷工业用地投资强度达1500万元,综合排名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省级开发区前列,成为全国百家科学发展示范园区。宜都已超越招商引资阶段,着重选商和“营商”,投资5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可进驻创业园区进行培育。

  一手抓“航空母舰”的引进,一手抓“快艇军团”的壮大,是宜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经验。

  宜都17.1万农村总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人数达12.81万人,占总劳动力的74.9%。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本地能人就地创业和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市里还创办了中小企业创业园,拿出2.73亿元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新增1000万元担保基金扶持全民创业,担保贷款已达3.52亿元。目前,全市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机械电子、新型建材四大产业已吸纳5万名农民工就业;茶叶、畜牧、水产、柑橘四大农业产业安置了2万名农民工。

  去年,宜都新增民营企业400家,总量已达1000家,年产值50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4000户,总量达1.3万户。这些“快艇军团”在这片沃土成长速度惊人,假以时日,又将成为新的航母。

  在宜都,“四大家”领导班子成员常年活跃在经济建设一线,定点联系帮扶企业;不少退居二线的干部,也都主动请缨,到开发区包片负责,为企业排忧解难。正是这种鼓励创业、包容失败,锲而不舍的全民创业良好氛围,才孕育出宜都这个中国民营经济投资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