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县域经济快讯 >> 正文
县域经济快讯

湖北省都市农业转型的“智慧样本”

文章来源:湖北农业信息网    点击数:1178    更新时间:2015-12-11 14:32:03    

 

地处华中腹地的湖北省武汉市,是全国首批“智慧城市”,也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今年9月,武汉与京津冀地区、上海市等8个地市区一起名列“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作为中部发展战略支点,有着武昌首义“敢为人先”精神的武汉,再次成为华中乃至全国的改革创新排头兵。
“坚持重中之重,用‘从0到1’颠覆式创新思维,全力支持‘互联网+农业’相关产业的创新与探索,促进都市农业‘脱胎换骨’,实现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同步发展。”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对于全市“互联网+农业”这样定位。
武汉市市长万勇认为,城市创新不仅只有工业、商业,更要有农业和生态,缺少了农业的智慧城市“名不副实”。武汉要聚焦全国智慧农业示范城市目标,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走出一条生态、安全、良性、互补具有武汉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发展之路,让改革红利借助“互联网+”惠及更多农民、市民。
前瞻谋划,全域布局,全程覆盖,产城融合。2015年7月,武汉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意见》,“互联网正逐步成为全市农业发展的新引擎。”武汉市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武汉市副市长刘立勇介绍,在政策的引导和助推下,全市“互联网+农业”以市级智慧农业指挥中心为塔尖,以区级指挥中心为骨架,以云计算为基础,以“物联网、电子商务、乡村信息站、涉农数据管理”四个全覆盖为主要支撑的综合管理应用体系已经初步建成。截至10月底,全市涉农电商销售总额达到240亿元,同比增长105%,物联网应用覆盖面积5万亩,生产效益环比增长10%以上。在农产品价格整体疲软的情况下,农业依然显示出强劲发展势头。
“互联网+农业”,“+”什么?怎么“+”?武汉市“互联网+农业”发展有哪些进展和成功经验?近日,记者专程赴武汉进行专题采访。
一头联着电脑,一头联着大地,物联网在生产中“无所不能”
初冬的武汉,尽管没有北方那样大雪纷飞,但依然寒气逼人。11月28日,走进武汉市江夏区的凡华农业科技园,大片的蔬菜大棚内却鲜见劳作的农民。而在园区一隅的办公楼,生产负责人徐斌却“清闲”地看着电脑。
“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在办公室就可以对大棚生产进行管理。”面对询问,徐斌将电脑转了半圈面朝记者,边操作边介绍,“大棚内新安装了智能控制系统,连接管理电脑,既能实时看到大棚内作物生长情况,也可以根据作物特性和季节设置相应参数实现自动或手动控制大棚内的设备,还可以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在外移动控制。”
10月底,在第十二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互联网+农业”展区,记者看到东西湖区农科所技术员陈方的手机上,也装着这样类似大棚管理的APP软件,遮阳、通风、灌溉、施肥、补光、换气、温控……尽在“指”上。陈方说,使用该设备后,每座3000平方米的智能观光温室每月可节省人工、农药、化肥、水电等生产成本2800元。
在新洲区凤凰镇的东方神农生态农业公司,农作物的生产计划、种植环节在物联网系统上一目了然,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在手机上与公司网上客户服务系统互动,查看到农作物的生产环节以及检测结果。公司负责人介绍说,这不但让消费者买得放心,也促进了公司蔬菜品牌推广,同时也让下个季度的生产计划安排得更有底气。
相比与大棚等设施农业,畜牧、水产等物联网应用普及更广。江夏区金龙畜牧公司总经理雷贤忠告诉记者,两个月前,公司自筹200多万元启动了智能化畜禽养殖系统建设项目,目前已经进入全面调试阶段,项目建设完成后,一年的养殖成本将可以节约50万元以上。
据了解,农业物联网一般是将传感器节点布局生产场地,构成监控和感知网络,采集各种信息,通过各种自动化、远程控制的设备,从而实现产前监测预警,产中智能管理,产后物流追溯。
“农业物联网不仅仅是实现生产的智能化,同时还将极大挖掘农产品附加值。”江夏区农委主任黄东海告诉记者,目前该区组织研发了区级综合管理应用平台,不仅生产者可以通过该平台免费下载相关软件系统,管理生产所有环节,同时也可以通过下载的软件系统在线申请农产品销售身份证——“二维码”,产品生产二维码的同时主动集合产品生产的相关信息生产“产品电子档案”,与产品“绑定”,“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将最大限度地获取产品相关生产信息,更安全、更放心”。
