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快讯
南川实施“扶贫资金股权化”探索 农民变股民
文章来源:重庆日报 点击数:1433 更新时间:2016-8-16 14:31:39
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这是一次农村改革的深度探索。去年以来,南川探索“扶贫资金股权化”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有效破解了“三农”发展难题,加快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探索源于现实。截至2014年底,南川农业人口约占全区总人口的70%,农业总产值占GDP的20%以上,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按照3000元的扶贫标准,南川仍有42533名贫困人口,几乎占农村总人口的10%。
思路决定出路。既要普适性,又要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如何让农村封闭式经济向开放型经济提升,让农村的资产不再“沉睡”?该区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寻找到了路径——扶贫资金股权化。
2015年,按照股权化要求和“资金入股、配股到户、保底分红、脱贫转股、共享收益”的原则,南川开始启动“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借此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去年,该区河图镇长坪村将21.6万元扶贫资金折合股本注入畔园猕猴桃专业合作社,54位贫困群众成为了“股东”。按照约定,合作社未产生利润及利润在100万元以下时,每年按入股扶贫资金的8%进行分红;利润达到100万元以上,则按照利润的5%分红。
无独有偶,该区三泉镇风吹村也在去年进行了扶贫资金股权化试点:3个大户牵头,65户村民自愿参加,以土地或现金入股,组建了老马水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老马水果蔬合作社已陆续获得现金入股147500股,土地入股53600股,整合了160余户、600余名村民的800多亩土地。
农业产生效益所需的周期较长,短时间内专业合作社或许无法产生较高利润,但扶贫效应已经凸现出来。以老马水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去年底发放了18.6万元务工工资和2万元股息分红,贫困户普遍受益。贫困户郭定友就是通过在合作社务工获得17802元工资,实现了就业脱贫。
业主同样感受到了变化。畔园猕猴桃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娟原本对扶贫资金入股持有不同意见,认为这笔钱不多,却要让企业背负相应的社会责任,是个负担。但经过一年多的运转,她的看法有了改变:“大家都成了当家人,主动管护,主动学习生产技术。过去‘扎牢篱笆防村民’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了。”
南川区扶贫办相关人士表示,扶贫资金股权化,有利于发挥产业资金的“造血功能”,建立产业资金与贫困户股权化利益联结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为“失能弱能”贫困户提供稳定可持续的资产性收益。在“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改革引导下,南川的农村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自我滚动发展的空间和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农民既得到了“鱼”,更学会了“渔”。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三变”改革,南川探索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的新路子——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把破碎的土地集中起来、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扶贫资金整合起来、传统种植改变过来,通过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股权化扶贫,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2015年,南川整合各类扶贫资金1108万元入股贫困村合作社或企业,发放首批分红资金55.9万元,惠及20个贫困村1118户贫困户、3878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44元。今年以来,该区继续加大力度整合涉农产业资金3900余万元,纵深推进扶贫资金股权化改革,40个贫困村实现全覆盖,预计贫困户分红收益达230万元以上,人均增收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