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县域经济快讯 >> 正文
县域经济快讯

农业“四化”,闯出一个丽水模式

文章来源:浙江日报    点击数:1182    更新时间:2015-9-16 9:41:16    

 

在浙江丽水,没有工业产值考核,走的是一条绿色生态发展之路。这里有96%以上的国家Ⅲ类以上地表水质,有占全省1/4山地和长三角地区独一无二的20多万亩海拔800米以上耕地,有“中国气候养生之乡”的立体气候资源……
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丽水这个“深闺”正在寻求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品农业之路,来阐释真正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化规划 明确目标方向
来过丽水的人,由衷感受就是生态好,这是一个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连续11年位列全省,省级生态县创建实现“满堂红”,被誉为“浙南林海”、“天然氧吧”、“中国生态市”的地方。
有着“美人腿”之称的茭白,到处都有产地。但丽水茭白却跨过了台湾海峡。丽水市山区昼夜温差明显,冷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种植高山茭白,在茭白节上,台湾人看中丽水茭白正是因为丽水有着如此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丽水的金针菇、竹笋……拿来生吃,就有天然的鲜甜味,这是好山好水好空气所赋予的。
《丽水市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问世之后,丽水为农产品所做的战略定位是“三高”: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为市场所做的战略定位也是“三高”:高竞争力、高性价比、高收益。
而这些,正是确保丽水的农产品能在合适的生态环境、适用的生产技术、传统的农耕文化、极具优势的产业业态的情况下生产种植。
标准化生产 保障产品安全
好产品,自然要有好的生产流程,来确保产品安全。为此,丽水市政府出台了《丽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实施意见》、《丽水市农业投入品管理办法》、《丽水市化肥农药管控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提升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能力和依据,确定了一个主体、执行一套标准、培育一个品牌、制作一张模式图、建立一册生产档案等“五个一”生产模式。
此外,丽水制订了《香菇国家标准》,推广应用的水稻—黑木耳轮作栽培、长豇豆—冬菜全年三熟高产高效栽培等一批富有特色的好模式、好品种和新技术,获得了亩产“千斤粮、万元钱”的好效益,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产业提升奠定了基础。
尤其是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马上得到了市场响应:大众产品葡萄,缙云的一家葡萄种植户,接入追溯体系之后,上海联华超市就主动上门接洽,迅速从去年买方市场转为今年的卖方市场,在产量减少10%的情况下,销售额增加了35%。云和的清江生态鳖接入溯源体系以后,一天之内在电商渠道销售了130只,一天卖了平时一个月的量。
品牌化经营 实现溢价收益
“丽水山耕”“丽水香菇”“丽水油茶”“丽水香茶”“丽水香鱼”“丽水高山蔬菜”等公用品牌的出现,让丽水的农产品通过品牌营销,实现了溢价。
丽水各县(市、区)积极跟进参与,开展“子母品牌”创建,主推处州十珍、十大特色蔬菜、绿谷十佳畜产品等,同时积极发挥品牌原产地效应,开展香菇、黑木耳、茶叶、杨梅、毛竹等农产品原产地品牌申报,加大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力度。
在去年的杭州农博会上,500只麻鸭1个小时抢购一空,黑米、红米、金银花不到2小时被抢空,松阳正德和3次紧急补货,云和雪梨惊叹杭城论个卖,铁皮石斛盆景华丽转身价格翻两番,丽水特色小众农产品备受青睐。
以猕猴桃为例,知名品牌的一个数元钱,而丽水本地的却是数元一斤,品牌知名度、含金量不同,品牌的溢价能力突显。
随着“丽水山耕”市域公用品牌的出现,将本地精品农产品推向市场,已经得到市场积极认可。2015年,“丽水山耕”区域公用品牌使用企业100家;中期使用企业500家,“丽水山耕”区域公用品牌成为知名品牌。
电商化营销 确保价值实现
丽水“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形特点在赋予其得天独厚资源禀赋的同时,也给丽水农产品销售设置了重重障碍。
但电商化营销解决了传统农产品营销中买方卖方信息不对称这个难以逾越的障碍,提供卖方与买方的联动渠道,把丽水农产品和全国市场连在一起卖向全国,打造出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商贸新模式,引领农产品销售走向内涵式发展。
丽水生态精品农产品网、淘宝丽水特色馆、农产品电子现货交易平台、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网店……都是这一两年中陆续出现的资源平台。
丽水在不断加大网上吆喝力度,推动更多农产品网上溢价销售,扩大线上市场影响力,带动线下市场销售,实现弯道超车。同时借助“渤商所”平台,实现庆元香菇、木耳,松阳香茶、松香、松脂,遂昌竹炭,龙泉黑木耳、灵芝等8个产品上市交易,促进农业产业从传统市场走向网络市场,从零散销售走向集群交易,从资源优势走向经济优势,大幅提升了市场占有率和核心竞争力。
2014年,全市农特产品销售额16.50亿元,累计培育农特产品网点数3339家,遂昌农产品电子商务“遂昌模式”在全省、全国推广,农产品现货年交易额达1.08万亿元,交割量达19.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