今年全市重点在设施农业、水产、畜牧、大田环境监测4类物联网开展典型示范,仅蔬菜基地应用面积就新增1万亩以上。武汉市农委主任谭本忠介绍,已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和养殖小区实现了养殖环境视频监控、环境温度控制、自动分捡、喂料和清粪。膳必鲜、木兰养殖场、喜鹊湖蟹业等3家农业企业物联网应用技术入选农业部116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
0元创业、0元开店,涉农电商创业“风生水起”
“加上‘双11’的战绩,预计今年全市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可以突破300亿元,是去年的一倍以上。”据武汉市农委信息市场处处长胡体良透露,武汉的农产品电商规模已位居全国方阵,在淘宝、京东等平台销售进入前十的食品类企业中,武汉占有三席。用“风生水起”形容武汉农产品电商发展,并不为过。
从武麻高速黄陂东出口下来,约一刻钟就到了黄陂蔡榨街,在周梅家田村,一座并不起眼的“民居”就是东乡养蜂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阮爱功的加工厂。
“别小瞧这厂,一年输出1500万元产值呢。”有着多年“追花逐蜜”经历的阮爱功曾经也为这“甜蜜事业”差点摔了跟头,3年前他在武汉市内还开有6个蜂蜜实体专卖店,如今都已关门大吉,“还好两年前做起了电商,产品不愁卖不说,还解决了合作社蜂农销售问题。”
说起电商经验,阮爱功头头是道。他告诉记者,黄陂是中国十大养蜂基地之一,收购价也略高于一般产地,蜂蜜易保存、反复购买性强、营养价值丰富,非常适合互联网销售。“价格高点不要紧,只要产品质量好,我已经把刚大学毕业的儿子送去继续攻读电商管理课程,今后想把电商做大,营销水平低了肯定不行。”
“立足江夏,辐射湖北及全国特色农产品产区。”湖北未来家园农业科技公司在江夏区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面积4000平方米,集线下展示、线上销售,电商人才培训于一体的综合体大楼,项目负责人程安民说,目前已经有50余家企业、上千农产品入驻,0元创业,0元开网店,吸纳近百名青年就地开展农产品电商创业。
不仅卖全国,还要卖到全世界。对于电商的信心,蔡甸区荷香源农业公司的信心更足,口气更大,步子也迈得更快。该公司负责人介绍,拟在原有电商业务基础上,依托大数据打造面向全球的“华中地区跨境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为本区及全市乃至华中地区的农业企业和用户提供包括全球推广、跨境支付、智能物流等一体化服务,实现“武汉货,全球销”。
农产品电商离不开冷链物流。从事冷冻冷藏食品供应链的武汉良中行公司“集配号”负责人陈弘浩说,“集配号”立足打造基于供应链服务的电商平台,主抓集贸市场批发的大客户,冷链物流直接送达。
生鲜农产品电商如何运作?武汉家事易公司通过“基地直采、网络预订、智能配送、社区菜箱”的模式成功突破这一瓶颈,年产值数千万元。而即将投入运营的武汉海吉星国际绿色农港,也将营销模式开始聚焦在电商上,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江夏区委副书记张贵达认为,制约农业发展关键瓶颈问题之一在于产地与市场的对接不畅,传统的流通模式中,农民基本上没有“话语权”,在农产品“价格分成”中处于底层,承担最大风险,获取最小利益。电商具有信息开放性、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等特性,可以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进行“直连”,“极大地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据武汉市农委资料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涉农电商企业发展到6家,过千万元的达10余家,初步形成了以自建网站、与第三方电商合作、商务平台自营以及与物流公司合作等模式为基础,以大型超市、涉农企业、合作社、基地和小型加工厂,以及个体网商等为主体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良品铺子、周黑鸭、良中行等企业采用B2B、B2C相结合的模式使其线上交易额突破亿元大关。
家门口收件,家门口就业,乡村信息服务点让农民“一站式触网”
说起农村信息化,自然让人联想到网络问题、流通问题、农民不会用电脑,不会用智能手机等。这些问题在武汉各新城区,一个乡村服务站,基本上就可全部解决,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他们说,互联网在农民心里已不再是“海市蜃楼”,而是一件摸得着、看得到的好事。
“家门口收快递,真是方便多了。”年过六旬的李泽家是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劳七村村民,4个儿女先后在外成家立业,以往儿女给他们寄点东西都是先寄给远在10多公里外城区的亲戚,得知村里的信息服务站可以代收取快递后,他时间挨个给儿女“报喜”。
“轻轻松松多赚。”劳七村信息服务站是年轻的乡邮员樊鹏和妻子一起开的小卖部承接的“业外活”,他介绍,信息站配备电脑、无线网、大显示屏等相应设施,除了收发邮政报刊等任务,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信息查询、网上交费、网络代购、售卖土特产等服务,使村民足不出村就地体验便捷的互联网生活服务。“生意比以前好多了。”
