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县域经济快讯 >> 正文
县域经济快讯

沧桑巨变六十年 巴州明天更美好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5489    更新时间:2009-10-21 10:05:41    

四川巴州区幅员2562平方公里,人口142万,辖48个乡镇,3个城区街道办事处,是全国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造林绿化模范县、平安农机示范县和全省和谐社区示范县、农业产业化先进县。

  【上卷:发展篇】

  新中国成立的60年是沧桑巨变的60年,也是巴州区旧貌换新颜的60年。60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区(县、市)委、政府组织带领全区(县、市)人民,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努力克服诸多困难,集中精力推进发展,务实创新寻求突破,各项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农村经济实现大跨越

  巴州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1949年以来,巴州区粮食生产克服了十年九旱、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等因素的制约,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在波动中不断攀升:1949年粮食总产量14.33万吨,2008年粮食总产量57.4万吨,增长3倍,年均增长2.3%。畜牧业生产扭转了“一大二公”的单一发展局面,逐步形成了以专业化生产基地和现代化养殖为示范,以农户适度饲养为主体,专业、联合等多种形式并存的生产经营新格局。2008年出栏生猪163万头、家禽469万只,实现畜牧业产值30.1亿元。

  60年来,巴州通过强基地、育龙头、建协会等方式使农业产业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全区发展特色经济作物26万亩,培育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家,发展农村各类专合组织198个,从业人员达7.3万人,九镇果药苗研究会等5家专合组织被评为“全省百佳协会”。

  2008年,全区粮食播面和产量实现了“双增”,再次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这标志着全区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农业发展首要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产粮大县地位,确保了农民“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至2008年末,全区建新农村116个,硬化通乡、村水泥路290公里;整治山平塘270口,打井建池5800口;大力实施“五改三建”工程,农民改厨改厕17400间、改圈6900眼、建沼气池1800口。农村达到了“五化”,实现了“五通”,面貌焕然一新。

  工业经济发展速效并进

  解放初期,巴州工业主要以农副产品简单加工和小农具生产为主。水、电、气、路等工业发展要素一片空白。

  经过60年的发展,全区现有各类工业企业4307家,从业人员23000人,其中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28家;工业总产值达到2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8亿元,实现主营业收入16.87亿元,工业总产值在1949年不到1000万元的基础上扩大了220倍。尤其是2004年至2008年的4年间,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5%以上。工业载体快速发展,现已建成市工业园区、南坝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的曾口化工产业园区,前期工作也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发展环境日益优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助推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全区工业经济正处于良性发展轨道,展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

  巴州工业也从当初的单一生产加工发展到食品饮料、丝绸纺织、医药化工、机械电器、轻工建材、电力生产与供应等多行业齐头并进,产业结构也从新中国成立初的农副产品简单加工发展到了以农副产品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同时,食品饮料、纺织丝绸、医药化工、机械电器、轻工建材五大优势产业给巴州的工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基础设施建设欣欣向荣

  新中国成立初期,巴城的街道(含巷)仅3条,不足1公里,而且宽度都在7米以下;的建筑是古老的木楼,更多的是低矮的泥瓦房。城区没有电,更没有路灯,没有专用的排污水管道。2008年底,老城区大小街道达80条,总长85公里左右,主要街道路面全部铺上了沥青砼,两边都有了用彩色釉面砖铺成的人行道,其余小街小巷也全部进行了硬化;区内不仅有了完善的供水设施,也铺设了遍布全城的地下排污砼管沟;建设了城市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生产绿地等各类绿地327.8公顷。

  60年间,巴州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变。1957年与毗邻县全部通车,1964年实现片区间通车,1978年实现乡乡通车。1993年10月底撤县建市后,巴州相继掀起了以干线公路改造、县乡标美路建设、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的三轮交通大会战。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把交通建设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大力发展通道经济。2008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3687.17公里,其中:省道143.437公里、县道408.433公里、乡道780.4公里、村道公路2354.9公里,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区(市)为中心,辐射乡镇村,干支相连、四通八达、方便实用、安全快捷的城乡道路交通网络。

  民计民生显著改善

  解放初期,巴州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吃了上顿没下顿,全家老小一架床,几口人一床被,出门步行,几世同室,没钱上学,没钱看病。这些涉及到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等方面的民生问题是历届党委政府最关心和最关注的话题。

  巴州区采取政府主导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5%以内。1986年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相继建立了失业、工伤、生育、医疗保险制度,并在部分乡镇推行了农村养老保险。今年初将全区城镇集体企业、下乡返城知青中5000多名超龄人员全部纳入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截至2009年5月底,全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6280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15767人,工伤、生育保险参保20464人,月人均领取养老金在1000元以上。

