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快讯
信息消费的新蓝海在农村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点击数:1181 更新时间:2015-7-27 15:58:07
当前我国正处于居民消费升级和四化加快融合发展的阶段,信息消费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巨大发展潜力。
长期以来,提到信息消费,似乎一直是城市在唱主角。随着互联网向农村加速渗透、国家政策推动、大批电商下乡,农村信息消费正在成为新蓝海。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迅速,实现了“五连快”,成为农村信息消费快速发展的大背景。随着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为农村信息消费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消费分为信息产品消费、应用服务购买消费以及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实现的居民再消费等。其中,信息产品消费是整个消费活动的基础和硬件支撑。全国通信“村村通”工程深入推进,各地加强服务“三农”信息平台建设,“农信通”、“信息田园”等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不少地方覆盖县、乡、村的三级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农村信息消费和服务能力都迈上了新台阶。
农民信息消费的重点并不在于消费了多少宽带、智能手机、有线电视网,而是要通过“宽带乡村”的全域覆盖,为农村提供远程教育、医疗保障、金融网点进村等服务,实现信息化手段与民生消费需求的有效结合;要让信息技术嵌入农业农村各个领域,带动种植养殖结构调整和农民生活方式改善,助推“三农”发展。信息消费可以唤醒农村居民互联网意识,提升其对信息技术的把控能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可以预见,拓展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将成为电信运营商、终端制造商、农村电商等产业链各方争夺的焦点。随着千元以下智能手机大量出现,农村消费者的智能手机拥有率越来越高,移动互联网将在农村市场拥有较大发展空间。同时,随着移动支付等应用的推广,信息消费在农村地区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带动农村消费模式的转变。
淘宝村不断兴起和发展,也是带动农村信息消费的一大增长点。专家基于淘宝村的研究发现,淘宝村的购物比例远远高出非淘宝村。发展农村信息消费,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嫁接各种服务农村的资源,帮助农产品实现高效流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形成农产品进城与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下乡双向畅通流动的新格局。
目前,农村信息消费发展的主要障碍来自宽带基础设施、支付体系不完善以及农村物流滞后等方面。同时,农村信息消费市场并不规范,个人信息保护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也制约了农村个人信息消费的增长。此外,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平衡,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和缺乏先进信息化技能等因素,也限制了农民信息消费水平。
因此,有必要在以下环节推出扶持政策。首先,积极推进农村宽带建设。宽带接入是扩大农村信息消费的基础条件。结合“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加快其在农村的全覆盖。针对电商的试点乡村,可以实施更优惠的资费和更高的接入速度。其次,要创新农村支付体系。支付是农村信息化消费的关键环节。金融机构实体网点建设成本高、网点布局有限,可以将电子支付作为农村信息消费的主流途径,推动金融机构下乡服务,在农村真正找到信息消费的新蓝海。