11月24日,江夏郑店街12316信息服务站里,20出头的乡信息员周思思正在满面笑容接待来访村民,手把手示范手机上网等信息工具。周思思是本地人,信息站是她毕业后的份工作,翻阅服务站近期的服务台账,除了咨询农业生产问题,还有问车票改签等生活问题。她说,不管是来电还是来访,我们都要热情接待。为解决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武汉市积极开展农业互联网人才培训和创新孵化,吸引一批像周思思这样的年轻人在家门口就业。
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及新农村建设都要考虑民生优先,这是“互联网+农业”的最终落脚点。武汉市蔡甸区委书记、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管委会主任刘子清认为,蔡甸农村广阔天地也是“互联网+”的试验场,“十三五”期间,将不断完善和健全蔡甸区精准农业信息系统服务平台,并覆盖全区所有街镇村,争取达到与国际接轨水平,还要结合现在的精准扶贫工作,为农民提供精准服务,多措并举提高群众增收致富能力。
“2016年,新城区90%的行政村将建有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点,功能进一步提升。”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主任王爱民表示,将涉及信息服务的村邮站、供销网点、网格化管理等设施与资源进行集并归类,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服务效率,争取尽快突破农村信息不对称和物流瓶颈问题,解决农村买难、卖难问题,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
据了解,目前在基层信息服务上,武汉市已经形成了以乡聚惠农12316信息服务站为主的街道(乡镇)级信息服务体系和以村邮站为主的村级信息服务体系。基本打通了全市农村信息服务和农业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建立起“五不出村”贴心服务群众模式。
数据监测,数据管理,“三农”服务颠覆传统跨步进入“数据时代”
11月29日,在按市级标准新建成的江夏区级智慧农业指挥中心,10多平方米的大显示屏下,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在测试一个个管理系统,为12月初在此分别举办的省、市两级“互联网+现代农业推进会”做最后准备。该系统功能涵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涉及所有农业和部分涉农部门的业务数据,还具备准入备案、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监测预警、溯源追踪、协同执法、统计分析等功能。
“不仅对基地蔬菜产品种植过程进行24小时全方位监控,连物流运输车到哪里,都会在电脑上用卫星定位的数据显示出来。”汉南区吉祥天农业生产基地负责人周亚平介绍,“销售包装上必须打印有由‘农产品全程溯源系统’产生的的二维码,才能进入市场流通。”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目前武汉市民最关心的涉农话题之一,在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指导下,武汉市近年来主动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初步建立了蔬菜生产、生猪屠宰等环节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以物联网技术实现标准化种植养殖,再结合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互联网+农业”移动执法平台和“互联网+农村环境”监管等系统,将为农业发展进一步保驾护航。
在社会服务上,土地流转系统实时更新土地资源信息,社会资本进入农业更加便利。智慧休闲农业系统还整合了全市乡村游资源,景点信息一应俱全,门票、就餐、住宿等可以实现手机预订管理。
在这些数据管理平台背后,是武汉市正在搭建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资源整合,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农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GPS定位技术在每年450万亩次测土配方采样中。“鱼大夫”手机远程诊断系统让渔民足不出户即可获得水产病害防治方法。依托全市网格化社会管理平台,以及公安、民政等多部门数据,实现全市农村精准扶贫信息的动态管理。
“数字化管理极大提升了涉农行政管理服务效能。”江夏区委书记陈邂馨介绍,通过指挥中心,把所有的涉农数据通过设备来提取,然后迅速传回后台。启用这个指挥平台后,过去需要几周才能采集到的信息,现在几秒钟就可以完成。
“全市各区都会建设像江夏区这样的平台,成为市级指挥平台的支撑,最终形成全市统一指挥、实时联动的数字化管理新格局。”谭本忠说。
农业具有巨大的互联网改造空间,要优先发展农民看得见、用得上、接地气、能赚钱的农业信息技术,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焦泰文表示,武汉市作为全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先进地区,推动“互联网+农业”的工作成效显著,要勇立潮头、争当一流,力争做成全省乃至全国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