  自2005年以来,全区新建农村客运站51个,实现乡乡通油路,90%的行政村通公路;投入资金5199万元,新、改建集中供水工程97处、分散供水工程9113处,解决39个场镇349个行政村14.45万人饮水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投入资金8.92亿元,新建和改造校舍26万平方米,其中新增校舍面积10.7万平方米。稳妥推行“一乡一校”制,整合教育资源,累计解决近5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难和城镇超大班问题。试点建设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12所,建“留守儿童之家”76个,干部联系留守儿童15600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投入资金1.77亿元,新增医疗卫生机构18个医务人员703人。截至目前,80%的乡镇卫生院实现“一无三配套”,乡镇医院均配备有“新五件”;60%以上的村卫生站达到甲级卫生站标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85%。2008年农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农民看病已实现“小病不出村,住院有新合”的新格局。“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得到切实解决。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新中国60年来,历届区(县、市)委紧紧抓住党员队伍、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批又一批在思想政治、能力作风上更加成熟和坚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人才队伍。1985年以来,先后整顿283个后进村党支部、74个区级部门和乡镇软弱班子。1998年,全面推行村(居)两委班子公推公选。特别是2005年以来,51个乡镇、街道全面实行书记、乡镇长(办事处主任)竞争上岗,13个政府部门重要职位领导通过“两推一述”产生,区、乡、区级部门近100名党政正职接受社会民主测评,公开考选了10名区级部门副科级领导干部,400余名机关中层干部交流轮岗,引进专业技术人才600余名,5500名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2000多名党员成为致富能手,“三级联创”、“三向培养”、“一村一名大学生”、“三支一扶”、“万名干部下基层计划”扎实推进,一大批干实事、真爬坡、敢破难、魄力大的干部和人才充实到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下卷:展望篇】

  60年间,滔滔巴河水哺育的一代又一代朴实、吃苦、感恩的巴中人的为区域经济发展、壮大建言献策、身体力行;川陕苏区孕育的“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红军精神和苦干实干的巴中精神,进一步得以弘扬和传承,鼓舞着巴州人民开拓奋进!

  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冲锋号角已经吹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巴州区委、区政府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两个加快”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的重大发展战略,按照“打基础、兴产业、重民生、上项目、抓重建、强改革、保平安、促和谐”的工作思路,着力发展特色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两大进程,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发展成果惠及于民,确保社会和谐进步。

  强力抓好项目工作,推进基础建设实现新突破

  项目是发展的载体。全区上下将进一步强化抓项目带全局的发展意识,狠抓项目,扩大投资,促进增长,夯实基础。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社会事业、灾后重建等方面,抓好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机制、一笔经费”的办法,大马力推进项目实施。同时突出项目监管,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要深入推进开放合作,主动出击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借助外力促进发展。

  积极构建大交通,更加主动配合“六路”建设。立足“对接大交通,完善内环线”,加快5条内环线建设,继续抓好农村客运站、渡改桥、客运码头规范建设和管理,实现交通建设突破性发展。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实行城乡联动,以工业化提升农业产业化。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坚持工业兴区的发展方向不动摇,坚定走资源开发与承接产业转移相结合的路子,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做大工业经济总量。

  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按照“一村一品”的模式,充分发挥我区果蔬生猪、优质粮油和干果药材等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园区、生猪产业发展园区、马铃薯示范基地。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稳定粮食生产;以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为抓手,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突出解决农村“四难”,推进民生改善实现新突破

  按照省委“改善民生、解除民困”的要求,认真实施八大民生工程,加快破解农村“四难”,着力在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加大社会救助等方面惠及百姓。大力实施通乡通村工程,力争今年实现全部乡镇、35%的村通水泥(油)路,加快解决农村“行路难”;实施分散和集中供水工程,加快解决农村“饮水难”;用好重建资金,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实施贫困学生救助,加快解决农村“上学难”;加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试点工作,加快解决农村“看病难”。完善就业服务政策,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切实解决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扶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完善农村“五保”、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和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规范健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制度,认真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发展环境实现新突破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增强党员干部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研究和解决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深化对巴州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探索巴州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办法,努力使理论学习成果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到科学发展上,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大力开展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努力实践“六个转变”,逗硬落实“三问”。深化行政效能建设,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公开承诺制、民主评议制和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制,建立健全社会评价发展环境制度,认真解决不作为、乱作为、不诚信、低效率等问题,着力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巴州又好又快发展。

  巴州区正处于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期和加快发展的转折期,区委、区政府将以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四个特别”和市委“八个更加注重”的要求,大力开展“学习王瑛精神,争做朴实、吃苦、感恩的巴中人”和“两深入”、“三群众”主题活动,带领全区142万人民,围绕省委“两个加快”的总体要求,坚定不移地奋力加快“两个强力推进”。我们坚信,巴州区必将奏响科学发展的崭新乐章,在巴州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描绘出全新的锦绣画卷。 巴州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