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县域经济快讯 >> 正文
县域经济快讯

走有特色生态型县域经济之路

文章来源:广西日报    点击数:2238    更新时间:2009-12-24 10:29:55    

        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措施。资源县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区域特色,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生态型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一、推进项目带动战略,增添发展活力

       项目建设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效的途径和办法。资源县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积极发挥项目带动效应,增添发展活力。一是抓好项目策划、编制、储备和申报工作,积极构建“谋划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跟进、滚动发展的项目建设格局;二是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的体制、机制和方式,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有效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成功率;三是做好项目建设兑现工作,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督促项目业主加快建设进度。

二、实施资源整合战略,构建有序发展平台

       整合资源、有序发展,是科学发展的要求。在这方面,资源县的做法有:一是抓旅游资源整合,打造精品旅游。从根本上解决分散经营造成的投入小、市场份额小、景区与景区之间的恶性竞争现状,以及精品线路策划和推介空白的窘境。二是抓林业资源整合,做足生态文章。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建立生态补偿资金机制。三是抓水电资源整合,实现自然资源向经济优势转变。

三、发挥生态产业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资源县积极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发展思路,发挥生态产业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一是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资源县依托生态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科技为动力,努力改善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农业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以西红柿、红提、百合、猕猴桃、茶叶为主的“一乡一品”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

       二是发展生态工业,夯实县域经济基础。发展工业才能真正挺起县域经济的“脊梁”。资源县坚持把环保、清洁和科学含量高作为准入门槛,本着“政策引导、注重质量、优胜劣汰”的原则,将有限的资源用于规模大、效益好、产业链长的企业上,形成了以水电、风能、矿产品、竹产品加工为主的生态工业发展模式。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舞活三产龙头。资源县内有资江和浔江两大水系,是长江和珠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也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为了做强生态旅游,资源县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浪田瑶寨民族风情生态村旅游开发规划》等十个相关规定,严格做到“先规划,后开发”,避免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依托纯生态旅游资源,推出资江漂流、百卉谷生态游、八角寨徒步登山游,五排河自然水域探险游等精品生态旅游线路。同时,大力推进生态观光农业旅游产品开发。

四、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带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由之路。引导农民有序进城,减少农民数量,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镇化的根本途径。资源县以城北新区为龙头,以中峰、车田、梅溪、瓜里为重点,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建设更加适宜人居、消费、创业的生态县城、文明县城。一是把握特色,科学定位,高起点编修城镇建设规划。二是与发展经济相结合,推动城镇化建设。资源县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努力做到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以特色经济为基础并与之融为一体的城镇化建设之路,城镇建设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三是与深化制度改革相结合,以非农化提升城镇化。四是与项目建设相结合,以项目建设带动城镇化。资源县还注重发挥项目建设的杠杆效应,撬动民间资本在市场建设、房地产开发等方面掀起投资热潮,拓宽筹资渠道,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展现文化特色,“建管并重”高品位塑造城镇新形象。资源县坚持把城镇化建设同改善发展环境、创建优良人居环境、提升品位结合起来,在城镇化建设中始终把文化建设贯穿于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充分挖掘富有桂北风情的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黄永跃 作者系中共资源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